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 小马宝莉:友谊的魔力
这可能就是二次创作的魔法吧
7月30日,《小马宝莉:新世代》大电影正式登陆内地影院,官方在电影宣发时为作品打出了“高品质合家欢”的标签。尽管缤纷多彩、可爱精致的小马驹的确容易受到小女孩们喜爱,故事简单易懂也显然考虑到了小朋友们的理解能力,但事实上,《小马宝莉》作为孩之宝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打造的IP,其发展至今收获的忠实粉丝远不止儿童。
在此次大电影中登场的小马驹,已经是《小马宝莉》IP的第五代角色,且该作已经于2021年登录流媒体平台Netflix。但若要谈及整个IP的“出圈”,则离不开《小马宝莉》的上一代角色,即在动画剧集《小马宝莉:友谊的魔力》中登场的暮光闪闪、苹果杰克、云宝黛茜、瑞瑞、小蝶、萍琪派。
或许官方也没有料到,于2010年-2019年更新的九季“玩具广告”能在互联网上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小马宝莉:友谊的魔力》在欧美宅圈大受欢迎,收获了大批青少年、成年粉丝,其中的男性粉丝所占比例不小,使得该作成了“猛男必看”片单中的常客。在《时代周刊》2011年度十大网络模因的评选中,“小马宝莉meme”位列第九。《小马宝莉》可谓已经形成了一种亚文化,粉丝群体“马迷”数量庞大、时常活跃。
而IP粉丝黏性的最佳证明,便是同人创作内容的百花齐放。由于官方、粉丝对同人创作具备包容度,《小马宝莉》IP热度随着同人文化的持续繁荣不断升温。尽管第四代小马驹的故事已经告一段落,但角色却依旧在因粉丝的二次创作焕发活力。
1.
《小马宝莉:友谊的魔力》动画从第一季到第九季,官方呈现出了完整的世界观,小马驹们有明确的个性、种族、生活环境,也为同人创作提供了灵感源泉。同人创作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音频、视频、图片、文字,内容风格或轻松愉悦、温馨治愈,也可能天马行空、花样繁多。
有人深挖官方设定、填补原作未展现的空间,有人在时间线上进行内容解构、再重构,因此《小马宝莉》的同人作品层出不穷,题材类型也相当丰富,不乏为粉丝津津乐道的《双虹音爆》《图书馆的幽灵公主》《小马宝莉:友谊是巫术 系列》等精彩内容。
与其他作品自行联动的“混合同人”,模糊了各类作品之间的界限,比如粉丝间备受好评的长篇小说《辐射小马国》,便将小马驹放置在类似于游戏《辐射》系列的废土世界观下,现已发展成系列作品,在国外收获了大量的粉丝,也有许多二次同人创作、网络梗传播。同属此类创作模式的《间谍过家家》《原神》马设、JOJO风格的《小马宝莉》动画等,也能借助其他高人气作品,都营造出有别于《小马宝莉》原作的有趣观感。
同人不只是展现创作者的想象力,同时也能为粉丝们带来心灵的慰藉。如果只谈动画,那么《小马宝莉:友谊的魔力》大结局则停留在令粉丝所诟病的“寿命论”上,暮光闪闪成为小马国新任统治者,获得永生的她注定将目送朋友们的离去。此等“意难平”的地方除了收获无尽吐槽外,也化为许多创作者的产出动力,通过同人创作弥补遗憾。
同人文学就像是一个个平行宇宙,创作者以原作为出发点,一群人对着共同热爱的作品角色尽情释放创造力,同时这一过程也承载着粉丝们的幻想与期许。
2.
当然,粉丝们的二次创作设定,还可能会影响官方的后续创作。《小马宝莉:友谊的魔力》的角色小呆(Derpy Hooves)便是一个例子。
小呆首次出场于动画第一季第一集中,属于没有姓名的“背景板群演”。由于动画师的作画错误,它双眼不对称、看上去“呆呆的(derpy)”。但粉丝们却被这只飞马吸引,为其取名Derpy Hooves,并对她性格产生大量猜测,因此小呆成为了第一批被粉丝关注并进行同人创作的小马之一。
很快,官方也开始回应马迷们的喜爱。随后小呆在动画中有了正式戏份,且名字沿用了粉丝们广泛认可的“Derpy”。虽然相关片段播出之后却被网友质疑该设定带有歧视意味,争议迫使官方推出了修正版本,眼睛不再歪斜、调整了她的名字,但在动画后续情节中,小呆仍然在继续客串粉丝喜爱的背景彩蛋,设定也回到了马迷们喜爱的模样。
很显然,同人与官方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至少官方沿用同人设定的“宠粉”行为,足以让IP现有粉丝感到受用。
3.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小马宝莉》受众不止有小朋友,众多成年人的关注、讨论,也令同人创作不限于美好单纯的标签。
可能是因为粉丝对试听冲击的追求,或纯粹出于猎奇心态,同人幻想下不无融入了限制级元素的作品。单就“暗黑同人”层面,像《小马宝莉》的“黑暗6同人”被部分粉丝奉为经典。
《纸杯蛋糕》画风突变至萍琪派物理意义上的暴力拆解小马驹,黑暗血腥但高质量的内容,塑造了经典的萍卡美娜第二人格;善良的小蝶会在暗黑同人里手拿电锯、疯狂极端;《彩虹工厂》则呈现出一个优胜劣汰的残酷社会,云宝是彩虹工厂的经理……与她们在原作中固有印象相去甚远,带来不同于正剧的刺激体验。
由于黑暗同人的特性,作品诞生之初其实仅限于小范围马迷的“圈地自萌”,但此类作品不可避免地拥有极高的人气及惊人的传播力。随着时间推移,加上马迷人数的增加,优质作品被搬运、讨论,甚至成为马迷之间的流行梗。这也令相关创作备受争议,但无法否认,这些内容已经成为了《小马宝莉》同人创作的一部分。
4.
与寻常同人圈不同的是,欧美动漫IP的粉丝们时常流行打造OC,即Original Character(原创角色),往往沿用原作的世界观和美术风格,创作属于自己的全新角色。马迷们也是“OC大户”。
在作品世界观已经成形的情况下,OC的存在蕴藏着创作者对原作的理解,同时也是自我想法与期望的投射。这类OC常常具有自成一派的背景故事,有的会与官方角色展开联动,有的则脱离官方设定之外展开冒险。
粉丝们对待各自OC的心态也不尽相同,有的将其视为“自家孩子”,有的则将OC视为“自己在小马国的形象”。但无论怎么变化,不变的是打造OC的起点——对《小马宝莉》的热爱。
《小马宝莉》IP之外,OC概念还流行于绘圈、设圈等同人群体之间,发展至今,爱好者已经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交易规则。因为原创角色的创作者需要一定的绘画、写作等专业能力,部分爱好者愿意花费金钱、精力,为OC打造作品及衍生品。
5.
正如官方衍生作品《小马国女孩》音乐《Friendship Through the Ages》歌词所述,“Nothing stays the same for long, but when it changes doesn't mean it's gone.(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不变,可变化并不意味着消失。)”
如今《小马宝莉》已经迎来了大电影《小马宝莉:新世代》的第五代小马驹,而在新作电影中,也存在些许向《小马宝莉:友谊的魔力》第四代主角团“致敬”的彩蛋。
过去不少“马迷”随着第四代故事的尘埃落定,或是因个人成长、内容需求变化,选择淡出小马文化圈。不过,也有很多人在长大之后,因为仍然热爱《小马宝莉》而加入到二次创作的行列。只要拥有具备吸引力的新篇、优质旧作,以及同人内容建立的“平行宇宙”,属于《小马宝莉》IP的传奇便能一直续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