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电脑里的片子删删减减,但是《肖申克的救赎》却是一直没有删过的电影。
不得不说很多电影或者书籍是需要经历了某段时光你才会真正的理解它们。就像煮水,久了才会沸腾,久了才有浓香。
《肖申克的救赎》里面有很多值得欣赏的地方。就说一个我认为最难忘的。也许也是大家最为难忘的一个部分。
就是瑞德(Red)阐述体制化的那一句话。
我告诉你,这些围墙很有趣的。开始,你恨它们。接着,你适应了它们。时间久了,你开始离不开它们,那就是被体制化。
老布和瑞德是体制化的典例,长达四五十年的牢狱生活使他们在监狱混得如鱼得水,可当要面对外面快速变化的世界时,内心充满了恐惧不安。被假释出狱后,他们都不适应全新的生活状态。老布上吊自杀,留下告别遗言“老布到此一游”,而瑞德因为安迪种下的一丝希望,终究没有放弃生活。
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
监狱管住他们的行为规范,固化他们的观念程式,再用长久的时间来小火慢炖。而真正被囚禁住的是心灵。变得不敢发出声音,甚至于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声音。
02
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肖申克,我们都在鲨堡监狱”给心灵带上枷锁,如老布养的鸟儿一样,再也飞不出那高墙!每次瑞德申请假释都不能通过,而在瑞德真正被体制化后才通过了假释,这当然不是巧合,而是那些审查员明白已经禁锢了瑞德,才放他出来!比起失去自由,更可怕的是丧失了寻找自由的能力!
我们的生活就像一个压抑郁闷、充满黑暗肮脏潜规则、被权贵暴力欺压而无处伸张的牢笼,人人都活在肖申克……人人都渴望挖掘一条密道爬出去奔向自由远方大海……
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从小就被教着“you can't”我们听到太多no!我们的生活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教条!我们在年轻的时候痛恨他们,痛恨各种各样的规矩!而我们分明的棱角一点点的被磨平,终于,我们成了一个圆!我们适应了这个社会,可是我们又变成了曾经最讨厌的“教规矩”的人!我们开始教别人规矩,教那些如同我们年轻时候一样的人。
03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有那么一段时间怀念过高三生活。
这是一堵被深深隐藏的围墙。毫无疑问在这种生活中没日没夜地重复刷题,背书的过程中你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增长是最慢的,时间总是重复着,地点总是三点一线,但是在这段艰苦的时光里你怀揣着你的大学梦,也许是为了田地里父母的热切期望,也许是为了实现心中滚烫的梦想,也许是为了他/她,也许也许各种原因,但是你唾弃这毫无意义却不得不走的一年,它是多么的累,但是那个时候你真的很刻苦。
刻苦着刻苦着就毕业了,想着好不容易逃离了那个整天看分数,整日模拟题的日子。可是你渐渐开始怀念起他们了。怀念那个时候你的同桌,怀念那个时候的青葱年少,怀念黑板里的高考倒计时,怀念那个曾经为理想那么艰苦执着的自己。
这堵围墙真的很神奇,一开始你心甘情愿地踏入里面,然后你唾弃它,你谩骂它你说很累,很没有意义,但是当你走出它的时候,你竟然想重新来过。
这不就是另一种体制化吗?你怀念着过去喜欢喜欢的人,尽情地去疯狂打球,明天考试今晚你要加餐加汤,同学可以成为没有利益的好哥们,课间可以聊游戏了暑假一天都打游戏,怀念这怀念那还可以写篇优秀作文,学习差了天也不会塌下来。
可是这堵围墙外,你俨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男人,你整天整天地打游戏,整天整夜地看小说怀念这怀念那,不仅你的天会塌下来,上有老下有小,他们的天都会塌下来。
你说你在围墙外,可是你怎么不走走,这里真的是围墙外吗?
有些围墙围你一时,可有些围墙围你一世。
04
我很喜欢的一个作家,李尚龙。他曾经是北京某重点军校的学生。他说,那些在军校的日子,每天大家都穿一样的军装,剪着相同的头发,迈着一样的步伐,做着所有相同的事情。在那样的环境下,不需要有个性的人,也不需要有性格的人,需要的只是服从。
他说这样的日子让他恐慌,于是,他拼了命的逃离。最终冲突各种压力如愿退学。在东方英语做了英语老师,还自己创了业。如今是行业中数一数二的英语老师,还是畅销书作家,是年轻导演。
他说如果他依旧待在那个体制化的部队里,也许现在就是一名军官。他没有办法写出那么多文字让那么读者敬仰,也没有办法教出一个又一个学生。更没有那么多影视作品展示给观众。
最让他开始的不是什么功成名就,而是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有了那些有趣又值得回忆的经历。让他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的。
每个人都喜欢呆在温暖舒适的地方,这是人性,但是你要明白,越是舒适的地方才越危险。
不管你身处一个怎样的环境,你的思维绝不能被体制化。要随时保持离开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并没有什么绝对稳定的工作亦或生活,最大的稳定是变化本身。
社会在发展,我们的思想也要跟着朝前走,一成不变的思想,终将会被社会淘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