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人们的想法很矛盾。例如他们希望新一代的年轻人有更多创新能力,他们觉得中国的技术和发展,比起模仿,更需要创造。
可是当他们身边的小孩在面临这个一个选择时,他们的建议,永远都指向模仿。
'你看谁谁谁家的孩子文化学习多好'
'大家都是怎么怎么样就你不怎么怎么样'
'这里有固定的写作套路,你填几个词就可以了'
'高考写作不需要你们突发奇想,标新立异,按传统正规的模式来就可以。'
'毕业后你要找个稳定的工作,以后就不愁了' '企业工资是高,但有事业单位稳定吗'
'女孩不用干什么大事有工作就够了'
' 对女人来说工作都是其次,嫁个好人家最重要'。
'你喜不喜欢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可以给你个好生活'。
这样的话我们听到太多太多,抵抗不了这种的冲击,我们都被刻画成同一个样子。从就业后到退休前,每个人都变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先开始对工作感到喜欢,之后厌倦,在讨厌,到麻痹,再到认命,为家里的开销不停地在岗位工作,不管对公司对单位有无实质贡献,均到达退休年纪离开,开始安享晚年。
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是复制了别人的程序然后粘贴在另一个人的生命中吗? 如果说科技是因为没有别国强需要模仿,那新一代的人是为什么要去模仿老一辈的曾经呢?
记得2年前,一位研究生即将毕业的L学姐 因为复读过年纪比同龄人大 为了留在省会当中小学老师 通过读研来提高竞争力 读研时就天天在实习学校做事 什么事都做 老教师嫌累的工作她全包 休息日学校有学生活动并没有她的事 但老教师不想动一个电话给她叫她马上过来 她怕动身慢 打的过去 免费工作一天 在快毕业时我听室友说L学姐 为了这份工作天天在领导面前点头哈腰 有事没事都往学校跑 看能帮上什么忙 听说那学校招人她就开始打点送礼 打听招人情况 最后L学姐终于实现了她的愿望 顺利进入重点学校
我本以为她在毕业时是非常开心的 但吃散伙饭时她偷偷跟我说
闲闲 我就快毕业了
找工作时爸妈想我找个稳定点的
我读研起就扒着二导给我推荐学校
我知道二导其中一名研究生是他母校毕业的按理说希望更大
但我天天跟着他做事 我想我努力一定会有希望 而现在我也确实成功了
一周前学校欢送退休老教师 给他们很大的排场 但我却觉得无限凄凉 因为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我在想这就是我从20-60岁的道路吗?我那么努力的奋斗就为如此?
当时她的这段话敲醒了我。我们也许可以预计60岁时自己的摸样。但如果连人生未来也能在20岁时就看到60,这样的人生,真的是你我想要的吗? 复制别人的人生粘贴在自己身上真的是我们来这世界的目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