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面孔》徐涛著——1/54
中国近代九位名人的简要传记。
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过不少有识之士。在百年后回顾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不由得感慨万千。中国自古,“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改变命运,是底层人民可以攀登到高峰的捷径。
《中国建筑艺术与景观》思斯特·柏石曼——2/54
古建筑这本要回炉记录,仅前言部分很好地总结了中国建筑灵魂与中华文化的契合点,后面是图片,读得很轻松。
书摘:
中国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种宗教观念。一旦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也就能够理解那些建筑本身了。而且中国人最好的信念也都表现为这种宗教精神。这就是产生所有行动的根源。由此造成的内在力量使我们在观看如诗如画的中国山水风景,观看造就华夏民族的大自然,以及观看使中华帝国充满活力的建筑物时会受到深深的感动。
《五十岁,我辞职了》稻埂惠美子——3/54
(内容梗概摘自网络)《五十岁,我辞职了》描述了作者稻垣惠美子将五十岁作为人生转折点,辞职后开始新的人生旅程的前后经过,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所思所想。生活在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稻垣惠美子从没有怀疑过“好学校”“好工作”“好生活”的黄金方程式,她大学毕业后便进入朝日新闻社工作,拥有稳定的收入、工作以及随之而来的丰厚的退休金,但她在四十岁的时候突然萌生了“五十岁的时候辞职”的想法。
萌生这一想法后,她开始重新思考“金钱”“工作”与人生的关系,最终在五十岁的时候,稻垣女士在周围人不解的目光中毅然决然辞去了工作。脱离公司体制之后,稻垣女士得以以一个自由人的眼光重新看待生活与工作,开始尝试每月只花200日元电费的节电生活,反思“公司型社会”的日本对个体带来的限制、“黑心员工所建立的日本”等等她以前没有注意到或者习以为常的事实。
因为辞职,站在公司、甚至是国家机构的对立面,稻垣女士看到了以前根本不会注意到的事情。“公司型社会”的日本、泡沫经济后日本公司的挣扎、趋于欺诈化的消费经济、老年人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种种不便、存在不需要金钱也能快乐的生活方式吗……每一点都引发了她的思考。
本书加上前言、后记共有八个章节,循序渐进地讲述了自己从生出辞职的念头到辞职后的日常生活,稻垣惠美子的写作励志又充满幽默,读来令人发笑又深省。
《中国历史精神》钱穆(11万字)——4/54
本书的章节内容包括: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国防、教育、地理与人物、道德精神,附录的内容包括: 中国文化与中国人、 从中西历史看盛衰兴亡 、中华民族历史精神 、 晚明诸儒之学术及其精神。
这是钱穆史学思想比较集中体现的一本著作(也是讲义),可以看到钱老对斯宾塞、黑格尔、马克思历史哲学的看法,值得反复阅读理解。
《长寿的代价》我和六位老人共处的一年(12.1万字)——5/54
我对老年人生活很好奇,这是我选看这本书的原因。
没想到,它又是让我读后感觉情绪低落的一本书,作者是美国人,他记录了与六位85岁以上老人相处一年的事情,这六位老人包括一位香港移民,里面还提到几位亚裔老人的一生大概的生活轨迹。
读这本书之所以觉得情绪低落,是因为我自己的感同身受,感受比我年长几十年的老人在北美渡过的晚年生活,我希望自己的晚年是健康、快乐和平和的。
读这本书用了四个多小时,但我用了好些天才走出来,有时候觉得自己读书的时候像个演员,投入角色,感受人物的人生与悲欢离合,读完后,再抽离出来。
其实这样的体验非常好,虽然当演员能通过角色丰富自己的人生,我们作为普通读者,同样也能感受到这样的快乐体验,对吧?
书摘:
生活中的好东西(快乐、目标、满足感、伴侣、美,还有爱)始终都在,我们不需要去争取,美食、朋友、艺术、温暖、价值——这些都是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我们只需要选择它们充满我们的生活。
《乡土中国》费孝通(8.3万字)——6/54
我把这本书列为需要反复阅读、理解的工具书,它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1948年第一次面世。
费孝通先生在书中呈现他研究中国农村的观点、思想精髓。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
费先生的语言简洁、流畅、浅显易懂,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
《乡土中国》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门我并不熟悉的学科,所以更有必要学好、理解透彻。
本书的封面内页还附送了一张手绘思维导图,能帮助我们一目了然地看出费先生的思想及章节脉络,非常棒!我觉得自己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手绘出每一本喜欢的书籍,肯定受益匪浅。
《本案告破》藏青(杨斌15.4万字)——7/54
我用了四小时看完这本书,很精彩,推荐~
我一直喜欢看烧脑、破案的书,在微信读书里,无意中读到它,便停不下来。
本书以1992年南京医学院在校女生被害案28年后终于告破为引子,铺开了书中主人公对自己波澜起伏探案生涯的回忆。
作者用连续十二天讲述探案故事的表现手法,将知名饭店住客钱财屡屡失窃、站街女离奇丧命、河畔漂浮的人头,以“大海捞鱼”“请君入瓮”“命悬一线”“无处遁逃”等一个个扑朔迷离,惊心动魄的案子呈现在读者面前。
案情的曲折离奇,罪犯的凶残狡诈,刑警的忠勇机智,再现了长年奋战在刑侦一线警察的不凡经历;主人公逆水行舟,百折不挠的性格和作为。
这本书用小说的手法呈现真实故事、案件,文字朴实真实,画面感强,让读者屏住呼吸,跟随奋战在一线工作的刑警一起“工作”,从中我们看到刑警判案思路,烧脑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