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3岁的初中生想约我做职业规划的咨询!
我在“在行”上接待过上百例的咨询,但绝大部分都是已经参加工作的职场人士。这么小的孩子还是头一遭!
我怀着好奇的心态接受了这次约见(因为孩子是在外地,所以是电话沟通)。
为了提高咨询的效率,我都会事先请来访者在约见前完成一些准备:完成我提供的性格测试、价值观测试、职业兴趣测试、并提供一份简历,以及回答一些关键问题。
让我往往没有想到的是:
这么小的孩子竟然有一份自己的简历!
这么小的孩子竟然对“是否想过3年、5年、10年后的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有着非常清晰的回答思路!!
经过1个多小时的电话沟通,小盆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思路非常清晰,具备初步的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
在13岁的年纪,就知道用假设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推论(例如觉得自己大学有可能会念经济学),并且能判断自己结论的可靠程度(他说:首先从知识的积累上对经济和数感兴趣,其次从性格和能力上说,比较擅长于逻辑思考和建模,最后学习经济学能够让自己对这个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
他已经意识到某个结论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可靠,而不是做出一个非黑即白的绝对判断。所以我认为他不仅仅是能够有理有据的进行问题推理(这反映他思路基本清晰),同时他已经具备了初步的critical thinking的思维(判断结论可靠性的程度)。
非常了解自己,比较清楚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会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思考能力、逻辑推理、总结和建模”,会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有待提高,例如“有时候难以清晰表达相对复杂的想法,从而达到领导和社交的效果”。
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他说自己喜欢历史和数学。而且还很清楚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学科—“因为这些学科需要深入的思考,拥有紧凑的日程,也给予了我发表自己想法的空间。”
还很清楚自己不喜欢什么—“体育和语言”。同时也清楚自己为什么不喜欢—“很难在这些课程上使用思考的能力”。
职业规划的精髓在于尽早并且尽可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方向在哪,并且采取实际有效的行动往这个方向努力。
经过我们这次的梳理,小盆友对于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特点的人,以及今后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而我也遇到了20多岁的成年人,已经结婚生子,对于同样一个问题“是否想过3年、5年、10年后的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为什么”,回答竟然是“要成为有钱人,然后不断提升自己”。这个答案并没有对错之分,但绝对有思考的深浅之分。一般来说,思考得越深入,回答就会越具体。“成为有钱人”这样的答案太笼统了。如果非要说“成为有钱人”,那至少你也考虑下有多少钱才算有钱人啊。
职业规划越早越好。早点确定方向,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牛人和普通人很大一个区别就在于:牛人很早就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而普通人一开始很迷茫,通过不断地试错,慢慢找到自己的方向。
我身边刚好有两个例子。
朋友A和朋友B是同一所高中的同班同学,A是典型的学霸,考试总是名列前茅。B成绩不好不坏,有点偏科,写作还不错。后来A考上了国内顶尖名校,B只是上了一个普通本科。大家都觉得A的发展前途要比B强很多。
A在国内顶尖名校mba毕业后做了2年销售,发现自己性格内向不太适合。后来转行做了2年市场推广,也觉得不合适,最后重新读了个2年的新闻学硕士,最后去媒体做了财经记者,才发现原来这个职位很适合自己。从Mba毕业6年之后,才算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不过因为没有相关经验,30岁左右从头做起,拿着10万左右的年薪。
B一直非常清楚自己喜欢写作,所以在读书期间就发表了好几篇文章,并主动争取到了报社的实习机会,毕业就留在了媒体,工作5年从普通记者做到主编,还出了本书。后来自己又自己写自媒体,积累了一批粉丝。30岁的时候已经做到了一家知名杂志的出版人,自己的自媒体广告收入已经超过百万。
论聪明程度,B可能不及A。但B方向非常明确,把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一个点上,而A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试错,牺牲掉了自己的事业发展黄金期。
家境越好的家庭,越重视孩子的早期职业规划。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不同阶层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基本上还是归属于原生家庭的阶层。这不仅仅只是因为遗传因素,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后天教育资源的投入上。
从这个13岁孩子的简历上得知,这位孩子的父母均是企业高管。因为在行上的订单是孩子的妈妈帮忙下的,所以我和孩子妈妈有一些简单交流。从不多的几句话中,就能感受孩子妈妈的情商很高,说话温柔,懂得对别人表示感谢和关心。在教育的理念上,不仅仅是局限在参加课外辅导班提高数理化成绩,同时还希望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按照孩子的特点选择将来要走的道路。
现在中国大部分家长都很舍得给孩子投入。不管什么阶层,只要口袋里还有一点闲钱,都尽可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大部分家庭目前还是停留在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提高成绩的层次上,把考上大学当成培养孩子的终点。殊不知,正是这样一种方式,才导致很多孩子一考上大学就陷入没有目标的迷茫状态,糊里糊涂混完4年,然后糊里糊涂获得第一份工作,然后工作几年之后才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
我是莫同
有人为了年薪百万去做斜杠青年,我拿到百万年薪才来做斜杠青年。
曾任上市公司运营总监、互联网公司运营合伙人、“在行”破百单行家、虎嗅首页专访的知识型IP、职业生涯规划师、思维特训营创始人。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学士,新闻学院硕士。湖南省文科高考前30名(全省共6万名文科考生)。
作者的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