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看任何戏都有可能睡的人,不过这篇文章并不是讲剧场礼仪的。
昨天晚上三刷了《惊梦》。这部戏是我最近看过的最好的戏,不过第三遍的时候已经没有太大感觉了,所以全程有点犯困。但碍于有妹子在身边…所以我已经尽力控制我自己了。
虽然看了三遍,但是我也不能保证我没有遗漏的地方。其实有些地方我也没懂,而且我懂的地方也未必符合创作者的本意。不过呢,从观众的角度,这部戏也没必要解读得太细化。一个梦境和想象交织的故事,本来导演也没打算把它讲得很清楚。
上一部三刷的戏是《恋爱的犀牛》。其实反复去看的初衷并不是因为喜欢这部戏。直到二刷结束之后,一起看戏的小伙伴被虐得梨花带雨的,我心里关心的还是怎么写剧评。因为我缺乏感情经历没有共鸣,没有共鸣就很难写出走心的东西。
而且前两遍我都有不同程度的瞌睡。第三遍没睡,可能是因为那场是站着看的吧…不过第三遍终于见效:我终于被这部戏圈粉,也终于写出了东西。
《你好,忧愁》之后我决定暂时放弃孟京辉的戏。那天因迟到而错过了前半小时我本是心存愧疚的,但是看下去的时候愧疚感慢慢消失了。看完后我想,中间睡了半小时一定错过了很多无聊的段落吧。对形式乐此不疲,人物尴尬内容浅薄,看得我好忧愁。我很想说:还我票钱!
不过《你好,忧愁》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形式的堆砌和滥用。而是在于:这个剧本真的适合做成独角戏么?
我不否定黄湘丽的演技,我也是因为喜欢《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才来看这部戏的。有人认为光看演技也可以值回票钱,但对我来说再天才的演员也拯救不了一部烂戏。
其实在看《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厌倦了。那天演到一半的时候我跟朋友说:你看吧,我睡一会儿。我承认这个戏互动的气氛不错,我也笑了,但是我不是来看相声的。想看相声的时候,我会专门去买相声的票。
看完《你好,忧愁》之后,我放弃了原本计划中的好几部戏。因为一连看了很多不喜欢的戏,心疼钱包,想缓一缓。
我之所以用「不喜欢的戏」这个说法,是因为让我看不下去的并非都是「烂戏」,也有口味不合的「好戏」。
现在的戏,着眼于个体生活和内心的题材,会比较吸引观众。一些宏大主题或者经典剧目,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提不起兴趣了。
记得有一次去看一部历史题材的戏。那部戏在叙事和表现手法上设计得很好,演员也都是老戏骨。那天是跟朋友一起去看的,结果现场我们俩忍不住轮流睡觉。不过醒来之后我们依然不否认那是一部「好戏」。
还有一次,看了一部由经典剧本改编的戏。制作很用心,演员们演技也很好,但就是喜欢不起来。觉得剧情没悬念,节奏太拖沓。
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北京人艺的《雷雨》公益场变成「爆笑场」的事件。是演得不好么?应该不是;是观众素质低么?也不见得。虽然那次公益场的观众都是学生,但是话剧不是电影,特意排队拿学生证买票的想必也算是话剧爱好者,不是去打发时间的。他们笑场,说明戏确实好笑,而他们作为年轻人又不屑于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
不得不承认,《雷雨》中的一些经典冲突,放在当时来看,是令人揪心的悲剧;但是放在现在来看,就是赤果果的「狗血」剧情。时代变了,学生们笑场,不怪他们;如何解决,我不知道。
不管是他们的笑场,还是我的睡觉,其实都是一回事:观众由于种种原因,没法入戏。
我觉得我具备一种长时间看东西就瞌睡的自然属性,并不因观看内容是电影还是戏剧而有所区别…
所以我觉得约人一起看戏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可以有效地监督我的看戏作风,特别是跟妹子一起的时候。我总不能跟妹子也说出「你看吧,我睡一会儿」这种话吧。
不过跟妹子在一块儿我很容易分神。余光瞥见妹子的一举一动的时候我就在想:诶,妹子看手机了是不是不喜欢这戏啊?妹子东张西望是不是想上厕所啊?妹子转头了是不是想吐槽了我要不要赶紧把脑袋凑过去啊?当然上述内心OS我都是随口一说啊,不要模仿。
至于因戏的原因导致昏昏欲睡,其实也没有别的办法,不喜欢就不喜欢了,睡就睡了。别人去看也不拦着,因为每个人口味不同。俗话说得好,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利波特。(好像有哪里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