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亲密关系的经营有自己的逻辑,它围绕着两个核心展开。
一个核心是“关系”。“关系”不是你的事,也不是我的事,而是发生在你我之间的事。
另一个核心是“处理”。真正的问题不是夫妻遇到了什么难题,而是如何去处理这些难题。
要理解“关系”和“处理”,你就必须把自己变成亲密关系中主动的学习者和改变者。
Chapter 1 如何进入一段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对自我的拓展
·亲密关系能够让人长出新的自我
忠诚、责任...
这种获得不是来自限制本身,而是我们选择为了对方而接受限制,从而把限制变成一种爱和付出。
·亲密关系能够让人获得一种新的眼光
那些重要的人看待你的方式,会深刻地塑造你。它会拓展你新的可能性。
·亲密关系能够让人获得归属感
当你属于“我们”这个系统时,你就有了超越自我的存在。你会被看见,被记住。这是亲密关系最重要的意义。
从一个人到两个人,再到一个更大的家庭,我们对衰老的恐惧会逐渐减弱。因为我们知道,虽然作为个体的生命会消逝,生命的传承却不会消亡。这是亲密关系所带来的归属感的另一种体现。
爱:从“我”成为“我们”
苏珊·约翰逊的理论认为,成人伴侣之间的亲密关系与母子之间的依恋属于同一种情感,具有相似的特征。
首先,恋人之间也有强烈的情感纽带,对亲近彼此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渴望。这种情感渴望被表达为“在乎”。对恋人来说,对方是否在乎自己是头等大事。
其次,这种情感联结同样是通过“看见”和“回应”来建立的。有话说其实就是对方对你说的东西有兴趣,能够懂你,及时回应你,从而培养彼此的亲近感。
最后,同依恋关系一样,亲密关系也非常在乎情感的唯一性。
怕:从“我们”回归“我”
在亲密关系中,除了激发关系双方相互依靠的“爱”以外,还有另一种驱动人自我保护的动力——“怕”。
孩子被迫和母亲分离后,会依次产生三个不同阶段的反应:抗议、绝望和疏离。
因为和依恋对象的分离是一种痛苦的创伤性体验,为了避免这种可能的痛苦,一旦捕捉到一点可能分离的线索,人就会产生愤怒的情绪,而一旦分离成真,他就会有意识地回避一段亲密关系。
因为“怕”,我们无法全然地信任和依赖他人,宁愿拒绝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坚持做“我”,或者决然地离开一段亲密关系,从“我们”回归“我”。
“怕”所主导的亲密关系
·融合
追求过度一致。“不论什么时候你都应该和我一样”
两种倾向:主动融合,表现为控制。使用这种策略的人会非常强势,容不得别人和自己不同。被动融合,表现为讨好和服从。使用这种策略的人通常有很强的情感上的依赖性。
讨好和服从也可以是一种隐秘的控制,通过内疚来让对方和自己一致。无论是哪种融合,都会让两个人之间缺少空间,最终损害亲密关系。
·隔离
“假性亲密关系”。它是假的,身处其中的人也知道它是假的。这不是爱,而是对爱的模仿,是两个人为了缓解孤独,人为创造了一种表面上的亲密关系,同时为了躲避可能受到的伤害而回避情感的投入。
“隔离”很多时候是针对所有人,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将“隔离”作为防御机制的人,很少有感性的回应和互动。这种隔离造成了人对生活、工作和亲密关系无法投入的感觉。
隔离可能会带来过度理性。具有这种特征的人,爱讲道理,也会通过完整、封闭的逻辑来解释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因为相比于感觉,规则是可控的。
·物化
当一个人对亲密关系有太多的疑虑时,就会用对待“物”的方式来对待对方,评价、占有、控制和替换,只关心对方的功能,而不关心这个人本身。这样,他就不用担心对方是否爱自己、会不会离开自己。
“物化”这种依恋模式的产生通常源于对爱缺乏安全感。而被物化的人,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反感和愤怒,觉得自己被冒犯。
物化的表现形式:物质化,用物质条件来给人贴标签。颜值和性,当爱变得复杂而不可控时,人们宁可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衡量它。陪伴,陪伴是否是一种物化,同样是看“爱”优先还是“功能”优先。
这背后是人们的一种偏见:在关系里,那些表面上看起来稀缺的资源是重要的,而关系的感受不重要,或者很容易培养。
·暧昧
就是用表面的、肤浅的关系代替真正的亲密关系。
很多奇奇怪怪的亲密关系,其实都是在爱与怕中寻找一个特别的平衡模式。因为爱,我们想要亲近他人;因为怕,我们又想方设法让那个人不那么重要。
有时候,这种平衡还体现在对性的开放和随意上。我们处于一个奇怪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性是容易的,爱反而很难。人们对性的态度变得很开放,却对爱越来越封闭。
亲密关系是一场值得的冒险
亲密之所以难,是因为它不是一个认知问题,而是一种习惯化的情感反应模式,“爱”和“怕”是这种情感反应背后的动力系统。
你不需要用“亲密关系”的类型来标签化对方或自己,而要把自或对方看作一个正在学习的人,把个人在情感反应中的特质看作学习过程中某个阶段的必然状态。
走向真正成熟的亲密关系的三个原则:
1.视人为人
过度理想化对方,会把对方变成一个符号;而过度贬低对方,又会把对方当作一种物品。
视人为人,意味着:理解他有对爱与被爱的渴望,也有对被伤害的恐惧;理解他因为自身的经历,会发展出与伴侣特定的相处风格;理解他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盲点和误区;理解他不是为了满足你的需要和欲望而生的,承认他有自己独立的需要和愿望;承认他有自主决定是否进入一段亲密关系的权利,承认他有自主决定如何与人相处的权利;承认他跟你是平等的,并不比你高贵,也不比你低贱。他的愿望、需要和恐惧,需要你同等的重视......
如果你想要的是真正能够相互滋养的亲密关系,而不是权力和控制,就必须选择把他看作和你一样的人。理解他,尊重他,你们才能真的看见和接近彼此。
2.在真实的关系中学习爱的能力
这些“怕”归根结底只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不好,别人不会真的爱我;另一种是别人不好,不值得自己投入。
有时候,我们容易把亲密关系误会成一种凭感觉所做的判断。似乎爱情的所有任务,都是判断这个人合不合适。爱是一种能力,是两个人进入一段关系后,通过遇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培养的能力,而两个人的关系也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深化。
所以,不要把爱停留在理念里,而要把它放到实践中。爱是需要学习的,它不是一种感觉,不是一种状态,不是一个巧合,也不是一个现成品。它是一种能力,是通过与他人的联结来超越自我局限的能力。它需要在现实中学习,也能够通过学习提高。
理念总是理想化的,现实里的爱情永远都是不纯粹的。所有爱情背后都有人性的复杂面,欲望、需要、幻想、恐惧、权力和控制。处理这些事情,正是学习爱这种能力的路径。你需要面对和接纳对方与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也需要放下那些理想化的东西,去看看眼前这个真实的人。
3.创造新经验
改变的本质,是用新经验代替旧经验。对亲密关系的经验来说,最特别的地方是你得学习依靠别人。这与人类保护自己的本能是相悖的,但要走出“自我”,走向“我们”,就需要把自己托付给别人。
从“我”到“我们”的过程,就是一场冒险之旅。所有冒险故事都可能会有危险,但这些危险不是重点,借由战胜这些危险获得的成长才是更重要的。更何况,这场冒险之旅并不是你一个人在走,有人跟你一起。
Chapter 2 如何与爱人沟通
有效沟通,意味着既听得懂对方的话,也能及时回应这些话背后传递的关系信息。
沟通无处不在
在关系里,沟通无时无刻不在,只不过有些沟通并没有被说出口。要理解关系中的沟通,你需要学习从关系的视角看问题。
·关系的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事实本身是什么,我称之为“事实事件”。
第二个层次:这个事实背后所代表的关系是什么,我称之为“关系事件”。
事实事件是孤立的,关系事件则是发生在你我之间的事,这种互相影响才是关系事件的实质。事实事件是自然发生的,关系事件常常是有意为之,虽然有时候当事人并不一定能意识到。事实事件是客观的,关系事件是主观的,一件事在关系里意味着什么,取决于当事人的解读。对于一段关系而言,解读没有对错之分,它需要关系双方平时有足够的沟通。
关系模式是亲密关系的“人格”
·关系模式的两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它是由夫妻的相互配合构成的。
所谓配合,可以简单理解为两个步骤:第一,一方是如何表达爱和需要的;第二,另一方如何回应这种表达。假如另一方理解和接受,再奇怪的表达都可以变成好的关系模式;如果另一方不接受,看起来再好的表达也是糟糕的关系模式。
第二个特征,这种配合模式很容易变成持续的习惯,一旦形成,身处其中的人就很难改变。
一旦陷入习惯的关系模式,夫妻就很难感知到对方的改变,只会用习惯化的方式解读对方的言语行为,并抱怨对方为什么不改变。【自己要从思维定势和给对方贴的标签中跳出来,敏锐发现对方已经作出的改变并给予肯定。如果已经作出改变而被无视,则很难有继续改变的动力】
我们太害怕因为对方的指责而受伤,以至于只要对方一说话,我们就想用自我辩护或指责回去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这时候的我们没有办法思考和回应对方的需要,也没有办法思考我们自己要的是什么,只能在原来的模式中痛苦地重复又重复。
·积极的关系模式
积极对称。就是互相激发出积极的语言和行为。【用自己积极的语言(传达认可)和行为来激发出对方积极的语言和行为】
有效互补。一方的语言和行为激起了另一方完全不同的语言和行为,形成一种良性的相互补充。有效互补的背后,是对彼此的了解和配合上的默契。
·消极的关系模式
消极对称。一方从另一方的言行中解读出很多消极的关系信息,而一方的反应又刺激另一方释放更多消极的关系信息。
无效互补。导致交流中断,形成恶性循环。
积极的关系模式会让一件不开心的事变开心,消极的关系模式则会让一件明明开心的事变得不开心。
·如何打破无效的循环
1.不给对方贴标签
先改变你对他的看法,至少能够从他身上看到新的可能性。
2.放弃自我辩解
辩解的潜台词是:“我有道理,而你没有道理。”“你根本不懂我的苦衷。”对方很难接受这样的辩解,与抱怨一样,这属于无效的沟通模式。
如果你想要辩解,可以先问自己:“当我这么说时,对方会听吗?他愿意接受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就不如别说,不如先听听对方怎么说,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方身上。
3.从我开始改变
人们容易把问题归因于对方,把自己当作无能为力的受害者,很少去想自己能改变什么,从而改善关系模式。
当你陷入消极的关系模式时,你可以这样问问自己:“我到底做了什么,把他变成这样?”“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打破这个无效的循环?”
4.看见对方微小的改变
获得反馈的改变才会被保留、积累,逐渐变成更大的改变。
真实的改变常常是一个新行为和旧行为同时共存的过程。有时候,我们习惯盯着对方的旧行为,因此忽略了对方的新行为,以为改变没有发生。
重要的不是旧行为还会不会出现,而是新行为会不会增加。
良性循环的启动,需要从看到对方小的改变开始。
5.改变处理事情的模式
改变有两种:一种是彼此改变自己的行为,另一种是改变夫妻处理事情的方式。
前一种改变,想的是怎么让这个难题消除;后一种改变,想的是假如难题还会存在一段时间,怎么处理才能让它的影响变小。后一种改变需要改变夫妻的互动模式,这是改善夫妻关系的真正关键。
这时候,两个人都没有把对方当作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反,他们站在一起,共同应对由于其他因素带来的问题。【永远从夫妇一体的角度去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如何避免消极的沟通模式
常见的三种不良沟通方式:争吵,追逃,冷战
·争吵
所有愤怒背后都带着悲伤。看到自己和对方愤怒背后的悲伤,挖掘和回应悲伤背后的需要。
为了让拒绝不再发生,你给自己的需要提前加上了愤怒或指责的包装。你要想清楚一件事:对方到底是不想满足你的需要,还是不想接受你的指责和愤怒。
·如何有效吵架
1.说出真正的需要、委屈和感受,而不是围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绕圈。
2.吵架的时候,能够倾听和回应对方的需要和委屈,而不是不停地为自己辩护,两个人自说自话。
3.有效的吵架,总是一边争吵,一边修复。彼此都会抛出修复关系的“橄榄枝”,也会接住对方的“橄榄枝”。
·追逃
追的本质就是希望对方能给予更多的回应,在情感上和对方更靠近。逃的本质就是通过回避对关系的讨论来回避情感的矛盾。
追的人是因为害怕失去这段关系,逃的人怕的是“不被接受”“无法成为一个合格伴侣”。
·如何停止追逃模式
难以停下“追”的原因。表明上看,是因为我们想要亲近自己的爱人,不想他远离,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放不下理想爱人的样子,很难忍受现实中的爱人跟自己想象的不同。
“不逃”很难的原因。我们很难面对不知该怎么处理的矛盾,甚至有时更愿意有一个不讲道理的伴侣,以此证明“我实在没办法”,“逃”是很合理的选择。但这实际上意味着把所有沟通的责任都推给了对方。
解决关系的难题,需要两个人承担起沟通的责任,而不是把责任甩给对方。无论内心有多害怕冲突、多厌恶对方的指责,都要试着跟对方好好说。一旦双方能够重新对话,那新的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会被打开。
·冷战
在冷战时,一方想通过中断情感接触来告诉另一方:“不要惹我,否则我会通过跟你断开情感联结来让你痛苦。”或者“你没那么重要,我没那么需要你。”
好的夫妻不是不会冷战 ,而是有很多“橄榄枝”让关系恢复正常。
深层次的冷战:回避式交往。回避的目的从警告和惩罚对方,变成让自己内心安宁的自我要求,两个人开始疏远并逐渐变得冷漠。
·如何走出冷战模式
如果是一般的冷战,可以通过“橄榄枝”来缓和关系。
如果已经形成了回避的关系模式,可以找个不受打扰的空间,彼此说出内心的委屈。如果担心说着说着就吵起来,可以约定让对方先说半小时,自己只是倾听,然后再反过来。
如果真的这么做了,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比如,也许原来对方心里也有很多委屈,自己在不经意间也伤害了对方;或者在你难过的时候,对方也承受着同样的折磨。
如何形成积极的关系模式
·增强情感联结的三个方法
1.直接告诉对方自己的需要
当你在抱怨伴侣时,要多想想抱怨背后的需要到底是什么,能不能直接向他表达自己的需要。听到伴侣在抱怨时,你也不要直接回应他的抱怨,而是了解他的抱怨背后隐藏的需要,并试着直接回应他的需要。
2.分享自己的脆弱
承认自己需要对方,把自己的脆弱展露给对方,是彼此产生联结的开始,它代表了信任和接纳。两个人有多亲密,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他们能够分享彼此的脆弱。
3.看到对方的脆弱,并接纳这种脆弱
有时候,一个人越是表现得强硬,他背后越有需要防御的焦虑。如果你能看到对方的“怕”,也许你会更接纳他的脆弱,而他也更愿意放心地靠近你。
·做一场深度沟通
把藏在心底的话、那些对关系的“怕”讲出来。当这些藏在心底的柔软角落能够被袒露出来时,夫妻之间就能进行深度的沟通,而他们的情感联结也会变得更紧密。
被包装成指责的需要和回应指责的自我辩护。这样的沟通模式,把沟通变成了辩论会。在这场辩论会里,那些最初的需要反而被忽视。
Chapter 3 如何打造与爱人的空间
关系的空间
指在亲密关系中,双方感受到的自由度和束缚感。
关系的空间并非越大越好
·关系的空间过小对亲密关系的限制
1.无法平衡“我们”的需要和“我”的需要。夫妻双方对彼此的需要也会变成对彼此的限制。
2.为究竟谁做主而争吵。当你强调“我”时,另一方就会变成关系的空间里的障碍物,夫妻就会形成相互掣肘的关系。
3.无法自由表达的情感。关系的结就是这样,一个人心里有很多委屈、愤怒、怨恨,又怕表达出来让对方受伤害,自己也会承受冲突的张力,只好说:“是我的错。”可是,这些无法表达的委屈不会自动消失,反而真实地限制着两个人,关系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
如何打造有空间的关系
一、处理差异,接受“你跟我想的不一样”
·正确认识差异
有些人渴望通过亲密关系,把伴侣有而我没有的部分,吸收扩展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时,我们是带着理想化来看待这些差异的。这些差异寄托了我们克服缺陷、超越自我的希望。可是慢慢地,随着摩擦的增多,这些曾经吸引人的优点却变成让人讨厌的缺点。自信会变成虚荣,外向会变成鲁莽......我们哀叹自己看错了人。
对差异态度的变化,反映的是人们对改变的矛盾心态:既向往改变,又不愿改变。适应伴侣与自己的差异,意味着自己必须做出一些改变,这是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的。对差异的排斥背后,是人不愿意改变的固执己见。
差异是互补的结果。亲密关系要运转,就需要关系双方扮演不同的角色。所以伴侣之间的差异,不仅不是问题,有时反而是双方相互配合的结果。
因为差异吵得不可开交的原因:一是亲密关系双方把差异看作对自我的威胁,担心以后都得听对方的。二是亲密关系双方把差异视为不支持,进而视为不爱。要更好地处理差异,需要我们把“有差异”和“是否支持”分开。学会欣赏那些虽然跟我们想法不同,但仍选择支持我们的伴侣,并把这种支持视为一种弥足珍贵的关系。
·如何处理差异
1.理解和接受差异,并寻找差异背后的一致性
几乎所有恩爱的夫妻,都有办法发展出这种创造性的协调方式来处理彼此的差异。他们既不会完全放弃自己的观点,也不会固执地坚持,而是找出一个两人都能接受的办法来推进这件事。
2.用商量的方式对话
对自己观点的坚持背后,常常有被对方改变的恐惧,而善于处理差异的夫妻没有这种包袱,他们愿意倾听对方的意见,也愿意接受对方的影响。他们的对话方式不是辩论,而是商量。
与解释、辩论、指责、通知等沟通方式不同,商量是开放的,也就是允许对方说明他的理由,也允许对方影响自己。
如何把辩论变成商量?有一个特别简单的做法——在每句话后面加个后缀“好不好”。它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的理念:分歧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它只是不同而已,它不是冒犯,不是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更不是谁要消灭谁的证据。所以,同意谁的意见,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二、接纳彼此,放弃“你应该怎样”的剧情
·放弃改变对方的执念
寻求改变对方的本质,是我们心中关于“爱情应该怎么样”“伴侣应该怎么样”的执念。这个执念的问题,不在于它是对还是错,而在于它一直在向伴侣发出这样的信息:你并不是我理想的伴侣。
正是这种不认可,成为伴侣产生矛盾的源头。他是否接受你让他改变的要求,意味着他是否承认你的不认可。
理想情人的背后,有一个人深层的渴望。可是,如果不放下幻想中的伴侣,你就很难真的去接近和了解眼前这个人。
·当我们要求对方改变时,我们在要求什么
第一个层次是行为的诉求,也是最简单、最表面的诉求,就是希望伴侣作出行为的改变。
第二个层次是态度的诉求,也就是希望伴侣重视自己的愿望和需要。
第三个层次是心理活动的诉求,也就是希望对方的改变是心甘情愿的,而不是在要求和逼迫下产生的。
亲密关系陷入纠结的原因:
很多时候,要求改变的人并不觉得对方做出改变是一种付出,而是理所当然、本该如此的事,而对方显然不认同这种说法。
如果对方是被要求改变的,提出要求的一方会承担“强迫”“控制”的责任,好像欠了对方一样,从而导致产生内疚和自责的情绪负担,如果对方不是发自内心的改变,这种内疚自责就会转化为带有攻击性的指责和抱怨。
爱的两面性成为人们对“改变”的两个要求,最终制造出奇怪的纠结——要求对方自发自愿地改变。
两个应对方法:
要么选择继续要求和控制,要么选择遵循对方的自发自愿。
如果选择要求和控制,那就应该只看对方的行为。无论对方眼神里流露出多少不情愿,只要他做到了,你就应该高兴。但要小心要求和服从变成一种固定的关系模式,这会让两个人都很累。
而如果选择遵循对方的自发自愿,那就需要面对一个事实:对方就是会有不一样的想法,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你必须放弃控制和要求的想法,能做的只有爱对方,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如何让改变发生
首先要知道,需要改变的是关系,而不是对方。关系是两个人的事,改变关系既意味着你需要对方的配合,也意味着改变跟你有关。
1.从改变自己开始
伴侣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互相影响:如果一个人改变,另一个人通常也会随之改变。可是,大部分人并不愿意先改变自己,他们真正想要的是在这种权力的较量中战胜对方,而这通常不会成功。
一种价值取向好不好并不关键,你愿意,他也愿意,才是关键。【不要用世俗推崇的价值观来证明自己对伴侣的要求的正当性】
亲密关系是很奇怪的,如果你认定自己对、对方错,两个人就很难培养起商量的氛围,改变也就无法发生。
2.看见对方的付出,并愿意为对方付出
很多时候,人们抗拒改变,其实是在抗拒对方对自己的不认可。
其实在亲密关系里,我们不怕付出,也不怕为对方改变,怕的是自己的付出没有被看见,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
原来在婚姻中,我们已经受惠于对方的付出了,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把这种付出当作一种理所当然,视而不见。也许这才是我们最需要的改变。
3.走出“受害者”角色
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去改变对方,而是用一种新的眼光去看对方和自己,然后重新开始。
理解并接纳自己“受害者”角色背后的怕;理解“受害者”角色给自己婚姻带来的影响和伤害,从改善婚姻的角度思考问题;决定改变,并邀请对方一起参与改变;创造一个合适的“场”,设计重新开始的仪式;检视过去记忆中因为“受害者”角色带来的偏见;决定放下过去,走出“受害者”角色,重新开始。
三、尊重边界,逃离“控制和反抗”的游戏
·夫妻之间的边界
所谓尊重边界,就是在尝试靠近的时候,尊重对方说“不”的权力。
“你太敏感了”是一种很常见的说法,但它更深的暗示却是,我比你更有权力定义你的自我。
边界的侵犯很容易演变成“控制”和“反抗”的游戏。
常见的四个边界问题:
1.对方的心理活动
无论你多想跟他亲近,他的心理活动就是自己的边界,如果它没有变成语言或行动,我们就不应该轻易评价或指责。
如果你是想“刺探”伴侣心思的人,伴侣不想讲,就不要再追问。如果实在不放心,你可以这样问:“你当然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也不应该过问。但我只是想确认一下,它是否会影响和破坏我们的关系?”
如果你是一个“被刺探”的人,你需要思考,伴侣之所以想了解你的想法,背后的需要是什么。你只需要回应背后的需要,而不需要告诉他你具体的想法。
2.对方的情感历史
如果你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对方说了“不”,就意味着这是他的边界。这并不是对方不信任你,而是在为自己保留空间。
我并不觉得在关系里诚实是最重要的事。知道怎么去保护彼此的关系,比诚实更可贵。
3.对方的原生家庭
不要轻易评价对方的原生家庭,更不要通过贬低对方的原生家庭来贬低对方。
没有人能完全拥有另一个人,哪怕是夫妻。
亲密关系中的边界,揭示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我们是相爱的两个人,而不是一个人,我们有各自成长的经历、价值观和心理感受,我们需要首先尊重对方的空间,才能拥有自己的空间。
4.对方的感受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谁都有权利有负面情绪。我们要做的是尊重对方的感受,用行动改变他的感受,而不是否定。【跟育儿一样,情绪产生时,我们应该先回应情绪,而不是否定】
·如何守护夫妻之间的边界
第一,适时说“不”。把生气的原因明确传递给对方。
第二,确认你的感受。确认自己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第三,直接告诉伴侣你的边界。在心平气和的时候做一次关于边界的沟通,也询问和了解伴侣的边界,约定彼此尊重。
第四,把伴侣变得不重要。你自己可以决定在多大程度上受他的影响。
·如何避免陷入控制和反抗的游戏
夫妻的事不能只从谁对谁错的角度来思考,而需要另外的角度:
第一个角度是从关系视角出发,考虑怎么做会增强彼此的感情,怎么做会损害彼此的感情。一个简单的原则——看他是否接受你的好意。
第二个角度是这么做对解决问题是不是真的有帮助。控制的问题不是对与错,应不应该,而是会产生什么效果。
如何才能避免控制,又解决问题
1.当心里产生控制对方的愿望时,试着理解这种控制背后的需要是什么,并尝试直接表达这种需要。
当我们表达需要时,我们变成了相对弱势的一方,要求变成了请求。位置的改变会带来行动的改变。毕竟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被强迫,却愿意主动响应需要。这样“控制与反抗”的恶性循环就变成了“表达需要和响应需要”的良性互动。
2.把控制和反抗的关系游戏化
游戏会消减控制和反抗中沉重的部分,让它重新变得轻松甚至荒诞起来。当控制和反抗的沉重消减以后,控制和反抗的人也许都不需要那么用力。
Chapter 4 如何应对孩子带来的挑战
孩子对家庭结构的重塑
所谓“家庭结构”,指的是家庭的组织形式。它既包括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角色和位置,也包括家庭成员之间互动的规则。
·孩子的出生会改变家庭中心
夫妻都渴望对方把目光投向自己,有了孩子后,却失落地发现对方把所有目光都投向了孩子。他们因此产生怨怼,为什么自己这么辛苦,对方没有看到,却没意识到对方也面临同样的难题。
·孩子会成为父母权力斗争的新议题
夫妻很容易因为孩子的养育,进入争输赢模式。其实他们知道对方也是为了孩子好,只是坚持认为自己的方式才是对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夫妻不再作为相互配合的一对站在一起,而是站到了彼此的对立面。而这会进一步破坏夫妻的共同体,让夫妻把目光更多地转向孩子。
·产生矛盾的夫妻从孩子身上获得情感慰藉
夫妻产生矛盾后,通常会试图从孩子身上获得情感慰藉,这会形成新的家庭结构:一方(通常是母亲)与孩子变得过度紧密,而另一方(通常是父亲)逐渐找不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当一个家庭由于孩子的到来而进入不平衡的家庭结构中时,会引发三种典型的问题:三角化、家庭角色的固化,以及角色错位。
家庭角色的三角化
三角关系是一种普遍的人际现象。所谓“三角关系”,指的是关系中的两人通过引入第三者,来减轻他们在关系中的矛盾和张力。直接讨论彼此的关系有很大的张力,会让人产生紧张的情绪,而谈论第三者,则不用直面彼此的矛盾。
三角关系中的第三者,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一件事。常见的第三者有工作、出轨、孩子。如果孩子长期被当作夫妻解决矛盾的工具,孩子的角色就会逐渐被固化,也就意味着孩子被“三角化”了。
三角化最大的问题,是被三角化的一方会把另外两方的矛盾、关系的纠结变成自己内心的矛盾和纠结,被困其中,无法逃脱。
·父母如何导致孩子三角化
孩子三角化的背后,常常是父母无力解决的家庭矛盾。【夫妻之间的问题两人自己处理,不应该把孩子作为处理自身应该解决的问题的工具】
1.把孩子当作打压对方的手段
在争输赢模式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通过拉拢孩子来反对对方。
当用孩子的名义向对方提要求时,实际上是在强化一种隐含的家庭结构:孩子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因为一方的需要没有被照顾,孩子的心声就成为他表达需要的工具,孩子也因此被三角化了。
2.利用孩子作为拉拢对方的手段
一些夫妻出现矛盾后,不知道该怎样解决,又希望能够维持和伴侣的感情,就会把孩子当成他们沟通的桥梁。
很多孩子努力维持父母的感情和婚姻,甚至不惜牺牲自我的发展,把自己变成一个病人。
3.跨代结盟
跨代结盟,指的是孩子和父母中的一方(通常是妈妈)结成情感的联盟,孩子逐渐变成妈妈精神上的伴侣。
它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它会让父亲更难以代入家庭角色,发挥自己的作用;孩子承担了妈妈的心事,成为压力的来源;当孩子跟妈妈一起反对爸爸时,孩子在事实上缺少了能够管教他的父母的角色,从而造成教育的困难。
·孩子如何应对三角化
1.选择其中一边,反对另一边
即是跨代结盟。
2.哪边也不站,哪边也不得罪
选择这种方式的孩子,会拼命压抑对父母双方的感情,来避免自己陷入不知道该支持谁的矛盾中。这种防御性的隔离,是对自己无奈的保护,最终导致三个人都陷入孤独当中。
除了压抑对父母的感情,被三角化的孩子可能还会选择“关闭情绪通道”这种更极端的方式,变得了无生趣,陷入抑郁和麻木当中。
3.成为调停者,变成父母矛盾的解决方案
几乎所有扮演调停者角色的孩子,都有一种很深的内疚和自责感,觉得因为自己没做好,他们才会争吵不休。责怪自己逐渐成为他们的本能。
家庭角色的固化
角色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和情感反应系统。当家庭出现矛盾时,我们也很容易把家人划分成“敌人”或“朋友”,从而影响我们对他们的情感和态度。
在不同的情境下,家庭成员之间会有不同的结盟方式。随着三角关系不断流动,孩子在每种关系中体验到的情绪都很充分。情绪体验越充分,她越能把很多矛盾和复杂的情感整合在一起,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她更能接纳自己。
如果在矛盾重重的家庭里,站队、结盟就成为一件严肃的事,因为你会据此区分敌友。在这种家庭里,常常会分化出三个角色:解救者、迫害者、受害者。视角不同,每个人对自己的角色认知也不同。
家庭角色的错位
·父母化的孩子
孩子变得父母化并不是懂事
这些孩子承担了父母的一部分职责,背上了与年龄不相称的压力和责任,被称赞贴心和懂事,却很少有人看到他们内心的痛苦和不安。甚至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从小被父母化,也会变成一种心理创伤,影响人格、情绪和自我发展。
父母化孩子的特征
1.他们从小被匮乏的感觉笼罩,而家里没有办法解决这种匮乏。这种匮乏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被父母渲染出来的。
2.他们会发展出一种特别的照顾父母的倾向。一方面,他们因为被父母依靠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另一方面,当想要依靠别人却发现没人可依靠的时候他们会倍感孤独。
3.他们习惯照顾别人,而不习惯让别人照顾自己。这就导致他们很难和别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当一个家庭需要大人,而大人又无法胜任角色时,孩子就会收起他们的天真烂漫,努力变成一个大人。一方面,他们总是照顾别人,压抑自己的需要,觉得只有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另一方面,他们很害怕跟人建立真正的联系,因为任何亲近的关系对他们来说都意味着难以承受的压力和责任。
·孩子化的成人
特征:在社交功能上,没有从事这个年龄该从事的学习或工作,而是选择退守家中;在同伴交往上,对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伴缺乏兴趣,而是跟自己的父母和原生家庭纠缠不清;在心智发展上,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幼稚化;在家庭结构上,一直维持需要被照顾的孩子的角色,没有办法发展出成人的、能够承担责任的那一面。
被三角化的孩子,总是因为家庭的需要而扮演特定的角色。这些孩子长大离家的话,很有可能会引起家庭的危机。为了回避危机,家庭内部就会产生动力,把三角化的孩子留在家中,哪怕他们已经逐渐成人。
家庭关系的重构
幸运在于,因为孩子的存在,婚姻得以存续;不幸在于,很多夫妻很爱孩子,却没有好好爱伴侣。他们没有意识到,如果不能好好爱伴侣,孩子也不会好过。
·打造良好家庭结构的建议
1.重新划定夫妻和孩子的边界
夫妻站在一起,和孩子之间形成一定的边界。
以孩子的教育为例,如果夫妻能够维护彼此的权威,孩子就会明确地知道,妈妈的批评同时代表了爸爸的意见。这时他就会对家庭的规则产生一定的尊重和敬畏。
万一实在不同意伴侣教育孩子的方法怎么办?其实,一方的教育方式,另一方并不需要全部都同意。如果通过商量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建议夫妻划定彼此负责的边界,约好互不插手对方负责的领域。
不在伴侣教育孩子的时候干涉,其实也是给孩子一个信号:爸爸和妈妈是一起的。
2.统一夫妻之间的角色和位置
要改变角色和位置,我们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现在说这些、做这些的位置在哪里?是和伴侣站在一起,还是和孩子站在一起?
如果我没有和伴侣站在一起,是什么在妨碍我?
如果要和伴侣站在一起,我可以说什么、做什么来支持他?
在当好父母之前,先当好夫妻,是一个运行良好的家庭最重要的秘密。
3.打造夫妻的共同空间
培养夫妻之间的亲密感是建立良好家庭结构的关键:
首先,保留专门的“夫妻时间”。认真地倾听和回应彼此,从而塑造一种“在一起”的亲密感。
其次,强化共同记忆。可以和伴侣一起翻翻老照片,读读以前的情书,听听老歌,回忆过去经历的坎坷。
最后,向对方表达欣赏和认可。甜言蜜语之所以甜蜜,是因为它契合了人对依恋的需要。爱的语言有千万种形式,本质都是一句话:“你是我最重要的人,我爱你,珍惜你,很想和你在一起。”
Chapter 5 如何处理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我们
构建与原生家庭相似的位置和角色
继承父母看待伴侣的方式,把他们的偏见变成我们的偏见
塑造了我们对亲密关系的信心和态度
·如何超越原生家庭的影响
超越原生家庭的关键,就是在与伴侣的互动中制造属于两人的新经验
制造新经验的三种途径:
1.改变和父母的关系
当我们还在纠结父母对我们伤害,我们会不自觉把自己放到一个容易被影响和伤害的孩子的位置。其实,我们早已不再是孩子了,我们拥有审视父母带给我们的影响的自由,去选择留下哪些、放下哪些。
2.区分伴侣和父母
有理论认为,我们的择偶标准会无意识受父母影响。一方面,伴侣像我们的父母,会带给我们熟悉的感觉;另一方面,我们也会不自觉地把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愿望、挫折,甚至怨恨投射到伴侣身上。
但只有理解了伴侣与父母的不同,你才能把伴侣当作一个全新的、完全不同的人来看待,才能创造属于你们的新经验。
3.接受伴侣对你的影响
如何处理与自己原生家庭的关系
家庭的发展有一个特别的线索:忠诚的转移。我们慢慢从忠诚于父母,进化到忠诚于自己的内心,再到忠诚于我们的配偶和子女。
·夫妻要避免成为各自原生家庭的代表
原生家庭是曾经的家,和伴侣、孩子的家才是现在要努力经营的家。
夫妻双方成为各自原生家庭的代表,一旦以这样的身份相处,就很容易导致关系的空心化。
原生家庭并不是妨碍夫妻建立新家庭的敌人。夫妻不需要,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原生家庭。但是,要想让新家庭真正建立起来,忠诚的转移就是不可避免的。
·父母要接受子女的“背叛”
对父母而言,他们需要理解,子女的这种“背叛”是长大的必然。成年子女离开家,组建自己的小家庭,这不是问题;子女对父母过于忠诚,以至于离不开家,这才是问题。
如何处理与伴侣原生家庭的关系
合理的结构应该是夫妻站在一起,并且与各自的原生家庭有一个适当的边界。
·婆媳关系难题
当一个家庭有另一个女人出现时,两个女人之间实际上是有一定竞争关系的。除了竞争丈夫的情感外,还有一个核心问题:这个家到底谁说了算?谁才是这个家真正的主人?
婆婆和媳妇并不是为具体的事情争吵,而是为事情背后的家庭角色,也就是谁是这个家里的女主人争吵。无论具体的事情是什么,老公必须在这件事情上有所表态。
·如何处理和伴侣原生家庭之间的关系
1.把伴侣的原生家庭当作重要客户来对待
如果你和伴侣的原生家庭相处得不好,需要的并不是努力培养相亲相爱的深厚感情,只要做到尊重和客气就可以了。
有时候,我们会期待对方的原生家庭尊重夫妻的边界,可是有些时候,我们也会忘了要为自己跟伴侣的原生家庭划定边界。比如,无论多看不惯,也不要去评价伴侣家庭的是与非;不要当一个“心理学家”,去分析伴侣的原生家庭给伴侣带来了什么影响。
2.维护伴侣,把伴侣放在家人之前
最难的地方在于,父母和子女有天然的亲近感。要克制这种亲近,和伴侣站在一起,就必须和自己的原生家庭保持距离。
如果你为伴侣和家人的关系太近而愤愤不平,记住,永远不要逼你的伴侣在你和他的家人之间做选择。
丈夫主动维护妻子的位置,妻子保持宽容,这时所有家庭的幸福之道。
3.回到夫妻关系来解决问题
在婆媳发生矛盾时,妻子真正生气的对象其实不是婆婆,而是老公。既然问题的根源是夫妻关系,就需要夫妻自己来解决,一旦父母介入,矛盾的处理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在伴侣面前,我们可以试着坦诚地讲出彼此的需要和期待,讲出对彼此的委屈和不满。无论是否有结果,这本身就在塑造一种“我们才是一家人”的共同体感觉。这是和伴侣原生家庭关系的终极解决之道。
Chapter 6 如何应对出轨和分离
出轨的本质
出轨的本质是最亲密的人背叛了你。所以出轨的核心不是事实认定,而是这种因为感觉被背叛而导致的信任坍塌。
出轨是对心理契约的背叛。不同的伴侣,心理契约的内容也各不相同。
·出轨的原因
并非简单的“他不好”、“我不好”或是“两人的感情不好”
出轨是各种因素交汇的结果。出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意外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既是人祸,也是天灾。
是否会遭遇出轨不是区分伴侣感情好坏的标志。感情好坏的区别在于,两个人能否从这样严重的情感危机中恢复,重建对彼此的信任。
如何进行关系的重建
·遭遇出轨后,亲密关系的发展方向
1.就此分开
这时,两个人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好好分手,以及如何医治关系结束留下的伤痛。
2.带着未治愈的伤痛,貌合神离地在一起
未被处理的伤痛会变成两个人的巨大隔阂。委屈和愤恨的情绪会在日常琐事中表现出来,变成关系中的定时炸弹。
3.修复关系,把出轨变成亲密关系中的插曲
有时候,危机会让两个人更加亲近,因为危机引进了一个最大的敌人,需要关系双方同心协力去应对,保护彼此的感情。
·修复关系的两个前提条件
1.出轨方断绝和出轨对象的联系,并愿意回归家庭
他不知道,当他想维持现状或拖延选择的时候,他其实已经做出了选择。如果想修复关系,出轨方需要有当机立断的决心。
回归家庭虽然很难,但如果出轨方想修复关系,就必须克服种种困难,背负愧疚和对方可能的怨恨,用坚定的爱面对一切,在于伴侣日常的相处中,抹平对方心中的伤痛。
这样的关系,一开始就注定会有人受伤。不伤害另一个,就会伤害自己的伴侣,也许受伤的人里也包括他自己。可是因为这件事是由他而起,他必须做出选择。
2.被出轨方接受现实,并愿意重建感情
我们还能重新变成恩爱的一对吗?
一方出轨后,两人的关系无法回到从前,这是事实,可这不意味着关系双方不能再成为恩爱夫妻,他们可能会变成不一样的恩爱夫妻。出轨让他们被迫看到关系里更复杂、更真实的人性。可是,真实的人性里也能长出爱情。曾经的恩爱应该是彼此渡过难关的支撑,而不能因为它被污染了,反而变成一种负担。
他还会再出轨吗?
原谅确实是一场冒险,但是,如果不想放弃关系,就只能接受。
一个乐观的理由:当出轨被发现,成为家庭危机后,当出轨方真真切切地经历这一切,感受到焦虑、痛苦、愧疚后,他们也会怕。这种怕,反而可能让他们更珍惜和伴侣稳定平静的感情。出轨确实刺激,但并不让人快乐。相反,在短暂的刺激以后,它会让人陷入巨大的痛苦当中。
病是很痛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病都不好。有时候,病就是一种疗愈关系的方式。
·重建关系的四个原则
1.出轨方能看到对伴侣的伤害
出轨对关系的第一层伤害是背叛,而比它更严重的第二层伤害是无视这种背叛。
委屈和痛苦是需要被看见的。否则,被出轨方就会通过某种方式来让对方看见,比如吵架,或者通过出轨来报复对方。
对于被出轨的人来说,只有伴侣意识到自己对他的伤害,也表现出对他的心疼时,他才能确定:我的伴侣是爱我的,进而相信这件事只是一个意外。只有这样,他才可能有勇气带着伤害重新靠近伴侣。
对于出轨方来说,看到伴侣的伤痛,他就会被自己的内疚折磨,所以他宁可弱化这种伤害,忽视伴侣的伤痛。但要想让关系能够真正重新开始,必须经历直面伤害的过程。否则,没有被看见的伤害就会变成今后的委屈和抱怨,让两个人都难以释怀。
对于有些人来说,出轨是无心之失。他会恐慌,拼命为自己的过失辩护。可是他不知道,只有勇敢承认自己的过错,真诚地用行动弥补,才能把打碎的古董瓶子重新黏合起来。
2.出轨方主动承担修复关系的责任
出轨方要掌握修复关系的主动权,而不能把这个责任抛给对方。愿意承担修复关系的责任,也是看到伤害和请求原谅的一部分。
3.被出轨方为自己设置反应限度
这并不是说被出轨方要很快原谅或放下,而是要把这件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第一,对伴侣提出明确要求。在短时间内,抽象的关系修复很难,具体的要求却可以做到。而具体的要求一旦做到了,被出轨方至少不会那么无力,也有了停止抱怨的理由。
第二,把出轨事件抽象化。很多人会探究自己被欺骗的细节,这些细节会带来巨大的伤害,折磨着两个人。一旦决定修复关系,被出轨方就需要尝试把这些细节放下。可以在语言上把出轨的细节抽象为“这件事”,既保留妻子诉说的权利,又不至于让妻子一直沉溺于被伤害的情绪中。
第三,不要利用受害者身份,把出轨当作加强话语权的砝码。它让你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但你越是用它,它就越会被放大,你就越放不下伤害。这并不是理想的关系重建,被出轨方想要的是能够去爱、值得信任的伴侣,而不是被自己审判着、抬不起头的伴侣。
4.停止追逃模式
被出轨方要努力控制自己,别追得太紧,出轨方也要尝试放弃逃跑的想法,直面伴侣。
关系重建的过程通常是痛苦的,并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反复,但这是重生的必经之路。正如情爱专家埃丝特·佩瑞尔所说:如果把出轨当作上一段感情或婚姻的结束,现在你们愿意跟眼前这同一个人,开始另一段感情或婚姻吗?
如果你愿意,无论多艰难,都不要让爱的火苗熄灭;如果你不愿意,也要跟伴侣好好分手,再各自寻找生路。
如何应对分离
很多时候,人们把分离看作关系的失败。但换个角度看,分离同样是处理关系难题的一种方式。
·分离后的三个心理阶段
第一个阶段:愤怒
要走出愤怒,只能慢慢接受现实——无论曾经跟这个人有多深的爱恨情仇,现在都已经跟他没关系了。
第二个阶段:悲伤或失落
有的人宁愿一直对前任保持愤怒,因为如果摆脱愤怒,他就会进入第二个阶段:悲伤或失落,这要比愤怒更让人难以忍受。当他意识到从此与对方再也没有关系时,失落感会非常强烈。有的人则宁可记恨对方,也不想承认已经失去对方的事实。如果承认了,这个人也就真的离开了。
第三个阶段:接受和放下
当你承认对方真的已经离开,并允许自己悲伤和失落时,就会进入第三个阶段——接受和放下。但是,要做到真正的放下,除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你还要克服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社会对离婚的偏见)。
·分离是新生活的契机
故事里有重新生长的勇气,有自我的新的身份认同,有从痛苦中学到的经验,还有爱。
成功的分离需要依靠爱,不过,依靠的不是对这个人的爱,而是对人性弱点的怜悯,对爱本身的信心。
·分离是从“我们”的故事回归“我”的故事
亲密关系出现危机的夫妻,无论在一起还是离婚,都不是一种错误,而是一种选择。只有一种情况称得上错误,就是明明想要改善亲密关系,却拼命讲“我”的故事;或者明明已经分开,却仍然在讲“我们”的故事。不是这个故事本身不对,而是它没法带你去你想要去的方向。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前任
好前任的标准就是两个人在情感上足够远,最好没有关系。
亲密关系是很多人的精神支柱。而走出分离的关键,就在于能够在亲密关系之外,发展起其他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扩展情感以外的世界。
如何减轻分离对孩子的伤害
如果大人对分离的接纳程度比较高,那孩子自然也会接纳家庭的变化,并培养起新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夫妻逐渐从分离的伤痛中走出来,给孩子安定感,是对孩子最大的抚慰。
离婚后不一定要做朋友,但要学会把伤害留在过去,把离婚当作一个结束,不要把愤怒、怨恨的情绪带给孩子。
离婚的夫妻在养育孩子时,需要划定彼此的边界。即使再不认同,也不应该随意发表意见,更不能贸然纠正和干预。否则,很可能不仅帮不上忙,反而会引来混乱,让孩子无所适从。
减轻孩子所受伤害的最大秘诀,就是夫妻在离婚后过好自己的生活。如果既能从父亲或母亲那里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又不用承担抚养者情感上的负担,孩子就能更好地做自己。
结语 亲密关系,最艰难的创业
如果说,亲密关系的开始如同人们所熟悉的童话,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那么,随着亲密关系的发展,人们会进入人性最真实的黑森林。
用投资者的态度来思考爱情,你会觉得亲密关系好不好,是人的问题,而不是相处或磨合的问题。所以,你会等待对方把他的事做好,并且考核对方是否合格。一个不断考核,另一个厌烦、抗拒、逃避,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用创业者的态度思考爱情,你就会知道,要想让一个项目成功,你必须倾其所有。因为创业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你就是那个最终为这个项目负责的人,也是最终承受结果的人,不论成功或失败。
亲密关系是最艰难的创业项目,遗憾的是,很多人却把自己当作投资人。人们总觉得爱情是一种特质,当关系出现问题时,就会责怪对方缺少这种特质,却没意识到,爱情是一种能力,获得这种能力的前提是,用一种创业者的态度努力经营它。
并没有一个家庭是没有冲突、没有问题的。只要这个家庭具备修复冲突、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它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