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蜗牛亮 | 寸铁学号:231号
最近一两年,网络上读书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拆书稿和讲书稿逐渐蔚然成风,各大平台更是大量增加了这类文章,更不用说知乎、得到这些老牌的知识分享类平台。
在快节奏的社会里,相当多的人已经很难再次拿起纸质书本坐下来阅读,但内心求知的渴望促使他们选择了拆书稿和讲书稿。
更有效率人士通过这两类文章来为自己选择书籍,在碎片时间里,花个十几二十分钟就能知道一本书的大致内容,进而判断是否值得花时间细读,是一件十分划得来的事情。
总之,现在拆书稿、讲书稿,当然还有书评、书单悄然成为了互联网新媒体文章的一个热门类别。
先评后拆,拆完再讲反复赚稿费
一本书可以写书评、拆书稿、讲书稿甚至还可以把类似或者同一作者的其他书籍凑一块写出书单来,于是一本书就有了反复赚取稿费的可能。
1、一本书物尽其用
一本书可挖掘的内容从易到难排序:书评(书单)、拆书稿、讲书稿。
新人写手,或者没有写过这类文的人,最好是从书评开始,毕竟书评的内容在1500到2000字左右,对一本书做综述性描述,或者是精华点的推荐,主要目的是让读者能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即可,难度相对较低。
其次是拆书稿,一本书一般可以拆出十篇左右的文章来,每一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如同庖丁解牛一般把书解构掉,然后开始逐个章节或者逐个主题做解读,让读者对书本有更详细的了解,在文章的帮助下如同也读了一遍书本一样。
最后是讲书稿,内容结构和写作目的跟拆书稿差不太多,难度却偏高,要在6000到8000字的篇幅里面把书的内容提炼好,想不难都不行。
最后就是书单了,既然读了这么多的书,又是评又是拆又是讲的,对于书籍的理解和书籍之间的脉络关系肯定是已经很了解了,这时把这些书拢一拢,写一份书单给读者们做一个读书指南,正所谓物尽其用。
2、注意:讲书稿的难度相对拔高了不少,量力而行。
相对拆书稿,讲书稿内容更加的浓缩,但又不是简单的删除,仅仅是删除那就像是一个七日游的旅行团,行程硬生生改成了一日游,这样体验实在太差。
所以在写讲书稿正文时,就不能只是根据目录结构来规划内容,要把书籍内容中最精华的部分提炼出来,分为几个部分介绍给读者。这就要求写手对于书籍理解有一定深度。
在解读书籍的时候,如果能够把相关书籍的知识联系本书起来,还会把文章高度拔高不少。
因此讲书稿不仅要求写手对书籍本身的理解程度,更要求写手有足够的阅读数量和阅读宽度。
所以刚开始写讲书稿的人,一定要量力而行。
从简单入手,积累经验
针对一本书做开发时,有一些好的习惯分享如下:
习惯一:先查后写
写作前,先到豆瓣、知乎、百度等去看别人怎么写,不要怕被人影响,这是弥补自己,开拓思路的好办法,而且可以避免内容重复;
习惯二:爱讲故事
一篇拆书稿、讲书稿对书籍解读和延伸时,很重要的一种写法就是讲故事,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如果是故事文写手来写那恭喜你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如果没有这样的基础那也不要紧,尽量的讲故事就好;
习惯三:善用目录
目录不仅仅是规划拆书稿正文的辅助工具,还是帮助写手阅读的工具,有时也是正文内容的来源。
很多书籍特别是实用类或者理论类的书籍,会在目录中写上很多的内容纲要,甚至是分析性的内容纲要,这些十分的有用。
好了,说再多也不如动手写更有用,一本书不仅能传递给我们只是,还能在读完后反复多次赚钱,何乐而不为,不管是书评还是拆书稿,就从第一个字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