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班的时候培训主管打电话安慰一个同事,她因为奶奶心脏病复发急忙坐动车赶回家还没来得及补假条。主管很平静地说:“如果结果真的太糟糕,你也不要太难过,因为人老了,毕竟生老病死是常态,总是要有这一遭的。”当时听了觉得没什么,下班坐车听歌的时候再想起这句话,就感动得想哭。
道理谁都懂得,这里边却掺杂了类似禀赋效应的原理,人们害怕的是将要损失掉的东西,是失去然后重新调整,出发与面对新的现实。将人与人的联系和情感作为参照点,这个说法是成立的,因为无法割舍,若将人的生命与归宿看成参照物,在仔细权衡终点与起点后,将损失厌恶原理抛开,没有人的情感羁绊成分,生命里它是有自己的理由的。
为什么一个人还活在你面前时你感觉不到将要失去的危险意识,而在离开那一刻你却比活着的以往都要伤心难过。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感性到幻想着如果哪个亲人过世了,我还有没有力气哭着坐动车回家见上最后一面,非常害怕。这里有一个事实:人们无法把握常态,即生命的消逝是毫无准备的。任何一场经过都是彩排。
我想着那同事一定会非常难过,听了主管说的这句话后。想起上学的时候,我问外教在20岁的时候我们年轻人最该学会什么技能,他第一个回答不是技能,而是多交些年纪比我们大的朋友,如果你有什么事情看不开,和过来人沟通一下是很好的方法。当时她打电话哭我就坐在后面,却连递纸巾给她都没做到,也没问她发生了什么事,主管就二话不说,便送上纸巾。这是教养,也是一个上了年龄的人所能给予晚辈最直接简单的包容,没有同龄人面对苦难的手足无措,也没有虚情假意的安慰(因为无法做到感同身受)。若是有一个这样的“好朋友”真是很好的事情,像《天堂电影院》里的多多和老人一样。
无论同事的这场离别风险过不过去,我想我们都在自己的位置上都曾伸着脖子探了非常遥远的未来的路程。人生哪止死亡这个事儿?死亡已是终点,在情感上看来,人在这时是非常脆弱的,但接受了并当其是最好的磨练这就是种反脆弱。什么时候才能够坐下来,静静地思考自己的人生,摆脱掉这些文明病给人带来的过度反应。
今天在博客里看到很有感触的一篇文摘,现摘至如下:
“我很久以前说过:世间比“得不到”和“已失去”更珍贵的东西是“将失去”。这竟然和禀赋效应不谋而合。从哲学的意义上说,没有没有任何两个时刻是相同的,比如“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所以任何时刻都是独一无二一去不复返的,推论就是任何时候任何东西都是将失去,都应该珍惜,最珍贵的是现在!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这好像是废话,说了等于没说,很多人也不同意,因为意识不到将失去。但逆否命题也许有些意义:得不到的和已失去的东西不值得珍惜,应该放下。
佛家讲出离心,讲放下,就是能随时坦然面对死亡,随时能舍弃自己熟悉的东西。这并不是很多人想的消极遁世,相反,这是一种很积极的入世的态度。
如果你犹豫要不要扔掉无用的东西,那就扔掉它; 如果你犹豫要不要接受一份新工作,那就接受它; 如果你犹豫要不要离开家出去走走,那就实现它; 如果你犹豫要不要卖掉变坏的股票,那就卖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