2018年春节期间,陕西发生了一起为母报仇杀死三人的重大刑事案件,被称为“张扣扣杀人案”。每当看到社会上关于父母之仇该不该报的争论时,笔者思考的是这起案件对我们的启迪到底在什么地方?
悲剧已然发生,直接影响到至少五个家庭今后的生活。如果被杀人的子女今后长大了,会不会重复这样上演杀父之仇不可不报的惨剧?
到底为什么?怎么会这样呢?
表面来看,张扣扣的传统思维和仇人王家的所作所为直接引起了这起惨剧,恐怕村子中整体的氛围,村民之间的谈论,无形中也没有及时降温双方的敌对关系,还有可能是火上浇油的效果,综合因素的集中爆发,才导致了这起后果很严重,拔刀相向的恶略结果吧。一位名人说过,悲剧的发生绝不是简单事情的结果。
由此,笔者在叹息之余,也反思古人怎么面对这样的事件。面对父母被辱,或遇见杀父仇人时,孔子这位至圣先师会怎么做呢?
孔子对很多事情都采取包容的态度,但是有一件事情,他非常在意:《礼记.檀弓上》记载: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孔子回答说:“睡在草垫子上,拿盾牌当枕头,不去做官,决不跟仇人共同生活在世界上。不论在集市上还是在朝堂上,只要一遇到仇人,应该马上动手杀他——腰上别着家伙就抄家伙,没带家伙的话,赤手空拳也要上!”这也是后来的“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的由来!
中国是个礼法的社会,也是个通情达理的社会,很多法律都是依据礼记而来。《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礼记·檀弓上》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因此,文化的基因已经深深的传承到了国人的骨髓中。
面对父母受辱,杀母之仇,任何有血性的汉子都不会无动于衷。家狗尚且懂得忠心护主,何况从小拉扯大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