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六一儿童节,虽未放假,但还算是过着“大龄”的儿童节。过完了头号的节日(那个万分不舍的节日),第二天便开始掰着手指,算何时过第二个节日。
六月的天气,渐渐地炎热了起来,成都的天气也是如此,虽不如“大火炉”——重庆,但也差不了多少。于是乎,盼着星星和月亮,终于盼来了,满满粽香味飘的粽子节啦~
醒来的那个清晨,一个被满满粽香味飘的清晨“叫醒”,空气中夹杂着粽香,促使我眼冒金星,整个人飘飘然的走向厨房,看着外婆认真地将蒸好的粽子端出来。
坐在饭桌前,抓起一个粽子,剥洋葱一般的剥着粽子,不知是不是粽子太诱人了,还是其他什么的,泪潸然而下。眼前浮现出公元二七八年的今天,那位诗人抱石自投的景象,他的心情或许没有那么的高兴吧?
本以为可以为国献出自己的一己之力,却未曾想到被逼上了绝路,能看得出他的“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当中的心情。
想到这画面时,泪落在了刚剥开的粽叶上,晕染开来。如果换作是我,我或许不会那么做,我会像其他诗人一样,隐居于山山水水之间;或者乘着小舟远离那里,不小心进入到世外桃源,在那里弹琴复长啸;或许跳下去,跳到了另一个国度,在那里一展自己的文采。总之,死,并不是什么聪明之举。
端午小假三日,其间两日,我便“隐居于山林”,暂时逃离高楼与科技的“追杀”。那是一个没有“小火炉”蒸烤的地方,山依傍在泉水旁,时时皆可听见水流的“哗哗”声,这样的环境,能不叫人喜欢吗?
微风中夹杂着一丝丝的凉意,但这一点而并未阻挡着我要登山的热情。天生的好动,顷刻间,变为稳定,一步一步的走着,为的是让身体的每一处,每一个细胞都能感受到、融入进这幅山水画,而不是旁观者的角度去感受。
有一点儿遗憾是没有体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倒是知道了“不知此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的感受。真像那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独自依傍在泉水之边,望青山内外,惟余追忆。没有喧闹的车流声,只有潺潺的水流声。独自享受热情六月带来的两种感受,那个飘着粽香的端午。
五月粽香扑鼻前,暂逃高楼游青山。
嗟平不必决赴死,何不与余隐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