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活出更好的生命状态”?这是著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蔺桂瑞教授在本次研修班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相信很多参加学习的老师与我一样,将“人际沟通能力”理解为怎样提高表达能力,或怎样说话才能更好的推动事情发展等等,通过两天半的学习,我对“沟通”这件事情有了重新的认识,沟通过程中的重点不是沟通的对象,而是自己。蔺老师提到,想要人际和谐首先要自我和谐,自我和谐的前提便是让自己保持平和、积极、稳定的生命状态,学会“遇见自已”。
蔺老师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人接受,在明确主题后用与学员沟通的方式渗透知识,生动且深刻。在大家都彼此陌生的情境下,蔺老师用两个小活动消除了学员之间的尴尬,第一个活动是结合自身观察环境,目的是适应环境使人放松,第二个活动是微笑着与身边的人用肢体语言打招呼,目的是让大家消除防备相互熟知。简单的小活动却给我带来了一些思考,为什么有些老师只是在所谓安全的空间内来踱步?到底是什么阻隔了我们的沟通能力?所谓“安全感”,应该是通过主动交流后自己给自己带来的,阻隔交流的是过去的观念,我们应该活在当下,用行动解决此时此刻的问题,不应该让过去的恐惧耗费现在的能量。在学员们分享的过程中,蔺老师将问题引导了人际沟通方面,在日常的沟通过程中,语言表达只占沟通过程的7%,所以当语言和非语言发生冲突时,要相信下意识的非语言,非语言传达的信息更真诚,我们要善于察觉,也要察觉自己。
在与六个人分别分享三件开心事的活动中,我的内心深处也产生了一些小小的改变。之前认为生活中的小快乐是鸡汤般的存在,没什么可说时才会想起生活中的点滴,殊不知这些才是生活最本真的样子,是增加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有些快乐的确尔尔,但分享后效果就得以增倍。通过这个分享活动,我们重新看待了生活中开心的事情,表达后的我是发自内心的开心,这样的情绪也会感染到聆听的人,这是一个自我调整的有效方式,是一种良性循环。
第一天学习的下午,蔺老师通过二人双手相对并分为主动与被动两组自由运动的活动,让我们意识到互相信任的重要性,不信任的结果就是对事情过于操心,过于焦虑,从而不利于事情的发展。想要与人互相信任,必须要与人和谐,但和谐的前提是“遇见自己”。蔺老师从“我是谁”的命题出发,带领大家进入了此次研修班学习的主题—“萨提亚冰山理论”。
我们平时看到的那些行为互动,只是水平面上的冰山一角,大部分心理都隐藏在水面以下,想要了解一个人真正的想法,必须透过层层主观的,普世的需求才能获得。我认为冰山理论是将直观的行为与内心深处的本质间搭建了一座桥梁,最底层的自我:生命力,是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充满能量的,期待与生命力保持一致,才能推动成长,成长过程是填充知识刷新认识的过程,冰山理论的最终目的则是在有知之后,能重新回到生命力本身的自由状态。儿时我们总是依赖于父母的期待,认为完成他们的期待我才能获得自由,长大后我们终可以摆脱父母的期待,但有些人却习惯地用期待捆绑住自己,从而得不到内心真正渴望的自由,就会产生抑郁等心理。生命力是最本真的自己,平和的遇见自己,认清“我是谁”,才能完好的滋养行为,建立正确的观点,避免观点绝对化、以偏概全、糟糕化的误区。冰山是活的,如观点或别的环节出现问题,可通过简单了解后引向别的环节,与中医体系中“头疼按脚”的道理是一样的。
在第二天学习的心得分享中,大家聊到了“情绪”的问题,这的确深深的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学生沟通,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的情绪不但不能忽视,还需要引导他们接纳情绪,不拘泥于一种情绪。就如同一个孩子,过早的进行道德教育,就容易压制他的情绪,得不到释放就不容易接纳,从而在他们的心里为抑郁埋下了种子。蔺老师通过用肢体表达生气的活动让大家明白了“生气”这种情绪是无法刻意摆脱的,也是压制不住的,越挣扎越耗费能量。但当自己转过身来面对生气时,一切都平静了,这种面对与接纳可以让“生气”这种情绪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它可以改变冰山中的“观点”部分,也重塑了“期待”部分。情绪是一个信使,我们要学会尽早地察觉情绪,及时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就先停下来面对情绪,问一问自己,这个情绪的期待是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应对自己、他人、情景这三个部分,三者和谐为一致性沟通,但在压力下人们的沟通是不和谐的,从而产生四种求生姿态:讨好式、指责式、超理智式、打岔式。讨好式即是在意他人,压抑自己;指责式即是在意自己,忽略别人;超理智即是逻辑分析,爱讲道理,忽略个人感受与情景;打岔式即是脱离情境,不直视问题。蔺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四种压力下的应对方式,让所有学员按照自己的心理偏向选择四种方式的其中之一,扎堆并画出那种方式下的冰山图,我是超理智式的严重患者,我们组里的学员们也各有特点,大家讨论激烈,相互碰撞并收获着。
通过四种压力下的应对方式讨论,我对冰山理论有了进一步理解,也对人际沟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蔺老师在讨论尾声给予了我们关键性的总结:压力状态下指责型的人更关注冰山体系中的“期待”,沟通者要与他的期待相连接;压力状态下讨好型的人更关注冰山体系中的“感受”,讨好型的人非常敏感且心灵脆弱,沟通者需要从他们的感受出发;压力状态下超理智型的人更关注冰山体系中的“观点”,他们需要在被认同的条件下进行下一步讨论;压力状态下打岔型的人没有关注的偏向,所以首先要与他们建立关系,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沟通。这次学习是一次迈步,一次成长,也是一次回归,回归至生命力的原点,重新看到最本真的自己,问问自己到底期待什么渴望什么。只有更真实的认识自己,才能与人建立积极的沟通,也能更好的调整心态完成当下工作。此次学习是在蔺老师指引下窥见了“冰山理论”的冰山一角,日后我将继续探索冰山理论,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情绪稳定自我和谐,努力通过正能量的人际沟通影响身边更多的人。
心得分享会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