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的关于古法红糖,小火了一下,好几位老板表示赞同,并且期待有连载,今天点了点梅江柑的库存,突然想写一下关于小青柑的一些事,在这里仅代表我个人观点,中国茶行业有史以来都存在着争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开心就好。
小青柑其实应该算是茶叶中的后起之秀,曾一度火遍大江南北。小青柑的由来有多个版本,今天暂且不提,因为那些没用意义,存在即合理,况且他能在市场上存活这么久,很多大厂甚至雨点大了都怕砸破头的央企也在做,就证明他是一款符合当下人群需求的产物。
概念上讲:小青柑一般采用未成熟青柑除去果肉和云南普洱熟茶为原料,在没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经生晒,半生晒制作而成。对于小青柑,内行看皮外行看茶,我们茶城是东北地区的主要茶叶批发市场(没有之一),有时候闲逛溜达路过不同的店门口听他们介绍小青柑出发点属实不同,那种低端走量的店重点告诉客户这个茶是多少年的,高端精品店老板会着重提这个柑产区有多正,毕竟不同层次客户的关注点不同,这里没有什么对错之分。
很多人都说小青柑价格越来越便宜了,这个也对也不对,贵是因为刚出小青柑那会生产厂少,形成不了量产,单品制作成本高,销量不大,资金流不够也是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后来市场火热,做小青柑的厂越来越多,相应机械化生产越来越普及,量产和资金流跟得上,成本自然也就下来了,但是下来到什么程度,还不至于99包邮买一斤送半斤,中国有些区域的人是喜欢打价格战的,商人打价格战是没人从自己腰包拿钱的,那么想要价格下来,就要做些手段,换皮、换茶、换制作方法,在成本把控上下足功夫,具体可以回忆下铁观音如何跌下神坛,手法相似,再后来市场上小青柑良莠不齐,对于吃瓜群众来说常有的一种观点:先买点便宜的尝尝,好喝了再买贵的。这不像自行车,先买个便宜的骑一骑,有钱了买赛车,毕竟便宜的不耽误跑。可茶叶便宜的和贵的很有可能压根就不是一个东西,再后来就是经常听一些人说,小青柑那玩意我可不喝,不喜欢那个味云云……
小青柑的价主要价格构成:柑、茶、工。
新会陈皮产区分布:
第一产区:东甲、梅江、天马、茶坑、西甲
第二产区:三江、南坦、小冈、大泽
第三产区:双水、罗坑、古井
第四产区:司前、崖西、沙堆、崖南
不同产区有着不同产区的价格,当然了,没人承认自己是第二产区以下甚至外省柑,甚至橘子皮,如何辨别最简单的就是价格。贵是因为稀少,稀少就没人天天求着你买。
说完了柑就要说里面的茶,做茉莉花茶的老板都知道,花茶好喝不好喝花重要,茶胚更重要,这个茶能不能很好的跟茉莉花香融合的好,那种一片茉莉花瓣都看不见但却格外香甜的高端花茶,不可能是随便找个茶胚就上的。小青柑选熟茶不能说完全跟花茶一样,但是也有很大相似之处,小青柑最重要的口感就是那个润,对,就是柑和茶融合在一起的那个润,是那种由口,齿,舌,喉,胸腔一直延伸到胃部的综合感受。这个过程,茶和柑的味道不能分层,柑不可以太强势的刺激,但还不能失去他的特点,茶也要保持他该有的厚度和滑度,就像花样滑冰一样,两者必须完全配合。有人喜欢那种柑味道很重的,那就不用买太贵的,六七十块一斤的就可以,那味道特别冲(四声)。
其实润这个词,很玄妙,当时公司起名字的时候,就想了好久,茶行业之所以到现在都存在着争议,就是因为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当年的雨水、气温、人为干扰、土壤等等都会造就不同口感,很多老师傅让他写出来制茶教程他可能也写不出,这么多年积攒下的,是那种亲手触碰的人茶合一,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把握,不快不慢、不争不抢、不急不躁,一切看似没有章程,但一切又都在有序进行。制茶如此,人与人的交往也是如此,父母子女、亲朋好友,人与人的关系需要那个恰到好处的“润”,不疏远也不压抑,不孤独也不厌倦。
再有个就是工,小青柑在出厂前还有一道工序,也会经常看见一些营销写,生晒多少天如何如何,有晒、有低温烤、高温烤,制作成本不同,小青柑的价格也就不相同。这里细节就不一一说明了,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一款茶的好坏首先要以口感作为主要评价标准,而不是从外观来入手,台地嫩芽和高山古树黄片哪个更好?越无知的人越容易断章取义,各位老板,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作为生存,就要慢慢跳出消费者的视角,最后祝各位老板疫情过后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