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两个小家伙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慢慢需要学习的东西也越来越多,除了日常学校上课以外,课外还要上钢琴、舞蹈、绘画、游泳等各种班。 这也不是个例,身边大多数家长和孩子也是这样的,周末各样的兴趣班,像赶场一样奔波在课堂之间 。
然而孩子的经历毕竟是有限的,在他们没有能力决定自己学什么的时候,学什么,报什么班基本都是家长说了算的。对于在国外长大的中国(华裔)小孩,在各种课外班中,学中文应该摆在一个什么位置一直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朋友聚会的时候,常常听到家长抱怨,哎,以后这批孩子中文肯定就说不好了。的确,在一个完全英语为主导的环境里中英文渐渐变成了他们的第一语言,接受,思考,表达都是英文思维。毕竟学校里的学科是英文的,要想学习跟的上学校的节奏英文肯定是第一位的。中文也只不过是某些学校的选修课程, 学的东西也很浅显。如果没有其他中文课程辅助,孩子的中文很难赶上他们认知水平的发展。这样随着孩子们的长大中文也就慢慢淡出了孩子头脑,最后中文也就不太会了。
通过观察,海外家长们对中文的态度大部分分成这么三种, 无所谓型,在乎型和特别在意型。对于在乎型的家长大部分会坚持在家说中文或送孩子去周末的中文学校学习。对于特别在意的家长一般会对孩子的中文有更高的要求。
无所谓型:普遍认为,人在国外了以后也是在国外交流,中文以后似乎就是可有可无,能听懂简单对话就好了。
在乎型:普遍认为中文应该学,不强求,在家尽量用中文对话,或者报个周末的中文学校基本上就够了。
特别在意型:希望孩子对中文听说读写有熟练的掌握,让中文达到普通中国学生的标准。
我是一个对孩子中文教育特别在意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国外的中文学习非常重要。对于为什么会这么坚持,我是这样想的。
文化的传承
这个说起来感觉可能有点假大空,但是这的确是我的第一个想法。 中国的文化融入在中国的语言中,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5000年不间断的传承包含着无穷先人留下来的智慧。同时中国文化也是一们艺术, 能够让孩子了解,熟知这些传承本身就是对其个人内在的一种提升。
身份认同
这个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纵观现代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人类,本身就喜欢追根溯源。 科学家们不断的研究人类来自哪里,生命起源于何处等等。 放到个人身上,我们会问自己来自哪里, 我是怎么来的。 现在讨论这个话题对于孩子来说尚早,但是总有一天他们自己会问这个问题,就算自己不问别人也有可能会问 Hey, where you origionaly came from?这在澳洲这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其实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一句"I am an Australian."会是在这里长大的小孩的普遍答案,然后都会补一句我父母来自中国,越南等等国家。
可是从另一个方面去想,有着黄皮肤黑眼睛的他们无论从哪里看都是中国人, 至少“外国人”是这样认为的。他们谈及我们时都时不时会用到 "That Chinese guy ... " 这里不含有任何不好的意思, 而是在潜意识里人们就是这么想的。就像一个金发碧眼的姑娘如果对你说, 我是中国人,是不是感觉总是怪怪的。所以说无论如何“中国血统”这个事实是无法被改变的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外长大的孩子经常被打上香蕉人这个略带贬义的标签。所以我认为学习中文,对自己种族文化有所了解,有作为有中国血统人的自豪感是对孩子将来对自己身份认同有宜无害的。
沟通与交流
除了吃饭睡觉等生活方面的交流,等孩子长大后应该就没有什么太多的心里话跟家长讲了。但是总会就一些新闻八卦可以聊的,虽然我们可以与孩子用英文交流,但是爷爷奶奶们如何与孩子们共享天伦之乐,希望语言不是阻碍他们与亲人交流的障碍。
国际适应能力
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又如何知道未来是怎样的。等他们长大后路会是他们自己选,我们能做的是现在教好另一门语言,是让他们无论生活在上海、北京、还是纽约、伦敦、都如鱼得水,自如地扎根生活。作为曾是留学生的过来人,曾深深的被语言屏障折磨着。
特天独厚的双语优势
特天独厚的双语优势怎能如此浪费, 纵观中国儿童的教育,哪个家长不是拼命的给孩子报各种英语辅导班,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抓英语了。可以说10后这一代对英语的教育抓得更紧了。当然了身处国外,英文水平不用担心,在一个英语国家,英文已经渐渐成为他们的母语,思考和学习都是英语思维模式了。当然没有必要非和国内的孩子比,澳洲是一个压力小,主张快乐教育的国家, 孩子们没有像中国那么大的应试压力。但不该因为如此就把中文扔掉, 而是应该利用这一点更好地学习中文, 不需要学习应试的那些条条框框,利用这个机会更多的学习中文的文化与精髓。 于此同时“老外”也都在学习第二语言,我们这么优越的条件怎么忍心浪费。
大脑的开发
与时间赛跑,年龄优势与大脑的开发,儿童时期学习多种母语的优势是有科学理论依据的,不只是语言,音乐也是这个道理,都是相通的,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乐器启蒙教育都在儿童时期。儿童时期对语言和音乐的学习本身就容易的多,也对儿童大脑的开发有很大的好处。与其让孩子长大了再努力,不如从小抓起,与时间赛跑让他们在进入青春期,语言能力固化之前更好的完成对一门语言的掌握,事半功倍。
而且如果中文水平与年龄相当, 可以更容易找到适合的读物,如果孩子大了,到了七八岁了才开始认真学中文的话,孩子对低幼读物可能已经不感兴趣了,很难培养自学的习惯。 低龄的孩子刚刚开始学认字的话,绘本、低幼读物作为阅读材料很容易找到。
找到适合孩子心智年龄的书,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
认知手段与能力
语言到底带给我们了什么,这个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从无知到共识,语言给我们的思维与认知带来了什么》做了一个深度的思考。语言对与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坚持让孩子学习第二语言是学习一种能力, 一种认知手段。不同语言给了我们更多传递思想的渠道, 不同语言给了我们更强的认知能力, 不同的语言给了我们另一个感受世界的方式。
如果以上这些不是为了功利的理由还不够的话,我再加上几个功利的理由,中文学得好考大学会有加分,在有些学校可以作为国际交换生开阔眼界,未来职场更有竞争优势,等等。
写了这么多,以上就是我对于为什么特别在意孩子的中文教育的看法。如果你的小孩生活在海外, 希望可以对你对中文的态度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如果你有同感或有其他见解请大方说出你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