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8日 Lee公子
摘自《平均的终结》第五章
今天的家长和老师依然愿意相信,道德是一种个人的特质,而非取决于环境。以自我控制为例,家长们列出了一连串的研究结论和书籍,声称自我控制是我们的孩子未来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最常被引用来支持自我控制的著名实验之一,大概是我们这一代最出名的心理实验,即所谓的“棉花糖实验”(marshmallow study)。
棉花糖实验的大体框架已被重复做了很多次。最常见的实验版本是:一个成年人给一名3~5岁的孩子一颗棉花糖,并让其做出选择。孩子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也可以等待15分钟,那时,他就能得到第二颗棉花糖。然后,成年人离开房间,将孩子坚持不吃棉花糖的时间长度作为衡量他们自制力的唯一标准,并以此进行由低至高的排名。
棉花糖实验是由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在40年前设计实施的。多年以后,当米歇尔和我们的朋友正田佑一对该实验的最初参与者进行随访时发现,平均而言,在孩童时代就表现出最强自制力的参与者,往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并在青少年时期拥有较好的学习成绩。就在那时,这项实验对公众产生的影响力突然变得空前巨大起来。
这项实验掀起了一场有关自制力的热潮,这场热潮横跨了科学研究、亲子养育和学校教育等领域。神经科学家在大脑里找到了影响自制力的部分,这个部分能让孩子抵制棉花糖的诱惑;儿童心理学家开发了各种方案,以便父母帮助子女增强自制力;教育工作者赶紧推进新的品德教育模式,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制力。专家和媒体认为,无法耐心地等待更多棉花糖的孩子意志薄弱,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容易失败。当然,这整场由棉花糖点燃的狂热都是基于一个隐含的假设,即自制力是本质主义特征。 “
所有人都用这个实验来支持特征观点,推行素质教育,这是莫大的讽刺。”正田佑一告诉我,“因为沃尔特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与之对抗。实际上,我们正试图表明,可以通过不同的条件策略,让孩子们在环境压力下提高自身控制力。”
情境原则提醒我们,没有具体环境就不存在自制力。有一位名叫西莱斯特·基德(Celeste Kidd)的科学家认识到,著名的棉花糖实验里存在环境缺失的情况。基德如今是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大脑与认知科学的讲师。在第一次听说棉花糖实验时,她正在流浪者收容所里当志愿者。“收容所里有许多孩子,”她告诉我,“如果一个孩子得到了一个玩具或一颗糖果,很可能会被另一个孩子抢去。所以,最安全、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要么藏起来,要么尽快把它吃掉。因此,当我偶然听说棉花糖实验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所有在收容所里的孩子都会马上吃掉棉花糖。”
基德进行了她自己的棉花糖实验,不过她对此进行了一个关键性的改造:她把一组孩子置于“可靠”的环境中,而对照组置于“不可靠”的环境中。在棉花糖实验开始前,在不可靠的环境下,与孩子们接触的成人没有履行他的诺言,例如,在进行某个美术项目时,成人答应孩子,如果她等一小会儿,他将为她带来一套新的绘画用品以替换她那满是破碎蜡笔的盒子。可是几分钟后,他回来时却是两手空空。与此同时,与可靠组孩子接触的成人则信守诺言,确实为他们带来了新的绘画用品。
可靠环境下的孩子们与以往的棉花糖实验研究中的孩子表现很相似:有几个小孩很快就向诱惑屈服了,但大约有2/3的孩子等待了15分钟——实验设计的最长时间。而不可靠环境下的孩子表现却完全不同。其中一半的孩子在成人离开后的第一分钟内就将棉花糖吞掉了,只有一个孩子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获得了第二颗棉花糖。自制力给人的感觉像某种本质特征,但基德的实验表明,它也会受到情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