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找归宿,要找理想境界。只要肯用心,从最起码的阅读能力,最起码思考训练底子上,一个人可以自己摸出道路来。
1
在城市工作的人,大都面临类似的困境。我们都读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读了高中,甚至大学,研究生,很多人都受过高等教育,对未来有很多畅想。
但是工作了以后,发现每天上班朝九晚五,甚至996,不自觉地承担着很多的压力,要考虑事业、婚姻、生活等。于是上班没激情,回到家玩游戏、看短视频、看网络小说消磨时间。空闲下来想一想,感到很迷茫。
不甘心的朋友于是求助长辈、专家、兄弟、闺蜜,还有些人上网搜索,但是众说纷纭或者信息繁杂。有时候觉得这个有道理,有时候又觉得那个说得对。没有自己的想法,又找不到方向。
怎么办?
2
该怎么找到生活的意义,怎么找到人生的方向呢?
2020年3月份的《十三邀》节目,制作人许知远邀请了当代最著名的华人学者之一许倬云老师,给出了比较深刻的答案。
精华观点如下:
现在的知识分子是”网络知识分子“,是检索机器,不是思考者,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时代叫"轴心时代",每个文化圈有些人提出了一些重要问题,没有回答,后代人不断为之做注脚,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没有人做注脚,因为答案太现成,都像麦当劳一样,思想的麦当劳,短暂地吃下去了,饱了,不去想了,所以今天的大学教育是令人失望的,尤其是美国大学教育,最大缺陷就是它零碎。
今天的教育教出来的是凡人,过日子的人,今天的文化,是打扮出来的文化,是舞台式的文化,是个导演导出来的文化,今天日子过得太舒服,没有人想这个问题,忙的是赶时髦,忙的是听最红的歌,人这么走下去,也就等于人变成活着的机器。
那力量弱小可是又不甘心的平凡人怎么自我解救呢?
要人心之自由,胸襟开放,拿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要算是我走过的路之一,要有一个远见,超越你未见,我们要设想那个我们没见到的地方是个什么样,这个世界还有可能是什么样。
利用今天的书刊、信息、搜索工具,只要肯用心,从最起码的阅读能力,最起码思考训练底子上,一个人可以自己摸出道路来。
看东西要看东西本身的意义,不是他的浮面,想东西要想彻底,不是飘过去,这个是难得有的机缘。
我的历史观,个人的地位最小,最短是人,比人稍长是政治,比政治稍长是经济,比经济稍长是社会,比社会稍长是文化,更长的是自然。
3
许倬云是历史学家,看问题的角度与我们不同,他告诉了我们方法,即 ”只要肯用心从最起码的阅读能力,最起码思考训练底子上,摸出道路来”。
第一步:“肯用心”,也就是“用心立志”
第二步: ”从最起码的阅读能力,最起码思考训练底子上,摸出道路来”。
我们细化一下,继续明确三个问题:
1. 什么是“起码的阅读能力”?
2. 什么是“起码思考训练底子”?
3. 该摸出什么道路?
4
培养阅读能力,这个是一门学问。现代网络发达,其载体不一定要是纸质书籍,也可以是期刊、论文等。那么要如何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如何阅读,怎样把信息变成自己知识,如何记录有价值的知识,怎样在需要的时候快速提取知识?
思考训练也是必要的,否则事到临头,大脑一片空白、或者人云亦云,在工作、生活中甚至人生关键节点做错了选择,那后果就严重了。那么,该怎么做思考训练呢?什么是真正的思考?人类思考方式或者说思维模式有哪些?又该怎样训练?
道路选择,应该是建立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运用多元思维模型思考问题,找到事业、婚姻、生活的目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许倬云并非把现成的方案摆在我们面前,他只是为我们指引了方向。接下来我们应该做的,是要花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采取具体的行动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