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们从小就被告知,人生就是不停地选择,选对了便是走上了康庄大道,选错了那就是下了泥潭深渊,因此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选错。
选错了真的那么可怕吗?
张姨是个命运坎坷的女人,四十几岁就守了寡,独立拉扯三个孩子长大。张姨底子不差,性格温婉,手脚又勤快,还能缝一手好针线,这些年,追求她的人非常多。地里农活多,她身子板弱,有个归宿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可她偏不,愣是风里来,雨里去,靠自己养活了孩子们。岁月在张姨滑腻的脸上刻上了沧桑,双手变粗,白发悄悄爬上来,阳光下微微发亮。有人说,这个女人自讨苦吃,不会变通,千路万路,选错了一条最难的路。
张姨并不觉得,她做了当下最好的选择,如果“代价”是建立在身体的辛苦上,她下辈子还愿意。
张姨的“傻”是源于对丈夫浓浓的化不开的爱,即使他走了多年,那些年的幸福生活给了她充沛的爱与坚韧,孩子们的懂事争气给了她信念。
张姨有颗慧心,最艰难的时候靠好厨艺,能把普通的青菜变出很多花样;别人家包饺子,她领着孩子们玩面团;家里为数不多的家具、摆设一尘不染,一个小小的玻璃广口瓶,桃花、向日葵、雏菊、冬梅,生机勃勃。为了生存,她学过很多手艺,除了缝纫,她会编织、手工艺品、针灸推拿,学一样像一样。至今依然有人还在劝张姨改嫁,她还是笑而不语,她过得虽不符合世俗标准,但是真的很好。
人生是过自己的,志不在此,何以勉强?选择“错”的张姨,忙碌而充实,现在儿女成家成才,忙着四处走世界的她并不孤单。她早就学会了与自己相处,根本不需要一个人“分担”。
选对还是错,不是世俗来评判的,我们的内心自有一杆秤,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有自己承载的方式。重要的不是选择的眼光,而是撑起生活的态度。
(二)“讨好”在有些时候弥足珍贵
我们很希望意气风发,潇洒度日,活出自己的意志。歌后王菲,爱就爱了,不爱就是不爱,一生活得彻彻底底明明白白,不留遗憾。可惜大部分人做不了王菲,我们并没有那样的底气。
一个朋友,二十来岁追求自由,追求个性,号称“边城浪子”。那几年走南闯北,积蓄全部花在了诗和远方,和很多妹子分分合合,和很多工作擦肩而过。可时间饶过谁,“边城浪子”转眼三十啷当岁,一卡一脑空空,父母已老,恍悟人生不能这么继续。
于是他彻底变成了原来自己讨厌的人,坐格子间,讨好老板,内心呼啸而面不改色;算每日收支,讨好银行卡,盯着卡上的数字狠狠掐下旅行的念头;讨好一个姑娘,从此只得一人心,做牛做马,只为博佳人一笑,走入婚姻殿堂;讨好自己的娃,能趴在地上学狗叫,暗啐一口:混世小魔王,你爹可是边城浪子,敢骑上我的头!
二十岁的时候能跟人拼命,三十岁的时候拼了命地讨好生活,不是激情消退了,只是眼界不同、追求不同。人生若是没有脚踏实地的“讨好”过程,就像漂着的浮萍,踩不着地心空空的。有了儿子婆子票子,双亲安好,偶尔看看镜子里那只“生活狗”挺炫酷的。
不必苛求生活的姿态,优雅的人生和措手不及的人生不是来选择的,而是摊上了,就坚定地往前走,遇山爬山,遇河过河。“讨好”人生是节必修课。
(三)一念向佛,一念心魔
《窗》的故事讲述了两个患了绝症的病人,一个靠窗一个靠墙。靠窗的病人每天给靠墙的病人描述窗外的世界、绿树红花、草坪上玩耍的孩子、踩着高跟摇曳生姿的女郎、怒放的玫瑰、争吵的情侣……窗外的风景成了靠墙病人全部的慰藉,他开始感激,进而羡慕逐渐嫉妒,甚至希望靠窗的病人赶紧死去,这样他就可以自己看着窗外了。
终于有一天靠窗的病人真的走了,再也不会回来。靠墙的病人兴奋地来到他的床位,他奋力支气上身,擦擦眼睛伸长脖颈,看向日思夜想的窗外,犹遭雷击,窗外竟是一堵墙!
原来风景竟是来自病友的想象,那些美好风景竟来自他的心灵之窗。
有时候扰乱我们情绪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种种“我以为、我认为”。
“我怎么嫁了你这样的窝囊废。”惹恼了对方,贬低了自己。至此,婚姻就是一场倒霉的选择,你和他都成了倒霉的棋子。
“我怎么这么幸运能和遇见你,伤痛一起扛,幸福一起享。”婚姻成了彼此成全,互相滋养,互相扶持的阳光花园,置身其中,你是花,他是蝶,蝶恋花,花吻蝶。岁月静好,琴瑟和鸣。
换个角度看待麻烦,麻烦还是麻烦,解决的心境却大不相同了。
(结)
我们是幸福之舟的舵手,船往哪开,怎么开,是由舵手来决定,即使绕了远路也没关系,即使为了油钱,走了一段不喜欢的路也没关系,遇上冰山,镇定果断地绕过去。内心是晴天, 即使暴雨那也是晴空万里的前奏,换个角度,生活大变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