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片名,取自南宋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最后一句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整首诗的意思是昨天晚上下雨刮风了,诗人早上醒来昨天喝的酒还有点上头。问家中的卷帘人,院里的海棠怎么样啦。卷帘人说海棠还跟之前一样好。诗人回答:你知道吗,你知道吗,海棠此时应是叶子多花少了。(绿肥红瘦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的意思 。)此诗完美地形容了春残的景象。
这片名如此的雅致,小资,剧未播就教我心生向往。开播后的《知否》,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随着人物的日渐丰满,剧情的多样走向,精致的画面生动地还原了那些远去的旧时光,涌出的情怀满得让人如坠入泥潭般,欲罢不能。
看剧时, 众人都在欢喜着大娘子那无穷无尽的表情包,我眼里却装着元若的情深似海。
剧中的他,面如冠玉,目如朗星,才华横溢,品性良好,出场时必穿着修身的长袍,每一件皆精致华丽无比,和谐得像长在他身上一般,无声地诉说着什么叫 “公子世无双,一见误终身”。
优秀到母亲觉得京城的姑娘没有一个配得上自己儿子的元若,眼里始终只有一个六妹妹:娇小貌美,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笑如骄阳般的明兰。他对她的感情,美好得不掺夹一丝杂质。六妹妹明兰也许出了:“小公爷(元若)他若不负我,我也不负他”的承诺。两个出身天差地别的人的爱情,在旧时的体制之下,毫无悬念的得来了一个狼狈无比的结局。
京城第一美男元若,引来了无数适婚女子的青睐,在面对强势的邕王府逼婚时,他拿着刀以死来逼迫邕王妃放他父亲,王妃不但不肯,还搭上明兰一家威胁他。最终,为了保全两家,他娶了嘉城县令,违背了和明兰的誓言。
明兰的经典台词“无论什么时候,人都不可以回头看,要向前看。”从这可看出她性子中有干脆决裂的一面。拿得起放得下,是个聪明的,不会为情所困的适境生存的人儿。自元若娶亲后,她心里的元若哥哥就逐渐淡去。接受了祖母对她婚事的安排,淡定地频频与对象见面接触。长情的元若却还在独守着心中那份坚持。四十集的剧情里,他为明兰科考中了榜,有了向盛家提亲的底气,他心中渴望已久的婚事也得到了母亲的首肯。可结果是,上门提亲的母亲被大娘子羞辱了一顿,连来时的目的都未能说出口。以为胜券在握不会再有差错的元若,在得知顾二捷足先登和明兰订亲后气吐了血,并愤怒得拂散了一桌的茶具摆件。这是怎样的打击和心痛才能让一个平日举止斯文有礼的人如此的失态?从他起身拂袖离去时,我就猜到他肯定去找他的顾二叔了,去作临死前的无畏挣扎。也是从那一刻时,我的心绞痛发作了!我知道,我中了一种叫"元若"的毒了。
我的眼前模糊起来,顾二在面对元若气恼的质问时,仍然挂着他招牌的笑容,侃侃地分析着种种,疼痛让我听不清他在说什么,但元若面上生无可恋的悲伤,我看得清清楚楚,恨不得给顾二一耳光,扇掉那轻松的,胜券在握的笑。
被顾二拒绝后的元若到盛家去求见明兰的祖母,企图从她那里打破僵局。不想被明兰的的侍女拦住了,她空洞的眼对着空气,嘴巴里快且狠地吐出一把把伤人的利刃,教人中翘楚元若,节节败退。朝思暮想的人儿啊,就在侍女身后的门里面,但他却只能站在原地,愁肠寸断,无计可施。
明兰和元若之间,明兰显得更有心机一些,毕竟她要在那样复杂艰辛的环境里生存,不得不未雨绸缪,运筹帷幄 ,用算计仇人来保已身。而元若,他从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活得坦荡阳光。这样的他,爱的是明净纯洁温顺的六妹妹,如果让他知道明兰竟做出过那些“肮脏”的事,怕是也会有一丝的犹豫吧!至于顾二,从小在继母的溺爱捧杀中长大,年少时放浪形骸,特别是在男女之事上可谓千帆过尽。在被继母算计后的他,方幡然醒悟,逐渐成为一个有能力给别人挡风遮雨的存在。在为人处世上,他的段数也比明兰高了不少,他如同一个蜘蛛精,织了一个网,教明兰无从躲藏,只能乖乖就范投入他的怀抱里。温室中的花朵元若在心机深沉的他面前,不堪一击。从适应劣境这点上来看,明兰和顾二,确实更般配些。他们才是一路人,身世相仿,吃过同样的苦,受过同样的罪,彼此更能理解对方,又在数次的患难中产生了感情。他们的后半生粘在一起后,她会为他生儿育女,管家理事,他会给她依靠呵护,余下的岁月,定会静好无忧,放肆灿烂。
只是不知道多年以后的明兰,吹着晨风,沐着夕阳回想自己一生时,还会不会想起很久以前,曾有位公子,温润如玉,皎如玉树临风前,他带着花香,盛载着深情,款款走来,一次又一次向她吐露着此情不瑜的衷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