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执行力,成长的必经之地。
如果说人在进步的过程中什么是最必不可少的东西,我认为什么都可以被替代,被去除,被教授,除了执行力。
任何一件事,如果说做到合格就是1,不合格就是0.9,还有人会尽可能做到优秀,也就是1.1。。一两件事差距不大,如果是一万件事,只做到及格的人永远都是1,不合格的人结果趋近于零,做到优秀的人完美利用复利实现逆袭。
现在太多人在讲概念,讲知识,讲方法论、不糊涂的人看见牛人的分享就如获至宝,要先把他“藏起来”然后99%的人就一直让这干货呆在收藏夹里慢慢潮掉,过个一年半载为了“清理内存”又毫不留情的删掉。这是何必呢?
但是没办法,很多人就是这么乐此不疲。相比起这些看似很努力很上进的人,那些专注于有效行动和执行力的群体早已将他甩开32条街。看似一样的人,差距就是这样慢慢拉开的,那些“默默愚笨”的人在长的时间轴上来看才是更聪明的做法。
我之前是很专注于方法论的使用的,也就是“术”的筛选。但是慢慢的发现,我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哪个方法更好用一些,那个方法效率更高?在最短时间内更能速成…
最近才明白这是典型的舍本逐末买椟还珠。本来想用“更好”的方法提升效率,节省时间,结果因为找更好更完美的方法而丢失了更多的时间…外人一下子就能看得明白的问题,可能当局者还得迷上一阵子,甚至一辈子…
2、
任何人的差异都是在执行力上。
那句“知乎悖论”——懂得很多道理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知道不知道很重要,做不做更重要。古人早就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心法,是对知乎悖论的完美解释:知道又行才叫知道,知道不行是假知道。
因此说,尽管懂得很多道理却不愿意迈开腿儿去行动,那知道的肯定是假道理。这样的结果一定不怪道理本身,而怪自己。
真正少数人才有的能力是:即便做得不好也要去做。有很多时候,大多数人误以为自己一定要做得足够好才会去做。谁说英语发音不准就不允许说英语了?谁说唱歌不好听就不允许唱歌了?做的不好也要去做,也要做下去,才会发现所有的东西都是简单的。不用担心一件事做不好,攻克重大技能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就是重复去做。
3、
方法论在执行力前简直弱爆了、
这句话的前提是我们要明白一个词:复利效应。公式很简单F=P(1+n)^i /这i次方怎么打出来?/ F是终值,P是现值,i是时间,n是利率在这我们可以当作方法论的相对值。
假如直接去做n的相对值是1,费尽心思找到的“高效学习”法相对值1.5.那么稍微懂计算的人都能明白:223≈2.510。这意味着,我只用傻傻的做,比你早开始13个时间单位,就能达到一样的效果。而且前提是:
1)能找到1.5倍于普通方法的超高效学习法.
2)能确保不再心猿意马是不是盯着另一个更高效更好的方法。
想做到这两点可比直接以1为相对值开始做难多了…想明白这点之后没我已经很少去找“干货”“高效”“速成”之类的关键词了。与其如此费力,还不如先按着自己的节奏,撸起袖子干起来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