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准备到内地开演唱会,群里的人开始忙应援的事情,讨论得热烈的时候,小编发过来一张截图,内容是一位男生说他女朋友想看演唱会,问怎么样才能刷到靠前的票。
群里炸了,开始分享自己知道的类似询问。
最终,大家一致感叹「找男朋友一定要找这种啊」。
单身的时候会设想理想型,列出长长的清单,比如要阳光开朗,笑容干净,要会打篮球,要善解人意……直到朋友提起「某某某也不错啊,你们有很多共同点,一定有很多可以聊得来」的时候,才认真考虑起伴侣要性格互补还是性格相似的问题:
性格互补——一个不善言辞,一个活泼健谈;一个遇事犹豫,一个遇事果敢;一个爱看书,一个爱打机;与对方分享自己的世界,各有喜爱但相互依赖。看起来挺好,可是当互补衍生成背道而驰的差异这么办?当彼此的喜欢不再那么浓烈,交叉点消失了怎么办?
性格相似——一起做着喜欢的事,对同一件事有相同的选择和看法,彼此的世界没有太大的差异,少了不必要的矛盾和争吵,但同时好像也少了新奇的成分。
不管哪一种都有利弊。
「想那么多干吗?反正你总有一天会遇到一位能让你怦然心动却打破你所有设想的人」
但怦然心动之后呢?归于平淡的生活是自己真的想要的吗?
《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角爱玛以为遇见了爱情,嫁给包法利。但生性浪漫的爱玛在婚后不久便忍受不了包法利的木讷无趣,特别是在参加完上层社会的舞会之后,对包法利更是嗤之以鼻。
她利用包法利对她的爱满足自己在物质上的欲望,肆意挥霍,出手大方;而随之将肉体欲望也交付给另外两个不同的男人。
包法利直至爱玛服毒离世还不知道她出轨已久的事实,是在无意间打开她的书柜,发现信件后才知晓了这一切,最终因受不了这沉重的打击死亡。
爱玛死前留给包法利的纸上写着「不要怪罪任何人」,91年法版电影中,包法利转头含着热泪说「要怪就怪命运吧」。
但,命运可不背这个锅。
爱玛向往浪漫的生活,对未来怀有幻想,而她在对包法利了解不深的情况下就答应了他的求婚,当激情褪去后便开始看不起包法利,对所过的生活嗤之以鼻;而包法利也无法理解爱玛所向往的,单凭着一腔爱意。一开始的结合就是错的,而自己做出的选择怎么能简单归罪于命运呢?
生性浪漫,就该找善解风情的伴侣,除非愿意为了对方改变想法,即便婚后生活平淡也欣然接受。
想起了《午夜巴黎》的最后一幕,卖唱片的妹子站在喜欢淋雨的男主对面,笑着说「没关系,我不介意淋淋雨」时,让人不由感叹「这才是对的人」。
所以不管是理想型设定,喜欢性格互补,还是倾向性格相似,最终还是要和「同频率」的人在一起才好。
我所理解的同频率,是能相互理解,有共同的爱好,却也能尊重彼此的差异。不是随意开始,一路将就,而是彼此欣赏彼此,平等地相互陪伴。
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