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有的教育机制来源于普鲁士教育模式。普鲁士人在18世纪最先发明了我们如今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不过当时普鲁士人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批量生产标准化、易管理的国民。因此在普鲁士教育模式下,同一根源的知识被分割为一个个学科,各学科的老师再将知识点进行分割教学,而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会知识点。
但是掌握知识的本质,却需要知识间的大量联系。诺贝尔奖得主、神经系统科学家埃里克.理查德.坎德尔(EricR.Kandel)在其著作《寻找回忆》(In Search of Memory)中写道:“要想得到长久的记忆,大脑在处理接收到的信息时必须足够透彻且深入,这就要求大脑在处理信息时集中精力,并且要将这一信息有意图且系统性地与记忆中已经完善的知识联系起来”。
不幸的是,在经历过漫长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学习后,我们绝大部分人都已经“成功”地养成了错误的学习习惯,即热衷于去关注一个个相互割裂的知识点,而忽略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的重要性。
大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是相通的,这就意味着你在学习绝大部分所谓的“新知识”时都不应该是从零开始,并且应该与你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联系起来,这样既能加快你学习新知识的速度,又能加深你对新知识的理解。但要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就需要你以使用为目的去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否则你又怎么会知道某一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是怎么关联的?
缺少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你就好似失去了知识间联系的地图,从而迷失在了知识的汪洋中,只能随波逐流地看到一个个孤岛,却不知道这些孤岛其实是导向大陆的一系列航标。
不自觉地陷入在了被动学习当中
你是否产生这样的迷惑:“我知道我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应该去学什么?”
产生这种困惑的根源就在于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没有了框架指导,你就难以清楚你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范围,不知道哪些是你已经掌握的,哪些尚是你空白的,更不会知道什么才是你当前应该优先去学的。在这种状态下,你只能是碰到什么问题就被动地去学什么,零散而无系统;碰不到问题的时候,就一片茫然,不知道去学啥了。
只有基于目标,由个人能力框架出发,构建出自身的知识体系框架,才能够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方向、有步骤地去主动学习你需要的知识。
秘诀只有一个,就是给自己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什么、还缺什么,因此每当学习新的知识、经历新的事情时,就不由自主地想将新了解的知识往知识框架里填充。随着构建的知识体系框架越完整、越密集,就好像一张立体的渔网一样,同一个知识或同一段经历能够去填充的格子就越多。
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有意识地填充。比如我看到一个咨询顾问写的自己的知识框架构建图,就非常有意思,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能否借鉴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在学习新知识时,可以快速地归拢到知识体系中,而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同时也能够让我们自己系统、快速地了解到能力薄弱环节,从而有目的地主动学习。可以将相隔较长时间的同类知识点和心得归纳在同一个地方:一是每次编辑时都可以实现相关知识的反复参照,加强记忆;二是实现了知识的增量积累,彻底避免了知识点和心得经验随时间丢失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