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朋友跟我聊起小时候看的动画片,我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对于童年记忆的稀薄。很多零散的场景、画面、事件虽历历在目,但对整个童年生活经历的印象已极为模糊。
刚好最近读完了《城南旧事》——林海音女士的自传体小说。
她在书中说:
把它们写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她还说:
读者们别问我哪是真哪是假,我只要读者分享我一点缅怀童年的心情。
我很能理解这种心情,因为记忆本身就是经过了自我塑造和加工的,每个人的童年都是自己脑中的一部“小说”。但它又具备另一种独特的真实,一种仅对应于个人内心的真实。关于童年,最最值得珍惜和回味的,不也就是那一份独一无二的情感吗?
林海音女士1918年出生于日本,1923年随父母迁到北京,居住在城南。1948年之后,回到台湾。
《城南旧事》讲的就是她在北平城南度过的童年时光。小说生动还原了那个年代普通百姓视角中的北平风貌。推车的小贩、考学的学生、拉胡琴为生的汉子、看门人、小偷、警察、奶妈、异乡人……不只是主人公,林海音通过小英子的眼,为生活在北平胡同里的每个人描摹了一副肖像,使得他们在书中鲜活地存在,而他们又组成了北平胡同的人物群像。阅读的过程中,会感觉到自己仿佛曾置身于那个岁月的北平胡同里,真实地遇见了那些人和事。这种代入感和时空的置换感,对我而言,比电视上那些一厢情愿、凭空捏造的民国剧更具吸引力。
书中一共包含了六个时间上相连续的故事。最让我动容的是第一篇《惠安馆》。
故事放在今天看,其实也蛮狗血的。会馆看门人的女儿爱上了远乡而来、借住会馆考学的书生,两人私定终生后,书生因母亲突然重病,急急返乡,此时女孩刚怀有身孕,还未相告。而书生一走,就再无音讯。女孩的父母将她带到城外生下孩子,等她醒来,孩子已被丢弃,她也便疯了。而我们的小英子正是在她已然是个疯女人的时候,走进了她的生活,从她的叙述中,得知了一切。
痴情人与负心人,这样的故事太多了。可是这一篇却与众不同。因为这一切故事都是英子从这疯子口中听来的,
“秀贞一天到晚在这两间屋里出出进进,说着那我又懂、又不懂的话。最先我以为是秀贞跟我玩‘过家家儿’,后来才又觉得并不是假装的事情,它太像真事了!”
她从未真的把秀贞当疯子,她倾听她、相信她,但又并不真的懂她的苦痛。她认真听着秀贞的疯话,陪着秀贞做疯癫的行为,却不介入、不评判,以小孩子的天真作为衬托,那些喃喃絮语中的情真意切和孤独无助才得以凸显。
小孩子不能理解成年人的情感,正如局外人不能理解存在于情感里的这种“痴”。小孩子的好处是,就算不懂,也能凭直觉知道什么是真,眼里只认这个“真”字,所以她能够温柔地接纳、相信、陪伴。总有一天小孩子会长大,她终于懂得了世间的情感,却也学会了在世俗中学会抛却狗血的执着,收敛自己的情感,放下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成为又一个局外人。唯留疯子存着这份深情疯癫地活下去。
再好的东西过头了就成了负累,我们深知这个道理,学会取舍,学会释然,追求长远的幸福,但在小说里,读着秀贞说的那些话,掉的那些泪,还是会为之动容,情感的弱点在此,而难等可贵、打动人心的也正是此。
第一篇之后的几篇,每篇的主角在成年人世界都是负面或者颇有争议的人,小偷、兰姨娘、宋妈……但作者的笔法和文风基本相同,“英子”总是在观察和体会,每个人的话语、动作、高兴和失落,她都一一看在眼里。她也竭力体察自己的心思,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想法。可恶之人有可爱之处,可怜之人也有可恨之处,甚至是小孩子有单纯的一面,调皮的一面,黑暗的一面。观察描写得越细致,就越真实,而越真实,就越能看清全貌,越少喜恶和对错的划分。
说回童年,看完这本书,勾起了我写一写自己的童年的欲望,记忆的偏差也许并不是问题,我原先总是较真,怕自己写的不属实、有偏颇,但现在想来也未必,用林海音的话说:“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愚呆而神圣的吗?”
林海音的文笔有着旧时文艺气息,又因以小孩子为第一人称,所以语言清新,全无做作感,好读且耐读,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