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砚
3月15号注册成为简书用户后,我也曾有过那么几天的疯狂与激进,为着能够做到日更,搜索枯肠不辞辛劳常熬到夜半,一旦折腾出一篇较为满意的文章常乐上半天。
在这期间我也陆续看了简书上的一些文章,当我看到了简书签约作者“韩大爷的杂货铺“的部分文章之后,佩服之余,脑海里跳出了几个字:文如其人,这是值得尊敬的写作者。
最近我也加入了几个写作学习交流群,看到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不停的码字、不停的更文、不停的自荐,从学习层面而言这固然是好事,但我也看到很多笔友为着文章的阅读量花尽心思巧取题目,为着更快的变成简书的签约作者特意去模仿大咖们的文章,从文章的构思、文章的布局、思维方式甚至思想内容都一一模仿抄袭,想起“我笔写我心“,不免悲凉。写文章都可以这样,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该功利成什么样子?看着是日码千字万字,谁又敢说这不是文学的堕落?
这之后对于写作这件事我突然变得很谨慎,也有了自己的很多思考,越来越觉得,虽然互联网给了我们太多写作的便利和机会,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写作,我们也不能随便写作。
因为当文字在笔端落定,但凡在互联网上对外公开的,严格来说这个文字已经不是你私人的文字而是属于公众的,根据你的影响力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读者来阅读。那些表达着你的思想、阐述着你的观点的文字,很可能就这样在无意间影响了一个人的某些决定、决策、思想甚至一生的命运,你的知名度越大、读者越多,所影响的人也就越多。所以,不得不慎,这是其一。
再者,我们写作,哪怕目前我们是多么默默无闻,其实也是在做文学创作。我常思量文学是什么?是华丽的词藻?是文笔的优美?貌似都不是,文学表达的应该是真知,是恒远的智慧,她应该指导着人更好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思考,更好的去感受生活的美,她应指导着人更有质量的活出人的模样。
所以,我觉得每个写作者都应该为自己传播的信息负起责任,每每下笔不妨先拷问一下自己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是否具备了写作者应该具备的良好的素质和美好的心灵?我深深信奉作家霍达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历来不相信怀着一颗卑劣的心的人能写出真善美的好文字”文如其人,写作者要带给别人一些什么,我们自己必须先要拥有着什么,因为我们永远也给不出我们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
这些日子也看到有很多人在谈论写作技巧、谈论怎样更快更好的找到捷径写好文章提升阅读量。那几天,我拿起了星云大师的书,拿起了林青玄的书,拿起了泰戈尔的书,是的,此刻浮躁的我,我能写出什么?
第二个问题:我的文章对人有用吗?我的文章能带给人一些启发一些思考吗?它能帮助到别人提高他自己吗?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每个人都很忙,在时间的利用上其实大家都有更好的选择,写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给到读者,这是对自己作品的尊重,也是对读者的尊重,不要辜负自己的才华,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
第三个问题:我所写的文字是否带有负面的信息?但愿我搅起的不是浑水,而是给人间注入了一股清流。
想起前段时间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网络写手,一个拥有500万粉丝的公众号大V,一个号称永远都能掐中粉丝G点,每篇文章都是100w+阅读量的超级写手,可是仔细去看看她的文章,标题爆粗口是惯用的伎俩,内容也大都是今天渣男、明天出轨、后天吵架等两性的负面现象,不知有多少人的思想因此而深受其害,顿感无言,这终究还是侮辱了大众的智商。愿流行就像一阵风,最终什么也不要留下。
这个事情使我想到了我的第四个问题,我们写作之前不妨扪心自问: 我所写的文章是我真心所思所想还是只因为它有市场?
叔本华曾在他的《论作者》一文中写道:有两种作者存在:一种是因为有感而发,别一种则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前者写作是因为觉得自己有一些值得分享的思想或经验,后者的思考只是为了写作的需要,除非一个人纯粹因为有东西要写才动笔,否则他的作品将不值一读。个人觉得叔本华的论点略有偏颇,但联想到我们的写作实际,真诚的文字和有感而发的文字,而不是迎合着读者或市场而作的文字,也许一开始会沉寂很久,但却最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也最值得一读再读。
要相信时间会检验真正的智慧,时间会让疯狂的愚昧让风轻轻地刮过。
以上几点是我目前所能想到的为什么我们不能随便写作的思考,以后有了新的内容再来补充,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愿大家笔耕不辍,也愿各位心存敬畏。
PS:墙标《加尔各答儿童之家》——赠每一位读者
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
不管怎样,总是要爱他们;
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
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
如果你成功之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
不管怎样,总是要成功;
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会被遗忘,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