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班里有一个人,我们都叫他智哥,不了解他的人大多会认为他是一个肌肉男。本科时候通院毕业晚会上,这丫穿着一身紧身衣上去,秀了下他的倒三角形上半身以及不知道是肱二头肌还是肱三头肌,引得无数女生尖叫。现在班里几个哥们常常一起在宿舍买点吃的买点小酒然后吹逼。有一回,智哥也来了,把酒言欢,三巡之后,大家说起感情问题来,智哥开始发挥,以性格色彩学为基本,大量事实依据为辅助,对各种问题进行了细致精准的分析,言语之间逻辑清晰,语速平稳,如同即兴演讲。事后,大家纷纷觉得,以前吃饭喝酒没叫智哥都是白吃了,为了做一个有文化的流氓,以后一定得叫上智哥。噢,对了,智哥还是我们组中特报告的报告人,他的中文和他的英文一样字正腔圆,智哥的字写得也是有款有体。
恰好那一段时间我正在思考一些关于人如何学习之类的东西,于是对智哥有那么一点好奇。前两天,宿舍一哥们的一句话揭开了我的迷惑,他说,智哥本科有段时间去上海参加了一个什么什么训练还是培训的,回来之后就有点不一样了。
这其实是印证了我的关于人应该如何学习的一点思考。我回味了下我的成长历程,回头仔细瞅了瞅当年那些非天才式的成功者的历程。最先想到的就是传奇兄弟,这是关于传奇的练字的故事。传奇高一时候字不漂亮,具体啥样忘了,但是我的字应该不敢和他的字随便比丑,谁赢谁输实在不好说。高中三年,是实在忙碌的三年,所有人都忙碌着刷题刷题。但是传奇貌似总是会有那么一点时间练字,对着字帖观摩,然后一笔一划,看着随意而认真。结果就是,三年后,我能随便拿我的字和他的字比丑了,因为我的字实在显得是太丑了,肯定能赢。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了高一时候,班主任周伟老师对我和田中语重心长说的一句话,练字不仅仅练得是字,也是一个人的心境。我以前老爱用语重心长这个词来讽刺长辈,这里不是讽刺,你明白的,我长大了,我发现,这个跟我高中三年都不太和气的老师,说的都是tm真理啊。
真理是,高中三年能坚持练字下来的人,真的是更容易成功的人。原因是,这样的人真的是目标清晰并且有强烈的改变自己的愿望。所以大学期间,大家都嚷嚷着要骑自行车从西安回家,但是只有传奇兄弟一个人干成了,是的,他独自一个人翻越秦岭,从关中骑到了江汉平原。
我大概知道了智哥当年从上海带回来了什么,大概没有什么,只是一种强烈要改变自己的一种情感。扯了这么多,你大概知道我要说什么了。
人和人之间开始出现明显的差异是在什么时候,是在大学。初中高中时期,说白了,就是一个拼智力的时期。绝大部分人走得都是一样的路,好像生下来就是为了学习一样。如同拉磨的驴,每个人都面红耳赤的不知所以的学习。有目标么?大学么?我感觉倒不是的。大家只知道要去大学,不知道去大学干什么,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选专业都是在掷骰子。要是让我现在来重新过高三,我会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学习计算机,学习编程,然后到一个看起来不那么好的学校去,比如杭电(虽然,我现在觉得杭电比西电好多了)。以上这些我是为了说明,高中期间大家都是处在一种盲目的学习的状态,按照我这里想要说的意思,就是,都处在一种盲目的去改变的状态,再说白点,就是,非主观的改变,即使大家努力起来好像挺主观的。
一旦到了大学,大家都撒欢了,什么都没人管,区分度立刻就出来了,太多人在床上和LOL里度过了四年。为啥?生命前十八年从来没有主动想着改变过自己,这个时候已经麻痹了,于是毕业时候只好骂一句“妈逼,被大学给上了”。所以我常常跟人说,哪所大学不重要,任何事情还是得看自己。意思其实是,大学没别人好,只能说明单纯拼智力的年代你不如某些人。而从大学开始之后的几乎一辈子,都是拼人的精神状态的,这个时候,可能你和北大的同学的区分度也出来了,是的,你发现你居然甩开他了,真tm不可思议啊。
我还在这里絮絮叨叨的原因就是,我没有甩开任何人。虽然我挺早就有主动改变自己的萌芽,但是几乎全部被我扼杀在摇篮里了,我是个凶手。我把我这种时常扼杀自己的正能量的技能很通俗地叫做文艺病。是的,这个国家里,几乎所有文艺但是非文艺工作者的人多少带有一点病态。你看看我的简介里写的“理想主义者,自由主义者”这两句是多么的变态。后来我逐渐意识到了问题,所以现在你看到的版本是“万恶的理想主义者,自由主义者”。
文艺者常常以感性为自豪,觉得人得感性,随性,按自己的想法来,认为这是强大和丰富的内心的表现以及自由主义者的实践。简书里有一篇文章,简直就是其中佼佼者的杰作。文章题目叫做《你本不用读书——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有感》,文章话很多,归纳一下就是,读书不需要技巧的,如果你不喜欢那本书,你就不该读它,不是你的错,是书不适合你或者书压根就不好。我之前说这是对功力主义矫旺过正,其实嘛,就是文艺病,没读过多少书,还老想着表达自己的观点。看到大家都在分析如何阅读一本书,就觉得世界不够随性了,不够感性了。看到了么,文艺病不仅麻痹人不去进取,还麻痹人去内心抵制这种进取活动。更别谈什么强烈的自我改变心理了,那完全是说笑话了。人不够理性的时候,还真是别随意就文艺起来了,除非你是一个文艺工作者。好好正视一下自己,别在自己骗自己了,你就是这样的不思进取,还拼命抵抗。别说我是文艺者中的叛徒,我现在依旧文艺。我是要成为罗永浩那样文艺且充满工匠精神的人啊。这是CS教会我的最重要的东西,没有之一。
是的,我现在正在尝试着努力改变自己,从任何一个小事开始,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比如每天起床把被子铺开然后对折一下。小白说,你每天都在变,对啊,这就是我要做的事,每天看起来都变化一点。我以前特别抵制那种成功学厚黑学什么的,现在依旧讨厌。但是我感觉到了学习这种东西的人大多希望改变自己。是的,我已经不那么不喜欢这些人了,他们看起来还挺可爱。更有意义的是,我开始相信训练的力量,培训的力量。文艺者的另外一个通病就是希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不喜欢那种看起来见效很快的东西(真是一个让人想不通的毛病呢)。例子就是,你很少看到那种特别文艺的人去上新东方,他们总是希望在看电影读原版小说中提高自己。但是其实潜移默化的效果是很低的,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间都是片段化的信息时代。
我目前的一个小小的尝试就是,训练打字。按我以前的想法是,我每天都要对着键盘的,时间长了自然就提升起来了,好吧,提升几年了,打字错误率还是挺高,效率还是很低。最近我找了一个 打字训练教程,每天练习半小时,现在刚刚训练到lesson 6,但是我的打字效率提升超过过去的三年。找好方法,能找到你那些自己常常忽视的不良习惯;集中训练,可以迅速提高能力。
“一万小时理论“指出经过一万小时,人人都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但是通过我一直萎靡的吉它技术,我想解释的是,集中并且有规律的训练五千个小时的效果,远远高于隔三岔五的“两万个小时”的学习效果。而且一开始,最好上一个训练班,没人教,极容易养成一堆后期难以纠正的坏习惯。这就是我现在为什么一点也不讨厌那些培训。我相信培训,因为我相信训练的力量。
我正在学着去主动改变自己,更加理性的去做事情,去规划事情,去养成一系列好的习惯,用worktile来规划事情,用xmind和evernote来记录,用ProcessOn来画图,在简书和blog上写文章,规划好并且去做,而不是收集信息,然后放在那里,心里想,不去做。规范化自己的学习生活轨迹和工具,变得更好。
昨天跟钱程打电话,跟他说,我现在浑身充满正能量,然后把罗永浩推荐的几本书推荐给他了。是的,我现在就是这样一个浑身充满正能量的人,一个有强烈改变自己愿望的人的表现就是,找到自己最弱的那一点,去改变它,而不是忽略它。生活吧,活成什么样,看的不是智力,说到底也不是技能,就是这样一份是不是要改变自己的态度,毕竟,你我都没有可以坐着吃而不山空的五千万。
所以,别骗自己了,去改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