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该演讲是根据国际演讲会高阶演讲手册《幽默演讲》第五单元来进行设计的。
单元目标:讲述一个有主题的幽默演讲,主要目标是让你的听众感到愉悦
单元要求:1)使用夸张的方式讲述一个幽默故事;2)让听众感到愉悦;3)有效的使用身体语言和声音来增强故事效果
单元时长:不少于4分30秒,不长于7分30秒。
解构练习
在你接着往下看演讲稿之前,有一个小任务交给你。请你带着这个任务来阅读。读完以后请你试着来解构一下这个演讲的设计。
演讲采用的是什么结构?
如何开场的?
使用了哪些内容设计技巧?
如果是你来演绎,你会怎么讲?
你可以记录在你自己的笔记本上,也欢迎你在评论中留言。
可以参考解构示例:http://www.jianshu.com/p/a3e7759b73bf
演讲内容稿
有多少人曾经困惑或正在困惑:“我的创造力去哪儿了?”
把你们所有人的困惑加在一起就是我的困惑程度。
罗宾逊爵士在TED的演讲《学校扼杀创造力》中告诉了我们答案。
学校是凶手,而创造力是它的受害者。所以你的创造力有可能已经尸骨无存,也有可能只有一座衣冠冢。你有没有去祭拜过它呀?
在我还是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时候就已经旁观过“创造力”被扼杀的结果。还记得那是一次看图说话的作文课。班上有一个高高大大的男生,向同学。当时是我们班作文的佼佼者。所以,老师就请他上台给我们讲一讲这个图片的故事以帮助我们能够更好的写作。只见向同学骄傲的走上台,BalaBala开始讲。在他讲的过程中,老师时不时的就要提点两句,“阳光很灿烂,花儿也开得很好。”,向同学就鹦鹉学舌,“阳光很灿烂,花儿也开得很好。”就这样,只要老师中途说一句,他马上就像复读机一样重复出来。等到他讲完停顿的时候,老师在一旁提醒到:“右下角那幅图,你一句都还没有说。”只见向同学毫不犹豫的接过话头:“右下角那幅图,你一句都还没有说。”全班爆发了雷鸣般的笑声。连老师都笑得直不起腰。
扼杀创造力这种事情在国外也是很常见的。据说有一次一个表演学校开展模仿卓别林的比赛。真正的卓别林也去参加了,荣获了第三名。
时至今日,创造力的缺乏处处可见。我的一个朋友刚刚从韩国旅行回来。跟我说:“别再跟我吐槽撞衫了,跟别人穿一样衣服有什么稀奇,你有试过走在街上跟人撞脸吗?”“你跟人撞脸啦?”“我只是别人撞脸的目击者。”
审美真是越来越缺乏创造力。试想一下,你到商场去逛街,突然感到尿急,于是朝卫生间飞奔而去,一把推开卫生间的门,迎面撞上了一张跟自己一模一样的脸。我感觉这是一部恐怖片。
当然啦,有的孩子比另一些孩子在面对学校的扼杀时挣扎得更久一些。罗宾逊在演讲中给我们讲了一个小女孩的故事,我也很愿意分享给大家。话说是一堂绘画课,孩子们都埋头作画,老师走到了小女孩的身边,看她画得很专注,就问她,“你画得是什么呀?”小女孩回答道,“我画的是上帝。”“可是没有人知道上帝长什么样”。小女孩抬头看了一眼老师:“他们马上就会知道了。”
这种挣扎也不只发生在国外。相传有这么一位三年级的小朋友写了一段微小说:20年后,我戴着老公给我买的钻石戒指,玛瑙项链,开着我的玛莎拉蒂,正载着孩子去游乐场。突然,路边冲出了一个浑身恶臭,满脸污垢,无家可归的老太太!我定睛一看,天啊!她竟然是我20年前的语文老师!
当然她得到的评语是:这个星期你站着上课!
也有一些例外的幸运儿,著名的舞蹈家吉利安莱妮,她的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是她的代表作品你肯定听过,她就是音乐剧《猫》与《歌剧魅影》的舞蹈指导。她成长于20世纪30年代,在她还是个孩子时,学校主管告诉莱妮的父母,她有智力残障。莱妮跟她母亲去一个专家那里看病,这个专家和莱妮谈起了学校生活。其间这个孩子坐在她母亲怀里,努力地保持安静。20分钟后,医生请求和莱妮的母亲在走廊里单独谈话。当他们走出办公室的时候,医生在窗外示意莱妮母亲注意观察吉利安。当他们一离开,吉利安已经站了起来,并开始随着音乐节拍而摆动身子。医生说:“看,莱妮夫人,你女儿没有病,她是个舞蹈家。”
这个医生的建议让父母做出了将小莱妮送到舞蹈学校去上学的决定。当莱妮到那儿时,她高兴地发现有整整一屋子和她一样的人。“一群用身体思考的人”莱妮这样解释说。莱妮后来成了皇家芭蕾舞团的首席舞蹈家,再后来建立了自己的舞蹈公司。
她的幸运就在于当时“多动症”或者叫“注意力缺陷障碍”的概念还没有被发明。人们根本不知道有这种病,所以也就没有对这种病的诊断。可想而知,要是换作今天,我们大概就不会有《猫》和《歌剧魅影》了。
有多少人想要找回你的创造力呢?
把你们所有人的想要加在一起就是我的想要程度。
所以,我们是不是又要开始创建培养创造力的学校了?
其实,你还有一个选择,来参加头马例会!尤其是我们联大俱乐部的例会,绝对能够打开你的脑洞。
(完)
该演讲稿已在联大国际演讲会第18次例会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