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背影”这个词,我想到最多的是杨柳依依般的离别。正面相见是难以看见背影的,只有分离的目送,才会望见那令你感触的身影。
记得语文课本中朱自清对于父亲背影的精彩描述,“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也曾读完龙应台的《目送》后,触动于这段文字的细腻描写,“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惊讶于父母对于子女背影渐行渐远的无奈。
在我的脑海中也一直住着多个挥之不去的背影,我做不到在只言片语中一一描写的力透纸背,却是追随许多年心心念念的真实感触。
那是一个夏季,王老师骑车载着我回家,我的伞依然遮不住斜风细雨下的淋漓。她单薄的身影随着左右腿的用力而略有晃动,晃得我眼底模糊分不清到底是雨水还是泪水。那次之后,我不再欣喜于自己感冒发烧而博关注了。我不想再肆意妄为,也彻底明白让人放心是一种能力。
从家乡转学之前,我是并不知情的。当我只能通过电话和两个闺蜜道别时,我不知道是该庆幸自己像有预感要离开似的,在学校里深深地看过她俩的背影,还是庆幸不必亲自接受沉甸甸的相送。
从这次哭过之后,面对离别,我很少哭了,更多的是淡定。因为初次离别是一种离乡背井,一种和根生成长土地渐远的剥离。去另一个地方,我很少再蹦蹦跳跳,干脆冷静的做个知趣的大人,不深入交流就不会流露内心的过往。
初中,我在全新的地方遇见我的挚友,她跟我性格相向,我可以在她的面前随意说起很多的事情,不用收敛自己的脾性。可是,在几年前,图书馆的匆匆相见之后,她留给我一个比以前瘦的多的背影,就在我的世界消失不见。
我竟然再也遇不见她了。我试着找过她,只要是初中认识的人,见面后我都会问关于她的消息,寻到至今,只是听说她大体在哪里工作。我后悔过,她请我去她家里坐坐,当时为什么没去。“不打扰是我的温柔”,心内的位置如同那一段时光都为她留着。人和人的再次相遇也是靠缘分的,我准备好了,下次与她的相见。
过去的时光,我总会常常记起,就像在重复中复习功课一样,我用这种最原始的笨办法,一遍遍的在心上记着这些我不想抛下的影象。
其实,我很是知足了,在我脑海中多多个个的背影是我不用温习的,因为我们时常正面相对。确认一下眼神,就能揣测对方心底活动。看着菜单,会不自觉点对方爱吃的食物。
与陪伴自己的人们相处就有这种魔力,会首先学会与过去的自己握手言和,见面互相道一句,真好,你还是你!
你的背影,我的牵挂,好好的热爱生活,感谢彼此的陪伴。在漫漫人生路上,有你有我,执子之手,感受每一天惊喜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