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了10分钟冷风,总算盼来了滴滴师傅。
一肚子牢骚未来得及发,师傅扭过头来抢先道歉:“抱歉,刚才……诶?是你啊!”
他原本因愧疚而凝结的五官,此刻因突来的欣喜被冲散至四面八方。
我也被逗乐了:“老同学,好久不见!怎么突然转行啦?”他笑着发动车子:“我就是下班后没事儿干,打发时间罢了。”
“吴婷呢?你没事儿可以多陪陪她啊!”
“她现在可是大忙人!每天下班后在家做蛋糕,订单多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我刚把蛋糕送给客户,就接了你的订单。路况不好,让你久等了,实在抱歉啊!”
“没事儿,我也是刚到。同窗四年也没听说过她会做蛋糕,现在摇身一变成大师了,真是厉害!”
“其实她一开始纯粹是为了自己吃着方便,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今晚还有一个公司的单子,估计又要到凌晨一点才完工,明天七点多再爬起来上班。”
“这样多累啊,干脆全职在家做蛋糕吧。”
“我以前也是这么想。但是每天看着她将烤箱预热,ipad放在支架上播着美剧,边看边烘烤、冷却、裱花、装饰、装箱,我知道确实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那你就和她一起做蛋糕,既分担工作量,相处的时间也多了。”
“我实在对烘焙提不起兴趣,就注册了滴滴,下班后帮她送送蛋糕,顺便拉几单乘客,倒也自在。”
一小时后,我依旧难以平静:文学院的大才子,毕业后签了法院工的作,还当起了兼职司机;他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朋友,除却“公司职员”的头衔,还有一个“烘焙大师”的称号。
果然,不想当厨子的士兵不是好裁缝。
无论你是否喜欢,这世界正在变得多元。
你一定懂我此刻心情:比如,突然发现那个普通到连名字都记不住的同学,在课余时间竟然修炼着逆天神技;那个看起来闷闷的同事,下班后一直默默做着很酷炫的事情。
到底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事情?
大学期间,很多同学都在热火朝天的张罗着自己的“小副业”: 外语系的当翻译,化工系的兼职家教,体育系的做健身教练,文学院的码字写稿......
我很欣赏他们这种将自己擅长的道路越走越长的能力,但更加佩服另一类敢于在足够陌生的领域跋涉并取得一番成就的人。
因为无论是为生活所迫,还是为职场转型过渡做准备,匆匆步入多角色生活,大多步履维艰,难以长远。一件事情如果从最开始就没有坚持至死的理由,当初又何必花费如此大的气力。
脑回路永远在异时空的程序猿,同时也是酒吧里最叫座的驻唱;三尺讲台上的语文老师,摇身一变成了人人字幕君;班里成绩名列前茅的女生,平日里竟然如火如荼的经营微商……
马斯洛帮助我们做出了解释:那些将本职和副业都做得风生水起的人,是不断寻求更高精神层次追求的人。
身兼数职,但不会任由副业逐渐吞噬主业,也不会由于主业的压力搁浅副业。没有厚此薄彼的偏见,没有顾此失彼的危险,天秤的两端永远势均力敌。
永远在一条路上行走多安逸啊,碌碌无为的的一生也很幸福啊。希望你到八十岁也能这么想。
要成长为新物种,你就要经历所有本体之外的角色。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