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节课M9,因为疫情的原因,改成线上授课。两天收获的是满满的感动,尤其是透过周围的朋友和伙伴的眼睛看到自己变化和随之带来的影响力,给了我很多鼓励。学习、实践教练到现在,当我问到为什么选择我做为教练时,发现很多伙伴的回答有一个共同点是觉得我可以理解他们。同时,我也越来越感受到教练的技巧、工具这些“术”的层面,可能为对话锦上添花,但最根本的是教练的“道”。
我目前理解的道,一部分是教练的信念:在不带评判、全然接纳和尊重他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的同时,相信对方有改变的能力,相信每个人是有足够的资源、会为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很喜欢一个比喻,语言是窗户,或者是墙。教练的信念也很大程度使一场对话变成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的窗户,相互赋能。
分享最近看到的鲁思·贝本梅尔(Ruth Bebermeyer)的一首诗,摘录很喜欢的一段,也希望自己在今后继续修炼教练之道: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 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 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请在我胡言乱语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 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我们说有的人懒惰/ 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 我们说有的人愚蠢/ 另一些人说他学习方法有区别。
因此,我得出结论,/ 如果不把事实/ 和意见混为一谈,/ 我们将不再困惑。/ 因为你可能无所谓,我也想说:/ 这只是我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