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开年比较热闹的新闻应该是罗胖的跨年演讲被全网diss了,猛然发现,各路名人都在做文化节目,知识付费的年代,突然让我觉得是不是所有的知识恐慌都是这些贩卖知识的商人在造谣?你真认为花钱买来的信息碎片是学习全部?看《奇葩说》,辩论高手们学霸学神们伪装成穿着出位语出惊人的“奇葩”;看《十三邀》,恍惚看到时代翘楚们打开心扉与自己对谈;看《圆桌派》和《晓说》,更是渴望通过名人们将最快捷的真理安装脑海……谁的手机没有安装过“得到app”、和“樊登读书会”?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以为唯快不破,无法停止。
此刻,让我们一起回想:会不会有时候我们被自己的努力蒙蔽了双眼?有时候听到的再多也只是咀嚼过的知识,智慧的凝聚需要我们深入探求更多?白岩松的新节目《对白》中,他讲到一个经典的划分人的方式,说按照聪明、勤奋、愚蠢、懒惰,将人分成四个象限,最优秀的是聪明且勤奋,下来时聪明且懒得,第三是愚蠢且懒得,最差是愚蠢且勤奋。方向不对,勤奋便是毒药。
总结第一期《对白》,白岩松只说了一个道理:不要慌不要着急,智慧永远可以让你有安身立命之处。好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白岩松在《对白》中有什么真知灼见吧,在焦虑的都市生活中掬一捧凉水,让自己的心清醒下吧。
问题1: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人已经开始不熟悉您了。您觉得,是不是您过时的一种表现呢?
每一个人都会过时,写《繁花》的作者金宇澄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过:如果你了解历史就会知道500年的历史在教科书当中有时候都不到半页。一个人更是如此,过时再正常不过了。过不过时不是我关心的,因为人心是不过时的。人性的进化很慢很慢,这也就决定了我们今天依然听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所以如果当你还在用过不过时去衡量,只能说明你太年轻。历史太漫长,人生太短,有多少辉煌的名字转瞬即逝。你们所说的新媒体,我关注的不是新,就像我也不是关注传统媒体的传统,我一直在关注媒体本身。很多人用新去欺负人,新从来不欺负人,从来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你发现,央视走了很多人,就是因为新媒体要做内容,如果不是做内容找这些人去做什么,只找工程师去就行了。只要关心内容,只要还关心人,关注人心,关注这些领域的人就很难过时。
问题2:在坐的很多人已经不看《焦点访谈》了,您怎么看?
我认为全国都在看一个节目的时代结束是好事不是坏事。某个主持人成为标志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谁都可以当几天主持人,我认为这是进步的标志。但是另一个方面,年轻的时候容易说我每天都想让世界进步,可到了我这个年龄,我偶尔有机会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好,可绝大多数时候我在做的事是不让它变得更坏。如果我们都很努力的让很多事变得不那么更坏,在遇到有合适时机,它才能变得更好。
问题3:网友给您贴了标签“正确先生”,您怎么看?
我不止一个标签,网上有220多条自杀的标签,看到这些标签我就明白了,这个时代,健康了不是新闻,病了才是新闻。自杀的不是我,是周围的坏境。一个人最后的定义非常复杂,我在太多人的眼里可能是不正确先生吧。(您想在先生前面换一个定语,您认为应该是什么呢?)我认为先生就可以了,不就是比你们早生了多少年么。
问题4:网络上有一个词叫做佛系青年,他们认为用一切随缘的态度面对一切,或者说您的孩子以佛系的态度面对生活,您怎么办呢?
我不怎么办,如果这样那就成佛呗。本来佛系青年应该是另一种解读:“打造你心目中的佛”,现在佛系青年被解读成了20多岁“不止有眼前的枸杞,还有藏红花”,我觉得没问题,只要你将来不抱怨。你可别将来还抱怨,这可不是佛系青年,我很少听到佛抱怨,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但是最后你也要为你的选择买单。
问题5:我们现在总说“未来已来”,您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未来的人才?
首先我觉得有很多东西没变,过去写情书写在龟背上,后来用毛笔写在宣纸上,再后来用圆珠笔写在普通的纸上,再后来用bb机发,现在发个语音,脸红心跳的感觉从来没变过,区别是现在被拒绝的更快了。需要区别什么是变,什么是不变,所以我一直关注的是时代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你只要拥有核心力量,怎么变你都没问题。我曾经讲过,邓亚萍打乒乓球时是世界冠军,后来退役了没法打乒乓球了因为出不了汗,改打了羽毛球,好几个月后我又遇到她,问她还打吗,她回答打是打,但又出不了汗了。因为她从羽毛球的菜鸟又变成高手了。乒乓球是她的传统媒体,羽毛球是她的新媒体,但是她从运动员时候留下来的判断、决策、体能、脚步的移动是她的核心力量。这就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教育不能够一夜之间发生变革,因为教育非常难,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满意自己的教育,因为很大一个原因是不能拿一两代人当小白鼠,所以教育只能渐变。因此将来我们还会遇到今天的很多问题,但是我们要明白中国的教育是为什么,不是寻找人才,而是培养未来的中国人。
问题6:很多人劝我们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如果你把所有东西都放下的话就没有进步的动力和欲望了。您觉得是这样吗?
你要简单地从这个字面理解的话,那你就继续保有这样的字面理解。《道德经》的最后一句话是: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它说的是:天之道,要对别人更加有利而不是有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如果要强调无为,干嘛要写让你去为呢?但是不要去争,因为争反而会去拧巴。这里面有更深层的概念,比如人一辈子出生入死,一出生直奔死亡而去,如果不较劲了,一出生直接死亡不就完了呗。不可能,因为死亡放在那才有趣,既然终点是明确的,我能不能让我的人生好玩一些?好玩一些就不能用别人眼光中的东西去玩了,去较劲,去害别人,去争,其实是争不来的。为而不争是另一种为,所以我刚才不断地说,放得下和想得开,才能真正的拿得起和拿得久。不是说真的全都放下,从这句话的理解就应该是,不仅说了,还应该多说,还应该将来说的更细。
附录
1、Z世代,是指1990中叶到2000年后出生的人。
2、《繁花》,是金宇澄创作的长篇小说,2012年发表在《收获》杂志。故事以10岁的阿宝开始,以中年的小毛去世结束,起于20世纪60年代,终于20世纪90年代,重点描写了两个时间段的上海。体裁上,《繁花》充分借鉴和吸收了话本小说的优势,呈现出一种新的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