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回答一个问题,贾母是否想替宝玉向薛宝琴求配?从原文入手。四十九回:
后有薛蟠之从弟薛蝌,因当年父亲在京时已将胞妹薛宝琴许配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婚,【蒙侧批:宝琴许配梅门,于叙事内先逗一笔,后方不突。实此等法脉,识者着眼。】正欲进京发嫁,闻得王仁进京,他也带了妹子随后赶来。
这段话说了一个重大的事就是宝琴的发嫁,也叫送嫁,指按照与男女方商定好的时间,男方迎娶、女方把女子送至男方家。也就是说宝琴进京是来结婚的。但直到80回结束,男方迎娶了吗?宝琴被送到男方家了吗?没有。为什么?在第五十七回有个解释,“宝钗听了,愁眉叹道:“偏梅家又合家在任上,后年才进来。若是在这里,琴儿过去了,好再商议你这事。”但实际上,梅翰林在第七十八回已经在京里了。第七十八回有段话:宝玉笑道:“不但不丢丑,倒拐了许多东西来。”王夫人一看时,只见扇子三把,扇坠三个,笔墨共六匣,香珠三串,玉绦环三个。宝玉说道:“这是梅翰林送的。“看到没有?梅翰林在京里呢,为什么宝琴既然订了婚,为何没有约定时间?难道嫁不出去了?这里肯定是出了什么变动。
我觉得是可能薛家出什么问题了,梅家悔婚了,所以发嫁一事遥遥无期。而且这件事是突发的,薛家非常着急,所以,才有”闻得王仁进京,他也带了妹子随后赶来。“为什么是王仁?王仁是凤姐之兄,王家的王子腾现在是大官,凤姐的许多事都在打着王子腾的旗号在办,薛姨妈又是王家的人,所以,薛家应当是为宝琴发嫁之事在求王家。
宝琴发嫁、梅家悔婚。这件事谁知道呢?宝钗当然也知道,四十九回,宝钗笑道:“我们薛蝌和他妹妹来了不成?”。对于王家,不用说肯定是知道的,薛家追着王家一起上京来的,那么,凤姐肯定也知道了(王仁为其胞兄),凤姐知道了,贾母能不知道吗?贾母既然知道了,为什么还想把薛宝琴许配给宝玉。明明对已过及笄之年的姐姐宝钗不去求配,却去说已经定婚的妹妹。
所以,贾母就是宝黛党,她就是告诉王夫人薛姨妈们,我没有看上宝钗,我不希望金玉缘。我们再看看原文:
贾母因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因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只是已许过梅家了,因贾母尚未明说,自己也不好拟定......凤姐也不等说完,便嗐声跺脚的说:“偏不巧,我正要作个媒呢,又已经许了人家。”贾母笑道:“你要给谁说媒?”凤姐儿说道:“老祖宗别管,我心里看准了他们两个是一对。如今已许了人,说也无益,不如不说罢了。”贾母也知凤姐儿之意,听见已有了人家,也就不提了。
这段话中,凤姐己知宝琴发嫁,却与贾母一唱一和,预意何为?另外实际上这段话并没有明说贾母欲为谁求配,全是薛姨妈的猜测。
下面,我想把宝琴这个人物从头梳理一番。
薛宝琴这个人物来历非常突兀,在前80回中,从书中叙述来看,若论才华,足与钗、黛、湘旗鼓相当;若论相貌,尤在其姐薛宝钗之上;若论受宠程度,仅宝玉可与其媲美,简直无人出其右者,把宝钗、黛玉都给比了下去。特别是戏份非常之多,大大超过了正十二钗中排名很前的妙玉以及秦可卿、巧姐等人。她却又不是正十二钗之人,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兼美完人,令人费解。
有红学家认为,宝琴应该不在薄命司,会好好的活下去,与其他女子做一对照。但脂批里有这么一句话:第十八回【庚辰双行夹批:妙卿出现。至此细数十二钗,以贾家四艳再加薛林二冠有六,添秦可卿有七,熙凤有八,李纨有九,今又加妙玉仅得十人矣。后有史湘云与熙凤之女巧姐儿者共十二人,雪芹题曰“金陵十二钗”是本宗《红楼梦》十二曲之意。后宝琴、岫烟、李纹、李绮皆陪客也,《红楼梦》中所谓副十二钗是也。】看到没有,宝琴是副十二钗,一样是薄命者。既使未入薄命册,其命运也是悲剧的,为什么?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命是无法逃脱的。
曹公写她到底为何?我按照自己的想法提出一些可能:
一个是现实中的兼美。这个意思就是,宝琴确实有其人,而且可能是很亲近的人,曹公用写而不写的方式来表现她,一如可卿,既写其人又隐真事。所以,有些不应该在场的地方,她却偏偏又在场。如宁国府除夕祭宗祠,此类大事,却是从宝琴的眼中写来,她不过是以一个亲戚的身份,如何却能够进入到贾府的宗祠,参观贾府的除夕祭祀;一些她明明在场,却又仿佛不在场,如宝玉过生日,晚上开夜宴,书上明明写道:探春命翠墨同了小燕再三的请了李纨和宝琴二人,会齐,先后都到了怡红院中。此时,她明明在场,可大家一起占花名儿的时候,连麝月都占了,却独独没有她。最终,几次重要的出场之后,她又被忘记,再也没有消息了。
一个是对宝黛爱情的证明。这个原因很简单,宝琴一进入贾府,就明显对宝黛姻缘造成了威胁,曹公假写贾母和凤姐都想给宝玉求配宝琴,但黛玉对此却无动于衷。即使说黛玉知道宝琴已许配给了梅翰林之子,没必要吃她的醋,可对于宝琴这种势头,以黛玉的个性,她决不可能一点想法都没有。然而,书中却这样说:
一时林黛玉又赶着宝琴叫妹妹,并不提名道姓,直是亲姊妹一般。那宝琴年轻心热,今在贾府住了两日,大概人物已知。又见诸姊妹都不是那轻薄脂粉,且又和姐姐皆和契,故也不肯怠慢,其中又见林黛玉是个出类拔萃的,便更与黛玉亲敬异常。
甚至吃鹿肉时,黛玉不吃,她也不吃,
只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那里笑。湘云笑道:“傻子,过来尝尝。”宝琴笑说:“怪脏的。”宝钗道:“你尝尝去,好吃的。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他也爱吃。”宝琴听了,便过去吃了一块,果然好吃,便也吃起来。
薛宝琴的出现,是曹公特地取出的一块试金石。薛宝琴更美更有才,宝玉却不曾对她有半分情,甚至贾母都可能想为他跟薛家提亲了,他亦没有一点非分之想,并明确告诉紫鹃,宝琴与他的生活无关。他对宝琴的好,全是哥哥式的,所以他知道她美、有才,却没有一个细节表现出她那种让人心动的魅力。所以,即使宝琴这个兼美的到来,也只是证明了宝黛爱情的坚实。
一个是对钗黛合一友谊的认证。这个就是‘孟光接了梁鸿案’。宝钗宝琴一体而已。
当贾母一再表现出对宝琴的宠爱时,宝钗对宝琴说“你倒去罢,仔细我们委曲着你,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时,湘云说:“宝姐姐,你这话虽是顽话,恰有人真心是这样想呢。”琥珀指着黛玉说就是她,湘云不说话了,宝钗笑着说:“我的妹妹和他的妹妹一样。他喜欢的比我还疼呢,那里还恼?”如果说湘云多少有点幸灾乐祸,宝玉则一直隐隐有些担心,他知道黛玉有些小性,担心贾母疼爱宝琴她心里不自在,这次看到黛玉真的像宝钗说的那样,赶着宝琴喊妹妹,待她如亲妹妹一般,心里也觉得惊奇。原因是:
黛玉听了,禁不住也笑起来,因笑道:“这原问的好。他也问的好,你也问的好。”宝玉道:“先时你只疑我,如今你也没的说,我反落了单。”黛玉笑道:“谁知他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因把说错了酒令起,连送燕窝病中所谈之事,细细告诉了宝玉。宝玉方知缘故,因笑道:“我说呢,正纳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黛玉因又说起宝琴来,想起自己没有姊妹,不免又哭了。
最后,说一下宝琴的诗词:
书中还有一个特点,即宝琴出现的几回,都与诗词有关,包括:芦雪庭联诗、一首《咏梅花》、十首《怀古诗》、一首真真国女孩的五言律诗、一首《西江月》,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这些诗词之作虽多,虽然大家都在赞美,但真的按诗词质量排名,应在黛钗、湘,甚至探春宝玉之下。所以这个又是曹公的一个障眼法,说她是黛玉高配版根本就不符合实际。
我们从她诗作上看看,首先是联诗,联为排律而,主要是考查捷才和记忆的词汇量,翻了翻,貌似没有特别的句子,“绮袖笼金貂。光夺窗前镜,吟鞭指灞桥。赐裘怜抚戍,伏象千峰凸,”等等,末见其长、末见其警,比“鳌愁坤轴陷,龙斗阵云销”等气象远差,比“拗垤审夷险,花缘经冷结,沁梅香可嚼”等又情致不如。
十首《怀古诗》五绝,我认为根本就不是谜语,曹公狡猾,让大家猜了200多年。但诗句比黛玉的几首五绝还是差很多气息的,一些句子比较粗俗,其中的“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出纷纷口舌多”、“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等等应当都不是真正诗语诗句,当猜谜倒不错,所以大家认定是猜谜语,主要因为诗不像诗的缘故吧。
有两首诗比较特别,涉及到了礼教禁区。其一是《蒲东寺怀古》: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诗中提到的蒲东寺,是《会真记》、《西厢记》中的人物张生和莺莺相会、相恋的地方。从诗句所写来看,所怀并非蒲东寺,而是为张生和莺莺私相传递信物的红娘。诗中“骨贱”、“勾引”,用词粗鄙。
另一首《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这首诗中的梅花观,是怀《牡丹亭》的杜丽娘。这两首无疑都与爱情有关,而且是自由的爱情选择,违反礼教,当时算禁书。黛玉曾不小心说了《西厢记》《牡丹亭》的句子,宝钗抓住教育了黛玉一番,而黛玉竟心服口服。但宝琴公开写的两首诗,问题要比黛玉所写更为严重。因此,宝钗听后,先假装不懂,后虽也想教导她一番,反被众人批评。其中黛玉最先发起攻击,接着探春李纨等表示了支持。在别的女子就是有伤风化的事,在宝琴这里成了公然允许的行为。可见宝琴的诗可能却有其事,不过用障眼法表达出来。
刘新武据此认定宝琴这首诗”不在梅边在柳边“,说她最终嫁给柳湘莲。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湘莲因尤小妹死而出家与宝玉因黛玉死而出家,是一致性写法,所以应该不会有出家又回来再娶宝琴这种情节发生。
下面是《西江月》柳絮词,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
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
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不懂诗词的人可能感觉好悲壮,实际上这首词很不成功,犯了初学填词人易犯的毛病,喜欢堆砌、喜欢乱用典。宝琴这首词里句句用典,全是别人的东西,却独没说自己,没有达到咏物词的基本要求,与钗黛湘、探宝的词中相比,高下立见。
下面这首诗,实际为宝琴假托真真国女儿所作。黛玉当场就揭穿了,黛玉笑拉宝琴道:“你别哄我们。他们虽信,我是不信的。”宝琴便红了脸,低头微笑不语。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
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这是宝琴写的最好的诗了,“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一联颇有气势,“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也能压的住,与书中宝玉做的几首五律比并不差,气息还强。
宝琴未来的命运也应在这首诗中,因为诗中尽写自己的悲离,梦想不成、流离颠沛,岂非祥兆?预示以后命运不济。此外,宝琴为何假托外国美人,我还没想好。
上面诗词的释义,大家百度一下,蔡义江等大家解释的非常到位,我不重复了。
另,87版里,宝琴演员颜值与原书差距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