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是预习的课程,老师的讲解也让我有“柳暗花明”的感觉。
——题记
刚刚听完三节课,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体系,所以就写成了这样琐碎的思考片段。
关于自律
自律是我长期以来一直感觉困扰的难题。什么是自律?我一直认为自律就是坚持,就是最好每天都要做一件固定的、帮助自己成长的事情,也一直认为自己就无法长期坚持下来。很多次,我会因为自己的无法坚持而感到痛苦,痛苦之后又感到放松:反正没有完成现在看起来也没什么损失,那我这么坚持又是为了什么?
而当我用FACT模型去真正拷问自己的内心的时候,当我真正地、严肃地去问自己:我是否面对现实了?我是否对自己的坚持承担起了责任?我是否承认一定要做出改变?我是否采取了行动呢?最本质的,我是否承认,问题是成长的机会,而不是痛苦的根源?
我得出的答案让我自己沮丧。
然而,这也是一个问题。首先说最本质的,我经常把问题当作是痛苦的根源,我恐惧问题的出现,认为出现问题是自己无能的表现,也因此,在对待朋友提出的建议的时候总是自己很痛苦。我想我的这种认识足以触发我内心的大象,然后形成一个遇到问题逃跑的闭环,这个循环不断重复,就会造成拖延,造成成长的停滞。
我觉得,面对现实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我需要专注于一个问题,专注于现实。问题=痛苦的心态,其实也导致了我对责任的逃避,而不逃的唯一办法,就是承认,就是负担重量,让自己走得更踏实。在完成了思维上的一切之后,自然而然地,行动就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了,当然,行动也是在整个模型中最重要的一环,没有行动只有思维就会持续一直以来的痛苦。
关于习惯
习惯跟选择相关,选择成就习惯,习惯成就一个人的现在。不忘初心,似乎是当下最流行的话了,也成为了很多文艺青年最喜欢的表达。实际上,这句话跟人的理性相关,最不适合被写在纸上,感慨逝去的风景。不忘初心,就是积极主动,就是可以确定自己的意愿,寻找到理性的自我,不把责任推给外部,而是向内部寻找答案,就是永远记得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曾经想要养成很多习惯,但是都被自己的逃避心态欺骗,认为这些都无关紧要,反正没有人要求。但随着成长中的种种挣扎,我慢慢懂了自我要求的重要性,一个人的成长更多的是来自内心的力量,而不是来自外界的要求和认同。
老师在直播的最后提供了一个if...then...的工具,我认为这样的工具把碰到的诱惑一一化为可以看见的现实,对我来说很有用,我会好好使用这个工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