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解决黄泛时,并没有直接就派人前去救灾。相反,作为一位优秀的管理者,他先是询问各位阿哥对当前黄泛的看法和了解的具体情况。这也是管理者在用人之前必须要采取的一个步骤,用人之前先识人。
因为,识人才能知人,识人才能更好地用人。康熙不但识人,而且作为管理者,他更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听取各位阿哥的意见,并同时给到他们明确的反馈。
与康熙一样,胤禛与胤祥在前赴江南筹款时,在用人策略上,同样是十分谨慎的。因为他们十分清楚此次江南筹款的重要性,而成功筹款救灾是他们的目标。
为此,他们启用年羹尧、田文镜、李卫,都是根据他们的实际工作表现、工作态度与工作成果导向,因为这些也是康熙一直在告诫和倡导的,对于胤禛和胤祥来说,这就是大清的用人策略。
作为管理者,对于企业人才战略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管理者在用人之前的关键一步,雍正在廷议上对众位阿哥的判断和任用如此,胤禛和胤祥对江南筹款的人才任用也是如此。
管理者应该思考的是,人才的任用作为企业的战略,是每一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问题,但现实情况却是,没有企业不缺人才,为什么呢?其中原因,有不同企业发展现状,也有不同企业具体的经营环境,更有不同企业的管理制度等各方面因素。
但就管理者人才来说,很多时候,企业缺乏的,并不是人才,而是人才的标准。企业应该明确地界定企业所需人才的标准,同时辅以相应的授权和监督机制。并且,标准和制度的制定,必须由精通企业业务、精准理解企业战略、充分认同企业文化的管理者来开展实施。
管理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具备足够专业知识和实践的人,因为这样才能在员工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及时给予指导。同时,对于管理者,企业也要充分地授权,试想一下,当一个管理者开展工作时,做任何决策都事无巨细地请示其上级领导,其实质只是一位“传话人”。
而康熙在廷议黄泛之前,其实就已经想好了如何选出最佳人选。首先,他注重个人见解,因为管理者必须是能够独立自主思考的人,才能果断制定问题解决策略。然后,他以目标成果导向为重,在所有阿哥中,康熙选择四阿哥胤禛,因为他对问题进行详实调查,给出的方案也切实可行。同时,康熙还重视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并给予充分授权。
——文章节选自“大师兄点评清三大帝”第一部《向雍正学用人》,新书首发预售中,欢迎联系预订!
《向康熙学战略》-研读企业创业的艰难与战略决策之道;
《向雍正学用人》-探寻企业规范管理与识人用人之道;
《向乾隆学领导艺术》-破译职业经理人领导艺术与家族企业传承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