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看了几期《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说真的,我并不太喜欢这样的节目类型。
我不知道策划和制作人员是如何定位这档节目的。如果真的是为了让人们感受诗歌之美,展示诗歌国度的胸怀和气质,或是体现诗性的人生,那么整个节目的形式和内容都太过单薄,不足以支撑起满满的诗情怀。
首先,从节目名字来看,“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名称就没有什么吸引力。国人早就对各种各样的大会不感冒了。从节目内容上看,称为“中国古诗词背诵大赛”更恰当一些。因为无论是选手答题,还是根据线索说出相关的诗词,考察的都是选手的机械记忆能力和临场应变的水平。
诗词的美感,诗词的精神,诗词的意境,诗词的功能,诗词的作用,以及诗词对中国人精神性格和文化的巨大影响。不是一两个专家慷慨激昂的点评和选手们你来我往的记忆力比拼可以展现的。
用沙画表现诗词的意境,作为一种答题的提示工具,当然无可厚非。用简笔画来表示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仅仅用这么简单的形式,到底能展现出多少的诗词之美呢?
诗词的意境美,韵律美,形式美,情感美能表现出来吗?
整个节目过程热热闹闹,选手们你来我往的答题。阵容豪华的百人团,加上势单力薄的评委主持。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不足以支撑起诗词的情怀。
比较恰当的方式,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展示中国诗歌之美。中国传统古诗词浩如烟海,方言俗语中皆有诗。如何用现代手段展示诗歌意境,这是可以好好的作一下文章的。比如应景的视频短片,动画短片,社会生活实景以及影视作品的片段,生活中的短视频故事等,都可以用来展现诗歌之美。然而,节目里并没有这样的内容。
诗词朗诵,诗词咏唱,诗词品评。也是可以很好地展示诗词之美的。通过音韵,旋律,音乐等各种表现形式,立体地展示诗歌之美。然而,节目里并没有。
诗歌与生活,诗歌与情感,诗歌与人生际遇的交融,是诗歌存在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每一个喜爱诗词的人,都有那么几首诗词与自己的生活发生过同频共振。穿越千年的诗词和今天的人们有鲜活的沟通,本来就是一件神奇的事情。这样的故事可以大书特书,可以反复地讲。然而,节目里也没有。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是在节目的现场,我并没有看到什么画,也没有看到几首完整的诗。好像都只是为了答题,为了节目播出的效果故意制造紧张。没有诗性的语言,没有诗词的从容不迫和淡定,也没有诗词的悲悯情怀。只有激烈争斗的战火硝烟,只有单薄寡淡的输赢胜负。
诗歌之美,涵盖了古人的所有生活和情感。有喜怒哀乐,有百样人生。有意气风发,飞黄腾达时的志得意满,也有落魄沮丧,死生难料的忧伤和恐惧。这些丰富的情感,精致细腻的人生,不是用你来我往的记忆比拼能表现出来的。
诗词是有无穷生命力的,但是我们不能永远沉浸在古人的情怀和意境里。特别是今天的社会跟古代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古体的诗词,怎样来书写今天的故事和人生。一个诗的国度,难道只能沉迷于老祖宗留下的诗篇?
今人的诗呢,今天的诗人呢,今天的诗情呢?作为一个国家级的电视台节目,脱离现实只沉浸于古代,是否有厚古薄今之嫌。况且我们也不能只是躲在老祖宗的福荫里,不去创造属于今天,属于现代的诗篇。
现在是一个国际化的时代,诗词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成果。中国诗词的国际化和现代华的传播,离不开国际友人的参与。古人尚且以诗会友,以文会友。难道今现代中国人,还要关起门来独自咏叹古人的诗篇。诗歌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是语言的浓缩,是丰富情感的集大成者。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理应全人类共享。
除了中国的诗歌和诗人,外国的人们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诗篇。有的大气磅礴,有的精致细腻。这些都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也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和记忆。我们应该以更广阔的视野,以更博大的胸襟,拥抱一切诗歌。用更多的方法,更多的手段和途径,加强国际交流和人们之间的情感沟通。诗词是一种最好的传播方式,是每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
以诗的精神来观察生活,书写生活,表达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充满诗意的事情。
现代社会的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追求各不相同。每个人的人生际遇和成功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在诗的世界里,我们有共同的记忆,有共同的情怀,也有丰富多彩的各自解读。
诗情不灭,人生百味。在过去,在当下,在未来。一个有诗的民族,一个读诗的民族,一个写诗的民族,一个爱诗的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样的,一个读诗写诗和爱诗的人,也会拥有一个诗性的,丰满的人生。
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电视节目,有他的生命周期,有他的节目定位,也有他的缺陷和不足,有一天也会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们喜爱的诗歌,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和体验。我们需要的诗情画意,却深深地烙印在心灵的最深处。融入我们生活和血脉,一直伴随着我们,直到永远。
写作训练营坚持写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