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岚源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而藏伏地下。
三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三伏)。头伏和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三伏”共30天或40天。具体到今年,7月11日“入伏”,从11日至20日为“初伏”; 7月21日至8月9日为“中伏”;8月10日至19日为末伏,8月20日“出伏”,今年“三伏天”共40天。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节。在此期间,中暑也进入高发期,所以暑热暑湿就成为人们防范的重点。三伏养生要注意别太贪凉,最好少开空调,小孩、孕妇及患有关节炎、风湿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就更要注意;即使开,温度以26℃为宜。大汗淋漓后不要冲凉水澡,以免受到风寒湿邪侵袭。
一进入三伏天,很多人就会受到“苦夏”的困扰,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因此,“开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可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驱暑,健脾开胃。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
“寒有三九,热有三伏。”每逢三伏,古人便以清凉饮料解暑,同时也举行一些相应的风俗活动,如“饮酒避恶”等,久而久之,形成了独特的三伏食俗文化。据文献记载,把伏日作为节日大约始于秦朝;到了汉代,伏日与食俗才联系到一起。《汉旧仪》载,“汉魏伏日有酒食之会”,说的就是饮酒聚会。《汉书》说:“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农人把“伏腊”作为节庆看待,所以要像过年一样庆贺一番。汉代除了民间这样做,宫廷也同样有伏日赐肉的习俗。
我国早在西周就有伏日掘井藏冰的做法。到了晋代,出现伏日赐冰的宫俗。唐代三伏吃冰的花色品种就多了,如长安就有“冰盘”“冰瓜”等,豪富们甚至会举行“冰宴”。据《岁时杂记》载:“京师三伏唯史官赐冰,百司休务而已。自初伏日为始,每日赐近臣冰,人四匣,凡六次。”又赐黄绢为囊的甜蜜一碗和冰面三瓶。
到了清朝,宫廷三伏赐冰已普及到每一位官吏。据清《燕京岁时记》说:“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发冰票领冰还是历史上头一回,这种做法也传了下来。清代民间的三伏凉冰也是丰富多彩。《清嘉录》记载了江浙一带的农人三伏担卖凉冰的情景,其中冰镇食品有“杂以杨梅、桃子、花红之属,俗呼冰杨梅、冰桃子”。《清稗类钞》则记有北京夏日用“冰果”宴客的风俗。我国幅员辽阔,不同朝代、各个地区风俗不尽相同,诸如北宋夏日节食是“伏日绿荷包子”,“绿荷”即荷叶,用荷叶裹包子有清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