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 ,我们娘仨陪糖去了山西忻州河曲县,圆了他的寻根梦。
上世纪五十年代,糖的爷爷用一根扁担两只箩筐挑着全部家当,带领合家老小从河曲来到了河套平原安家,那一年,糖的父亲只有十岁。
如今,糖已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半个多世纪之后,我陪着他站在父亲生活过的窑洞前,追寻祖辈留在这里的足迹。盯着那残破的窑口,糖默不作声,也许他想到了祖父面朝黄土背朝天终日劳累的场景,也许他在想象自己的父亲恓惶的童年,也许什么都没想,只是想把这根之所在深深地印在心里。我没有打扰他,拿起手机拍了张照片帮他保存。
走在村里的路上,只感觉到宁静。小村只有二三十户人家,完全坐落在山沟沟里。道路两旁的草都绿着,间或有一两株野花开着淡紫色的花朵,远处山上的树叶开始变黄了,梯田一层层铺展着,成熟的谷子,高粱都低垂着头。这里太适合隐居了,弯弯绕绕的山路把你送进小村里,除了头顶透蓝的天空,你只能看到四壁的山。但倘若一个爱热闹的人,在这里估计是呆不了两天的。
这里的特产是一种叫“海红子”的小果子。我们来的时候,正是海红子成熟的季节。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有一株缀满红果的树,煞是好看。我小时候,在冬天吃过贩卖过来的海红子,只记得酸酸的,并不十分好吃。但他们当地人把这东西当宝。亲戚送给我们一袋海红子,并详细地告诉我保存的方法。洗净之后要自然晾干,然后均匀地喷上好酒,放在干净的坛子里,用泥封口,放到阴凉地。等到过年的时候取出来,可好吃了。糖回到内蒙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如法炮制了那宝贵的礼物,放在了妈妈家的小院里,我们期待着过年的时候,会有大大的惊喜。
在河曲县城所在地文笔镇,参观了白朴公园。这是以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命名的公园,因为白朴是河曲人。这是我来之前所不知道的。公园内有一座文笔塔,状如巨笔,直耸入云。据说此塔是为纪念清朝某位高中状元的河曲子弟所建,欣欣然领着俩孩子登塔远眺,河曲全景尽收眼底,南面高楼鳞次栉比,北面玉带似的黄河蜿蜒远去,今日河曲现代化程度绝不逊色于我所居住的前旗。下塔前,没忘了让俩女儿摸摸巨笔,沾沾状元文笔的灵气,也考个状元光宗耀祖。
“走西口”在我们河套地区是妇孺皆知的事。河套人大概有三分之二以上祖辈都是从“口里”走西口到“口外”的。所以,来了河曲自然要去看看著名的“西口古渡”。河曲人早已把渡口打造成了一处观光胜地,平整光洁的广场中央矗立一座祭祀黄河的庙宇,河岸边围有雕刻精美的石栏杆。站在栏杆前,看着清澈的黄河水(黄河水在山西居然是清澈的,此处是,老牛湾更是)波澜不兴的样子觉得有些陌生。河边不见一只渡船,古渡,真是名副其实的古渡,今人站在这里,唯有拍照留影或是凭栏远眺的份了。
河曲,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短短的两天亲近,并没有完全了解它,它那神秘的面纱,且待日后慢慢揭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