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你的工作内在驱动是什么?
>作品被真心的喜歡,溫暖人,治癒人,大家好過一點,快樂一點、讓世界更好一點。
如果穿越到明年的11.9日,你发现自己一年前内心期待完全满足,那是什么情况?
>財富和時間自由,完全以創作為生。
2017年11.9日的那个你会对现在的自己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沒有什麼好怕的,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所以妳放開每日連載,當成沉默成本,直接開始新的作品。
------
美国大选会在今天下午2点尘埃落定——从你的专业领域来看,这个结果会给职业、生活和经济带来什么改变?
>先聲明,我一點也不喜歡川普
選前我卻覺得川普會勝出,開獎後哀鴻遍野,周遭不少人看好希拉蕊。
我自己的感受是,對於理性、善於言詞與演技的希拉蕊世人已經麻痺了。
有人諷刺這是美國人失敗的智力測驗,證明多數美國人無知、狂妄又充滿憤怒。
川普雖狂、甚至許多時候政治不正確,屢屢失言,比如性別歧視、種族歧視、階級歧視,和偏右的社會福利政策。
但他的言論,確實說出很多人內心所想卻不敢講的
歧視他人、優越感、憤怒與無知
這些言論被說出來才好,不用再假裝彼此尊重和平等
歧視和無知是貨真價實存在的
有裂縫的地方就是光的入口
我定義自己是文化產業
我從文化的角度來看,經濟在強盛也不能彌補內在的匱乏、無知造成的歧視,需要很多的諒解與包容和心智高度填補。
在瘋狂追逐金錢、完全利己主義造成的匱乏,需要利他主義來平衡。
利他主義可能很難理解,依我看是唯一長久可行之道。
笑來老師、台灣的XDite和我閱讀的許多書作者(包含哲學家、企業家、醫師等),都用不同的詞彙和理論證明利他主義可真正施行,並且進入長期的人我共生良性循環。
而各國、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利他模組,未來四年各國應強化自己本國的文化競爭力和渲染力,建立起文化潮流(內部則要抵抗原本文化中不好的部分、強制汰除),用文化力作為國際競爭的資本。
回到川普與他信眾的歧視,大家對歧視這麼無法接受,代表這件事情本身有很大的缺口可填。
我們可以從自身文化中尋找突破點、融合新趨勢,用混血再生插旗、這算一種文化再造,也滿具有經濟價值和效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