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穿山甲公子被曝光后,人们开始更多关注和谴责不法分子对野生动物的非法狩猎和走私,这或许可以让这些面临灭绝危机的动物们感到少许欣慰,但是不能回避的是这些野生动物所存在的庞大市场,比如最近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发表了惊人的言论。
张伯礼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大前提是对的,但是在没有找到野生动物入药的替代品之前,我们要兼顾保护和利用,要“兽道”,也要“人道”,还是应考虑适度允许入药。张伯礼强调说,“但是不应该用濒危稀缺中药材做保健品、化妆品,只能用于治疗药品。”
张伯礼熟练地用人道为穿山甲等野生动物的猎杀行为作辩解,然而果真如其所说的那样没有找到野生动物入药的替代品吗?中国古代传统中医向来认为万物都可以入药,上到天上龙肉,下至路边马粪(药材白马通),样样都可以悬壶济世,然而没有任何现代科学研究可以证明穿山甲有药用价值,更别提找到替代品了。然而中医界一直逃避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的检验和判断,以至于至今一些迷信陋习仍然存在于大街小巷。
至于中医为何认为穿山甲鳞片是神药呢?穿山甲的头部尖细,活像一电钻,而且穿山甲以白蚁和蚂蚁为食,包括蚁类幼虫及卵,刨土自然是穿山甲的绝活,于是古人就把穿山甲和“通”字联系到了一起,一经联想,穿山甲就成为了药材,主治功能和“通”紧密联系。
比如:
《滇南本草》:"治疥癞痈毒,破气行血,胸膈膨胀逆气,治膀胱疝气疼痛。"
《纲目》:"除痰疟寒热,风痹强直疼痛,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
《中国药典》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用于经闭癓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关节痹痛,麻木拘挛。
这种说法当然是荒谬的,也经不住科学的检验,谈恋爱可以看脸,但是治病不可以。张伯礼这种说法和兽道冲突,这种说法刺激了穿山甲市场,更对立于人道,用没有证实的方法医治病人反而耽误病人的治病。
要想保护穿山甲等野生动物,我们不但要重视不法分子对野生动物的非法狩猎和走私,更要清理市场源头,严禁穿山甲、熊胆、麝香、虎骨等入药,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护那些数量日益减少的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