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婴儿期(0-2岁)
一、成人与教育
一个生来无法得到教育的人很可能会变成一个怪物。偏见、权威、需要、权力以及一切使我们深陷其中的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他提供任何助益。他的天性就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中间的幼苗,被过往的行人肆意践踏。植物的生长需要栽培,而人的成长则依赖教育。
教育分三种:1.自然的教育(身体与能力的内在发展。)、2.人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3.事物的教育(我们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经验。)。
卢梭提倡人的教育应该配合自然的教育。
二、自然的教育。
1.婴儿期不要束缚他的身体
2.母亲应当亲自哺乳和教养孩子。
当家庭沦为一个让人沮丧的地方,是我们就只能从其他的地方来获得快乐了。家庭生活的吸引力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好的解药。
3.不要过度关爱孩子(溺爱)
是只远离各种各样的痛苦体验。但他并未意识到,由于他想让孩子少受一些微不足道的折磨。孩子的未来将因此埋下各种各样的灾祸与危机。经验告诉我们,娇生惯养的孩子更有可能遭遇不幸。
4.不要用过度频繁的惩罚。给他的心灵植入负面情绪。
5.真正的保姆是母亲真正的教师则是父亲。
一个通情达理的父亲的培养。比有世界上最聪明的教师培养可能会让孩子受益更多。作为一个父亲,他有三项职责。他有为人类生育人的义务。他有为社会培养社会人的义务,他有为国家培育公民的义务。
6.让家庭温暖
过早地把孩子送往寄宿学校,孩子将吧自己对家庭的爱恋带到其他地方。他将养成不爱任何人的习惯。
三、爱弥儿和他的导师
老师的作用:老师只是在大自然的指导下进行研究,避免大自然的安排被违逆。他照料着孩子,观察着他,跟随着他,守候他的智慧闪现出第一道微光。
四、教育的开始
1、在他学会表达和理解之前就对他进行教育(所以我国私塾教育提倡早早背书是有道理的。)
2、教他不害怕蛇一类事物的方法就是在他没有畏惧之前平和地认真的观察和研究
3、在生命的初始阶段,孩子关注的只是那些对他的感官会产生影响的事物。他通过摸一摸啃一啃的方法来了解事物的冷热、软硬和轻重、大小、形状以及能感觉出来的种种性质。通过这些行动,来了解我与非我的概念。
4、孩子会用语气眼神表情哭泣甚至手势表达自己,这是所有人类共通的语言,孩子哭泣的时候,是有需要,要找出原因,而不是哄。
5、当他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玩具时,就不要代劳,这是不溺爱的开端。
五、生命的表达
1、孩子的搞破坏,是因为他感觉他的生命足以使周围的一切都活跃起来。无论是创造还是破坏,对他而言都是一样的。他所寻求的就是改变,而所有的改变都是一种活动。
2、四个原则:
第一必须让她们使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力量,比如会走路的时候就尽量让他们自己走路。
第二对于他们身体的需求,满足他们以弥补他们的不足;
第三不能依从他们胡乱的想法和不合理的要求。
第四仔细研究他们的语言和动作,辨别哪些哪些欲望是自然赋予的,哪些是反常的。
总之,多给他们自由,少让他拥有权利,多让她们自己做,少替他们做。
六、语言的获得
1、不要对他喋喋不休说废话他不理解的话,要反复说简单的事物名称。
2、当他说不清楚自己的意图时,不要急着替他翻译,要让他自己努力去学习。
二
儿童期(2-15岁)
一、开启新阶段
不要怕他受伤,受伤也是一种体验和锻炼,过度保护反而会害了他。忍受痛苦,是他人生中最先遇到的也最有价值的一堂课。
二、童年的幸福
1.不要借口为他好,而过度照料。
2.不要因为追求未来而忽视当下。
3.让他快乐和娇养他不一样。
4.痛苦源于我们的欲望和能力的不相称。要实现真正的幸福,就应缩小我们的能力和欲望之间的差距。
5.凡是其力量超过需要的,他会很强大;凡是其需要超过力量的,他总是弱小的。
6.精神的痛苦完全是有思想的偏见造成的。
7.人类的习俗中到处都充斥着荒唐和矛盾。
8.远虑驱使我们不停的追求未来,向往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到达的地方。往往就是导致种种痛苦的真正根源。
9.人如果安于自己的生活,就不会再感到苦恼了。
10.最有价值的财富是自由,而不是权力。
11.社会能够让人变得虚弱无力。在于它是一个人的需要远远超出了它的力量。
12.明智的人往往可以固守自己的位置。但孩子不能。
13.如果一个人的欲望超过了他的力量,即使这个人做的事情就是自己喜欢的,他也不会感到幸福。
14.这个世界存在两种依赖。一种是对物的依赖,这是自然的结果;另一种是对人的依赖,这是社会的结果。要努力使孩子只依赖物。
15.大自然有促进孩子身体成长的独有方式,我们绝不能违背它。
16.当一个孩子哭着要这要那的时候,都应当直接对他予以拒绝。
17.对孩子过分严格和过分放任,这两种情况都应当加以避免。
18.为了感受巨大的幸福,就需要经历微小的痛苦,这是人的天性。
19.对痛苦一无所知的人,就不能理解人性的温情,和同情带来的温暖。
20.如果一个孩子能够得到他想要的一切,那就意味着他会以为自己是万物的主宰,把所有的人都看做他的奴隶。
21.他们的欲望总是轻易地得到满足,于是变得越来越大。而进入社会之后,他们会四处碰壁。会发现他们原以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的世界尽是他们难以应付。于是他们就变得十分懦弱和畏缩。
21.要按自然发展的需要给予孩子应有的自由和权力,不要粗暴地束缚。
三、需要的法则
1.不要用理性去教育孩子(即讲大道理),当你试图说服你的学生相信他们有服从的义务时,你就已经掺杂了暴力和威胁,或者更糟糕的还掺杂了阿谀和诱惑。
2.按照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
3.一旦拒绝,你就不能随意地改变决定。
4.不要口头教训你的学生,应该让他们从经验中得到教训。不要对他们施加任何惩罚,因为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
5.人类唯一的欲念就是自爱,他的这种欲念变好或者变坏,完全取决于我们怎么运用它
四、消极性教育
1.孩子的种种机能还没开始发展之前,不应该对他们都心灵进行教化。
2.凡事都要恰到好处,不要强迫他赞成他不喜欢的事情。
3.因材施教。
4.不要拔苗助长。
5.请记住,在你试图培养一个人以前,你自己首先就要是一个人——一个值得孩子效仿的榜样。
6.老师本人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淳朴敏感谨言慎行。
7.财产观的形成:让他通过自己的力量获得一件东西。若果他损坏一件东西,让他承担后果。
8.孩子撒谎完全是由教师造成的。
9.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心灵的习惯而非行为的习惯。
10.德育上,只有一条既适合孩子,又对各个年龄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那就是:绝不伤害任何人。
11.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们做出或好或坏的判断。
12.儿童期就是理性的睡眠期。
13.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之前,儿童能够接受的只是形象,而不是观念。二者的区别是: 形象是被感知物体的纯粹图形,而观念则是对特定事物的看法,受制于事物之间的关系。
14.孩子没有判断力,所以没有真正的记忆。他们只会记得声音、形状和感觉,而不是观念。他们所有的知识都仅仅停留在感知的层面。
语言
无论怎么说,我都不会相信孩子在12岁或者15岁以前,便能够真正学会两种语言。
地理
任何一种学习,如果用来表征事物的符号与表现的事物的观念相脱离,那就是毫无意义的。
历史
让孩子学习历史,其实是个更可笑的错误,孩子不理解决定历史事实的诸种关系。
语言
学生会受虚伪的故事的诱惑而抛弃真理。
读书识字
读书是童年时期遇到的灾难,应该让他在自然或者生活中学习。
身体的训练
如果想培养学生的智力,就应当先培养他的智力所支配的体力。让他在大自然的指引下持续锻炼。
感觉的训练
要在他的感官可以自行接触到物体时进行训练,感性的理解是形成理智的基础。四肢、感觉、和各种身体器官,是我们智慧的工具。
触觉
触觉教给我们的最多,要让他多用自己的触觉。比如黑暗中不点灯。
视觉
对于视觉的训练,不是减弱,而是加强,经常用另外一个感觉去验证这个感觉,以增强它的灵敏
听觉
将主动器官和被动器官关联起来,以锻炼听觉。说话时声调匀称而清楚,咬清音节,吐字准确,懂得按照重音和韵律发音,音量足够。唱歌声调平缓准确,柔和响亮。
味觉
贪食心比虚荣心要好,前者是一种自然的欲望,后者是一种习俗的产物。贪食是孩童时期的欲望,当他长大,遇到其他欲望,它就会消失。
嗅觉
气味就其本身来说,给人的感觉很轻微。它影响的是人的想象力,而非感觉。它主要通过引起人的期望而产生作用。
第六感
源自于其他五中感觉的良好配合使用。
七、孩子的成熟
自信欢愉开朗大方,不屈从,不照搬,不遵循规则,在他眼里,人人平等。
三
少年期(12-15岁)
一、当力量超过需要
1.现在正是劳作、教育和学习的时期
2.要对教育的时机和内容进行选择,他不理解的不学
3.无知并没有什么坏处 ,自负才是致命的。人之所以误入歧途,不是因为他无知,而是因为他过于自负。
4.好奇心就是求知欲。
二、自然科学的学习
1.在最初的理性活动中(比如学习),要一直以感觉为向导。
2.不要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华章词藻,吟诵诗句,因为他还不解风情和趣味。
3.要满足于仅在适当的时候让他看一些事物,让他自己去发现答案。
4.为了培养他专注的习惯,为了使他对来自经验的真理铭记于心,就必须让他花几天的心思去求索真理。
5.我们要由一个可以感觉的观念缓慢地进展到另一个可以感觉的观念。
6.科学研究既要用到综合法,也可用到分析法。
7.我们教育方法的精髓不在于教给他很多东西,而在于让他形成正确明晰的观念。
8.良好教育的第一步,培养他对学问的兴趣。
9.要在研究中学习,在做中学习。
三、孩子的理解范围
1.要提早学习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情感。一个人只有处于特定的情景中才能清楚地觉察哪些东西是适合他的。
2.长篇大论的解释,年轻人根本不会用心去听这种解释。而且他们也记不住,用实际的事物去启发他们。
3.我们得找一个更平常的答案。高深的学问,对他没有什么用处。
4.危险不在于他不懂而是他自以为已经懂了。
四、认识自然的状态
要在自然中认识自然
五、学习一门手艺
1.你的主要目标是不要让你的学生接触到社会关系的所有概念,因为这是他无法理解的。不要去讲他的道德意蕴。
2.他从一小时工作中学到的东西要比听你讲一整天学到的东西多的多。
3.一般人被各种记忆的评价是与他们的真正用途成反比的。
4.一个公民,无论富裕或者贫穷,强壮或者柔弱,只要他不干活儿,就无异于强盗。
5.请记住我要求的不是才能,而是一种职业。一种真正的职业,一门纯粹机械的手艺。这门手艺更多的要求动手,而不是动脑。这门手艺,所以不能使你发财致富。待有了它,你就可以不需要财富。
6.教育最大的秘诀就是是身体的锻炼和思想的训练并行不悖。
六、爱弥尔已经15岁
1.大自然从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始终是我们自己。
2.学习正确的判断的最好方法是这样的:尽量简化我们的经验,而且能够使我们既不依赖经验,也不堕入错误之中。但我们还应该学会使每一种感官不需要另一种感官的帮助就可自行验证它所获得的经验。
3.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自己发现这里。
4.他虽然不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但至少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四
青年期(15-20岁)
一、青春的发育
1.我们每个人都诞生过两次: 一次是为了存在,另一次是为了生活。一次是生而为人,另一次是生而为男人和女人。
2.人的第二次诞生,到了这个时候,人才真正进入生活。我们所施行的教育恰恰在这个时候才开始。
二、欲念的滋长
1.我们的欲念是维持生存的主要手段。
2.我们的种种欲念的源头,所有一切欲念的根源,唯一天生且终生不离的欲念,是自爱。
3.小孩子的第一个情感是自爱。而从第一个情感产生出来的第二个情感,就是爱那些与他亲近的人。
3.这时他与外物关系的意识,被唤醒了,产生了责任感和偏好。
4.温和,真挚的性情产生于自爱。而怨恨和易怒的性情,则产生于虚荣。
5.自然的教育来得晚而缓慢,而人的教育则进行的过早。前者是让感官唤起想象。后者是让想象唤起感官。所以说不能拔苗助长。
6.关于两性教育,不能给他们产生好奇的机会;如果他问了简洁明了平和地告诉她;在好奇心造成危害之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三、情感的发展
1.经过细心培养的青年人具有的第一种情感。不是爱情,而是友谊。
2.人之所以合群,是由于他的柔弱。人之所以心向仁爱,是由与人类有着共同的苦难。每一种依赖都是力量不足的表现。
3.关于同情的原理:原理一对比我们幸福的人感同身受,并不是我们的天性。我们的本性是要对那些比我们更需要同情的人感同身受;原理二在他人的痛苦中我们只同情那些我们知道自己可能也会遭遇的。原理三,我们对他人痛苦的同情程度不取决于痛苦的数量,而取决于我们给予受苦之人的情感有多少。
4.青春期临近我们只能让年轻人看到一些可以克制。他们与念的情景以便是他们日益成长的想象力。从那些刺激欲念的事情上移开。
5.习惯使我们对一切都变得麻木。对于死亡也如是
6.只要他无所爱,就只从属于他自己和他自身的需要。一旦他有所爱,他就要从属于他的所爱。
四、历史的学习
1.道德的教育可以通过学习历史的方法,要多用别人的经验,而非
是青年人自己的经验来教导他。
2.历史所记述的那些事情并不是对真实发生的事情的准确描述。
3.对一个青年来说,最糟糕的是给出自己判断的历史学家。事实,一定要给出事实,让他自己去判断,去学会了解人类。
4.为了研究人性多阅读个人的生活传记。
5.人的面貌不会再笼统的特征中显示出来人的性格,也不会在重大的事件中展现出来,而恰恰在这些琐事中,人的本性才会暴露无遗。
五、虚荣心的根治以及同情心的培养
1.一个人只要不是疯子,则除了虚荣心,他的一切网恋皆可治愈。
2.在虚荣心初露端倪的时候,我们至少可以防止它进一步发展。
3.治疗虚荣心不要浪费口舌讲大大道理。而要让他去经历一些事情,以便向他证明他并不比其他人更聪明。
4.可以通过寓言的方法使他们审视自己。
六、信仰的培植
1.在他不理解教育的时候,不要给他讲宗教。有一些教义不仅难以理解,而且难以相信。那么就需要等到人类的心灵有能力理解他们的时候,才教他。
2.我们的教育工作要与自然的进程相协调。
七、青春的绽放
1.从此之后,他不再是你的小学生了。他是你的朋友,是一个成人。从今以后,你必须这样对待他。
2.不要干涉他日益滋长的欲念。而要用他自己的理智来约束他。
3.再教导一个成人事,你要把教导孩子的方法完全颠倒过来,你要毫不犹豫的把迄今为止对他隐瞒的危险的神秘事情告诉他。
4.通过别的活动来遏制他被点燃的激情,最好的活动是打猎
5.教育不能过多的依赖冷冰冰的理性。冷冰冰的理性只能决定我们的想法,而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
八、进入到社会
1.爱弥尔这个时候应该进入社会,学习社会习惯。人生中有一段年龄适合学习社会习惯。那些澡澡洗衣得这些习惯的人会不加选择不加反思的终生遵守这种习惯。但他们始终不知道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哎哎,妹儿不一样他现在学习记协得了这种习惯,又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么他就会更审慎地尊重它们,会做的更恰当得体。
2.从前在读历史的时候,通过人的欲念来研究人。现在进入了社会就要通过道德风尚来研究人。他要对人类审美的原理做一份哲学思考。
3.在审美方面做出纯粹的判断是困难的审美层面,没有真正的争论可言。
4.在说话艺术上有一种直抵人心的朴实风格。这种朴实的风格,只有在古人的作品中才能找到。
5.古人生得更早,更接近自然。他们的天分也更优异。人类在理性上并没有取得真正的进步。
6.再叫他感受和热爱各种各样的美食,我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它的情感和品味专注于此,是要防止它的自然的爱好被败坏。
五
婚姻
一、青年期的尾声
1.一个成人独自生活,并不是一件好事。
2.洛克说: 说我们的年轻绅士将成婚之日。便是我们将他交给其爱人之时。
二、女子的教育
1.一个是强大而积极主动的。具有强大有意志和力量,一个是柔弱而消极被动的,只需要有一点点抵抗的能力就行了。
2.女人的心眼和他们的体质完全是一致的。他们不仅不以柔弱为羞,反而以此为荣。这样是为了更好的进行防卫,她们要事先给自己找个借口,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取得弱者的权利。
3.男人和女人是为彼此而生。但是他们对彼此的依赖程度并不相同。
4.孩子的健康主要依赖母亲的健康。男孩儿的早期教育也要依赖母亲。他的德行,欲念,爱好她的快乐,来的幸福,都取决于母亲的付出。所以女人所受到的教育应该与此有关系。
5.小女孩儿的早期教育非常有价值。早期教育有先锻炼身体,然后精神培养。
6.女孩子的智力要比男孩子的智力成熟的早。
7.一个人的品味的养成部分源自勤奋,部分源自禀赋。
8.女人的理性是偏与实践的。男人要教导女人应该看什么?而女人,则要教导男人应该做什么,二者彼此依赖
9.教育孩子要树立榜样,要以身作则。
三、苏菲的形象
1.身体强健,如此才能有魅力,才能优雅地干任何事情。
2.应当有不为任何事物所挫败的热情和爱。她是孩子们和父亲之间的纽带,为了使家庭甜蜜,她要做出许多爱的安排。
3.对男人依赖。她们要因为自身的需要而依赖男人,要想实现生活的目的,就要获得男人的帮助。
4.注重声誉。不仅要长得美丽,而且必须讨人喜欢;不仅要生的聪明,还要别人能看出她聪明;看重自己的名声,甚至甚于自己的生命。
5.要快乐而活泼,这样才能得到男人的怜爱。要善于打扮,会取悦于人。
6.只研究对她们有用的事情,比如裁缝,家务,算数,插花等,也不必深入,够她们日常用就OK了。
7.要服从管束和顺从。服从父亲和丈夫,要习惯于正玩得高兴的时候,可以马上停下来,并毫无怨言地去做另外一件事。
8.要会驾驭男人,但又不干涉男人,还要无条件服从他,帮助他。
9.信仰宗教,但不迷恋宗教,相信自己的丈夫,拜丈夫为师,他说什么都是对的。
10.开朗坦率,即使你当面斥责她,她也可以耐心忍受,伤害了她,她也不生气,只是自己偷偷哭一场,叫她的时候还能擦干眼泪笑着跑到他们跟前。
……
四、爱弥尔和苏菲
1.苏菲在出身和各种长处方面和埃米尔差不多。而且财产方面则比他稍逊一筹。
2.要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首先要能够克制他的感情。
3.苏菲不满18岁,爱弥尔刚刚22岁,还不适合结婚。
4.爱弥尔要做许多事情,要学会忍受离别的痛苦,要学会获得忠贞的报偿。这样,他才能担当起婚姻的责任。
五、爱弥尔的游历
1.要解决一个困难的问题,有时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表达这个问题的方式(即提问的技巧很重要)。
2.游历要有明确的目的
3.在结婚之前,爱弥尔必须了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如何度过他的一生。如何保障为他的家庭和他自己提供生活所需。
六、爱弥儿和苏菲的结合
1.男人不会像女人那样始终如一。总是比女人更易于对爱的甜蜜,失去兴趣。
2.保持爱情的方法是像情人一样过日子;做自己的主人;不要在婚姻中丧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