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与建文帝的朝廷军队一路厮杀,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失手,打到济南时,却遇到了一个克星——一介书生文人的铁铉。
铁铉,河南人,国子监的“三好学生”,授予礼科给事中,擅长断案,朱元璋听说后,赐其名曰“鼎石”,将他比作国家的柱石。
建文初年,铁铉升任山东布政司参政。李景隆北伐时,铁铉负责北伐军的粮饷供给,铁铉是文人,打仗并非专长,朱允炆让他负责后勤工作,算是个不错的人事安排,铁铉的物质保障工作也完成的很好。但因李景隆太草包了,被朱棣打的四处乱逃,建文帝的第二次北伐一败涂地,而朱棣又紧追不舍,山东诸多城池失守。
李景隆逃到济南时,留在山东的最高长官就是铁铉,还有李景隆北伐大军的参将盛庸。铁铉便主动去见盛庸,两人将济南城里仅有的六万人马迅速组织发动起来,发誓要与济南城共存亡。
济南城上下众志成城,抵抗住了燕军的疯狂进攻,朱棣造反以来遇到了最难啃的骨头。朱棣久攻济南不下,很恼火。而朱允炆的一颗吊着的心也放了下来,终于看到了挽回败局的希望,便提升铁铉为山东布政使,“遣官慰劳,赐金币,封其三世”,并命令盛庸取代李景隆出任大将军,再接再厉,击退燕军。
老狐狸也有上套的时候
济南由于铁铉和盛庸的合力死守,朱棣怎样发疯的攻城都打不进去,硬的不行,就来软的,朱棣让人写了劝降书,射进济南城,劝导铁铉和盛庸要识时务,赶紧投降。铁铉手下有个文人,写了篇《周公辅成王论》进行一一驳斥,也射进燕军军营。朱棣一看软的也走不通,便还是下令硬攻,结果围了三个月,可就是拿不下济南,特别愤怒。朱棣万万没想到,铁铉这个书生那么厉害,越想越生气,朱棣的兽性被激发出来了。
建文二年七月,朱棣在济南城外转了一大圈,忽然一个坏主意来了,他令人拦坝筑堰,将济南城郊的各条溪水汇聚起来,然后准备用大水来灌淹济南城。
朱棣这一招够毒的,毕竟济南城里还有不下10万的生命呢。当城里的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家都惶惶不安,铁铉却正定自若,跟人说:“无恐。计且破之,不三月遁矣。”
铁铉没说大话,他确实有锦囊妙计——找了一些大嗓门又能哭的人,让他们故意昼夜啼哭,并要哭着说:“济南鱼矣,亡无日矣。”最好哭得声音越大越好,越真越好,要让城外的燕军听到后,以为城里人真被即将的淹城给吓哭了。与此同时,铁铉又挑了1000多个济南人出城,跪在地上向朱棣“求饶”说,:“奸臣不忠,使大王冒霜露,为社稷忧。谁非高皇帝子?谁非高皇帝臣民?其降也。然东海之民,不习兵革,见大军压境,不识大王安天下、子元元之意,或谓聚而歼之。请大王退师十里,单骑入城,臣等具壶浆而迎。”这帮人说的情真意切,使得一直狡诈凶狠的朱棣也上了套了,命令手下人退兵十里。
退兵后,按照约定,他“率劲骑数人渡桥”,直接到了济南城下。而“降民”还真守信用,他们打开了城门。守城的军士和城里的居民顿时全上城头,俯视着燕王的到来。再来看朱棣骑着高头大马,撇着嘴,趾高气扬地走向城里。突然一块大铁板从城门上重重地砸了下来,砸到朱棣的马脑袋上,虽没砸到他,但也够吓人的,朱棣大惊,心想上当了,急忙换上随从的马匹,调头就跑。这时埋伏在吊桥边上的守军赶紧去拉吊桥,以切断朱棣的归路,谁知可能是将士们太激动也太紧张了,一片忙乱之中居然没拉起来,让朱棣给跑出去了。话说朱棣一路惊魂来到了自己的营地,恨的那叫一个牙痒痒,直到造反成功了,还在恨铁铉。
死人灵位也能用来打仗
朱棣立即下令全体将士,昼夜围城进攻。他们运来的火炮,对准济南城没命地轰打,济南危在旦夕,10余万生命危在旦夕。
这时,书生铁铉心生一计:你朱棣口口声声自称是你爸爸的好儿子,现在我就考验考验你说是是不是真心话。铁铉下令让人在一块块木板上写上“高皇帝神主之位”几个大字,然后叫士兵们拿了这些牌位,挂到朱棣炮轰的城头上。燕军将士看了傻眼了,那是高皇帝的神位,谁敢轰啊,轰了就是乱臣贼子,就是十恶不赦。朱棣再狂妄也不至于胆大到此程度,自己是以“大孝子”、“维护祖制”的名义起兵的,怎能打自己老爹的灵牌,这以后传出去“靖难”事业咋进行啊。不能犯浑,赶紧下令:停止开炮。
铁铉见这招很灵,叫手下将士向朱棣邀战,骂朱棣和燕军,使劲骂。朱棣听到后,人都要疯了,但还是无计可施。此时铁铉又使出一招绝活,乘着燕军疲惫之际,派遣济南城里的壮士出其不意地去骚扰和袭击燕军。朱棣狼狈不堪,但又无可奈何。
擅长打仗的武夫朱棣碰到了人生的克星——书生铁铉,不过好在朱棣脑子还算灵活,并没有一条道走到黑,在济南城外转悠了整整三个月后,惶惶不可终日的朱棣带着无比的怨恨和无奈,下令撤军回北京,济南战役以朝廷军的胜利而告终。
铁铉与盛庸乘胜追击,收复了不少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