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人物:
苏格拉底(Socrates),大智者
克法洛斯(Cephalus),简称老克,小玻的父亲
玻勒马霍斯(Polemarchus),简称小玻,老克的儿子
西蒙尼德(Simonides),希腊抒情诗人
色拉叙马霍斯(Thrasymachus),简称色拉,诡辩派哲学家
阿里斯(Ariston),简称老阿,格劳孔和阿德曼托斯的父亲
格劳孔(Glaucon),简称小孔,阿里斯大儿子
阿德曼托斯(Adeimantus),简称阿德曼,阿里斯小儿子
1
柏拉图(Plato)所著的理想国(The Republic)开篇第一卷由老克跟苏格拉底的闲聊开始,老克讲述了自己拥有万贯家财的好处,此生问心无愧,无需因钱财而行不义之事,无需为亏钱神的祭品、人的债务而惴惴不安,有资格安享晚年的幸福,随即苏格拉底展开了对“正义”的讨论。
卷一先是由苏格拉底跟小玻对“何为正义”展开辩论,随即色拉插入辩论,辩论转至两个问题:一、正义与不正义的利弊问题”,二、“正义者是否比不正义这者过得幸福”,苏格拉底情不自禁探索了一番,最后证明正义优于不正义。但是由于辩论的方向岔开了,对于“何为正义“的问题,第一卷中的讨论没有给出结论。
2.
卷二前半部分格劳孔加入辩论,格拉孔先是陈诉了自己的三个论述:第一,一般人认为的正义的本质和起源;第二,把正义付诸行动的人都不是心甘情愿的,徒有其名,不是因为正义本身的善而去做的,而是为了正义之名给他带来的利益而去做的,我们的教育也并不是歌颂正义本身,而是歌颂来自正义的好名声,所以好多人只是假借正义之名,谋己私利,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这类人反而左右逢源,无往而不利,而绝对的正义者反而什么都得不到,典型的吃力不讨好;第三,不正义之人的日子过得比正义的人要好的多。
接着格劳孔抛出以下三个问题要苏格拉底证明论述:一,正义高于不正义;二、正义和不正义究竟是什么;三、正义对正义者,不正义对不正义者各起了什么广泛深入的作用,使得前者成其为善,后者成其为恶。苏格拉底接受挑战,试图进一步探讨正义,保卫正义,切入的角度是从一个更大的尺度去探讨正义,由大见小,先从城邦的正义去探讨正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3.
卷二下半部分开始从城邦成长的路径追寻正义与不正义是如何成长起来的,苏格拉底认为之所以需要城邦,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需要不同的东西,而在城邦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每个人供应和交换着不同的物品和服务,于是让我们的生活得以维系,但是随着我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需要的服务和物品更加丰富,于是需要发展扩大城邦,支撑更为舒适便捷的生活,在既定资源条件不能满足的情况下,便出现了为争夺资源爆发的个人间冲突,甚至扩大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于是苏格拉底认为这便是战争的起源:争夺有限的资源。
那么既然战争出现,为了守卫城邦的安宁与利益,便需要军队,于是也就需要挑选有天赋的人群守护城邦,而这样的城市卫者,便需要两个品质:首先,肉体上的强健,其次,心灵上的意气风发。对自己人温和,对敌人则勇敢果决,那么这样的人应该是既温和,又刚烈,这两个秉性看似矛盾,实则不然,如犬类动物就具备以气味区分敌友以区别对待,对生人怒吠,对熟人温和,这是对智慧有真正爱好的表现,而智慧则恰恰是调和温和且刚烈这两种相反秉性之物,智慧让人分辨敌友,知善恶,因此护卫者的天性基础则必须是爱好智慧,温和,刚烈,敏捷,有力的品质结合而成。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教导出具备这种品质的护卫者呢,苏格拉底认为讨论这个话题有助于弄清楚正义和不正义在城邦中是怎样产生的,于是开始了一番新的探讨,得出结论这种教育应该是:武以强健体魄,文以陶冶心灵。
具体实践层面则是对心灵的塑造应当先与肉体的塑造,心灵塑造最重要的时期是一个人的幼年时期,此阶段可塑性最强,但是又缺乏辨别能力,需要把关者,存善去恶,正确引导,所以对于儿童听到的故事应当有着最为严苛的审查机制,容不得半点污染他们心灵的故事,为了培养美德,儿童们最初应该听到的是优美高尚的故事。
于是苏格拉底对现今流行于世的故事开始加以批判,批判的角度是话故事中对诸神与英雄本性的诸多曲解。提出好故事要遵行以下两个标准:第一 ,故事中神降灾难于人世,也当避免把痛苦说成是神的旨意,而当是说成神是为了时受惩罚的人从惩罚中得益,因为神的本质应当是实在的善,善者是无害的,无害的东西不会作恶,不作恶的东西不会成为坏事的原因,因此善不会是一切事物的原因,只是好事的原因而不是坏事的原因。第二,所有跟神用谎言引导人们走上歧途的故事都是不符合标准的,神在言行方面都是单一的、真实的,他不会改变自己,也不会白日送兆,夜间入梦,这些是欺骗世人的。这是因为:首先,因为神和一切属于神的事物,无论如何都肯定是处于不能再好的状态下,神即使要变,则只能是变坏,而没有哪一个神愿意把自己变坏一点,神没有改变的初衷,所以关于神幻化的故事都是骗人的。其次,真的谎言是遭神和人深恶痛绝的,神没有说谎的动机,心灵和神性都与虚伪无缘,所有跟神用谎言引导人们走上歧途的故事都是不符合标准的。
第二卷下半部分苏格拉底从如何培养出合格的城市卫者的角度,对何为好的教育进行了一番探讨,提出了对于教育儿童,塑造心灵的故事应当符合的标准,第二卷在此戛然而止。
对不正义源头的追踪仍在下一卷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