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台词犀利,一语中的,从开始到结尾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节奏紧凑,配乐更是能够让人在这种虽说是幽默的氛围里,却笑不出声,黑色的幽默把人性的丑恶展现的淋漓尽致,当自身利益受到一点点侵害时,就可以亡身边人而自己存。
影片刚开始我以为的校长是忠厚老实的,一心是为了成就孩子们的学习之梦,而渐渐地发现,原来他只是把自己的农村教育实验梦想依附在其他人身上,为了所谓的梦想,不惜谎报教师吃空饷,拿张一曼的身体做交易,不惜贬低自己的儿子,不惜牺牲自己的女儿。在谎言还没到不可弥补的时候,不知适可而止,而是将这个谎越说越大,当纸包不住火的时候,整个学校已经面目全非。
周铁男性格耿直,脾气火爆,我以为他会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保持这种刚直不阿,然而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却一下就成了双膝跪地求饶的软柿子。看到一蔓在房间里差点被强奸,周铁男没有任何想要就她的迹象,一贯的火爆性格也消失的无影无踪,那个曾经处处护着一蔓的铁男也被自己的懦弱吞噬,有的只是苟活着的肉体。
裴魁山性格大变,只是因为自己的自尊受到了严重的践踏,他迷恋张一曼的美貌和身体,也说他知道张一曼骨子深处其实是一个单纯善良的人,他以为只要睡了张一曼,这个女人就可以属于他,而当他看到铁匠和张一曼发生关系后,他可怜的自尊心被无视后,整个人就爆发了,他曾经对张一曼说的表白就像梦中话一样,一觉醒来就随风飘散掉了。
要说真正的知识分子,在我看来整部影片里只有孙佳才称得上。她单纯,把驴当成家人一样爱护;她善良,可以毫无保留的给铁匠教学;她有一个去美国的梦想,只是生不逢时;在这个大家都说谎的环境里,她想要说出真相,却身单力薄、无人支持,却为了圆谎而要与铁匠成婚,她愤怒、怨恨,却对身边的这些渐渐原形毕露的人已经失去了所有的信心,最终远行革命圣地延安,投奔自己的哥哥,应该在那里,孙佳才会活出真正的自己。
世间最可怕的不是坏人,而是有知识的坏人,在这里我简单粗暴的将铜匠归于坏人的行列,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其他更确切的词语。铁匠机缘巧合只是来学校修铃,却被生搬硬套冒充驴得水,而且和张一曼为了学校的利益发生了关系。这之后的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不管是他老婆说的整天捧几本破玩意书看,还是花样玩法,无论是他对老婆的反抗,还是对张一曼的报复。从一方面来说在他拥有了更多知识之后知道了自己说过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而奋起反抗自己的老婆,另一方面当他得知被利用、被欺骗后,心里的愤怒和仇恨充斥着身体,以至于把让他最迷恋的张一曼的头发剪去,响亮的耳光在张一曼的脸上像绽开了花一样。
张一曼永远是一身得体的旗袍,婀娜的身姿,婉转的嗓音,这个曾经混世于红尘的女人即使到了农村,依然有着独特的魅力。
张一曼是向往自由的,性在她眼里只是一个让人欢愉的事情而已,但是她骨子里有种出身卑微、事不如人的自卑感,她“睡服”铁匠、为老师们做校服等等她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在报恩,报校长的救世之恩。
在被剪掉卷发之后她疯了,像个孩子一样,奔跑在天空下,蹦着跳着,采摘野花,这样自由自在的张一曼好像才是灵魂深处的张一曼。
她的桌子上摆满了胭脂水粉,她爱美,即使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旗袍、高跟鞋从来不离身,梳理整齐的卷发从来没有乱过,即使疯掉了,一袭红头巾依然挡不住她浑身散发的对美的诠释。
在最后一声枪响后,她终结了自己的生命,在这个没有尊严的环境里,她不会再为了别人的利益出卖自己的身体,不会再为了别人的谎言削除自己身体重要的部分。表面上的她放荡不羁,骨子里的她真实她自然,只是在这部电影里,她成了虚伪丑恶人性最大的牺牲品。
当一部电影里没有熟悉的明星时,我关注最多的就是电影本身,它的台词,它的情节,它里面每一个人物的行为、情感和变化,回归电影的初心,也最能体会电影带来的感触。
看完影片我第一个联想到了《hello树先生》,同样的黑色幽默与社会讽刺,不同的是树永远是沉默着的,像是旷野里被人遗忘的一颗树而已,普通而又卑微。而《驴得水》里的铁终将会乒乓作响,刚开始的铁匠就像是一块生锈的铁,在被孙佳刷去表面的铁锈后,逐渐有了亮色、有了清脆的响声,只是这铁没有用在正途上,没有铸造成有用的东西,即使光亮,最后也只是一片只能发出噪音、会割伤别人的破铜烂铁而已。
人性的虚伪、阴暗,在利益面前的不择手段,在这部影片里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却让人无法笑出声。电影里的插曲《我要你》,张一曼在阳光中,坐在凳子上,剥着蒜,唱着歌,婉转优美,歌声里的她想着她的情郎,时代的束缚只能让她在自己臆造的理想中深情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