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有一个老板,是一位来自欧洲的“老外”,有时我会和他一起接待客户,吃饭总是难免不了的。
第一次点菜,老板把点菜的任务完全交给了我,很正常,因为他根本看不懂中文菜单。虽然一共只有三个人用餐,但由于是VIP客户,我点得有些多,请客户选了几个,我补充了几个,大约点了六个菜一个汤。当然是吃不完的,但这就是正常的普通商务宴请应该有的规格啊,也没有超出公司的人均标准。结果那天饭局上,老板就问我,怎么点那么多菜,多浪费。客户虽然不怎么说英文,但也是听得懂的,我相当的尴尬。之后客户和我开玩笑,还会称呼我们的老板为“点太多”老板。
几次下来,公司的人都很害怕和老板一起外出用餐,因为他总要说别人点太多。可是点少了和客户在一起感觉面子上又过不去。
有一次欢送一位同事,老板一定要我们安排欢送午餐,点餐的时候我们也是非常拘束,一人一个菜再减一道,素多荤少,可离光盘还差一点。没有客户在,老板便追着我们说,你们谁点的这道菜,应该负责把他吃完了,点菜的同事勉为其难只好消灭掉。老板看了十分满意,说:“食物舍弃了自己的生命,给我们提供能量,我们如果浪费了,是一种非常可耻的行为。”
杜绝浪费于是成为老板在我们心目中的个人形象。他吃饭只点一道菜,出行就坐经济舱,专车就用普通商务车。就连参加展会,老板也会过问几遍,这些搭建的物品,是否能够重复利用?他希望能用环保的方式来做。所以在他的偏好下,我们的展会更多用电子屏、电子文件、可重复使用的可移动展品。在一堆木结构、高耸入云的展台中,少了气势,却多了一些简约的风格,竟然也别具一格。
渐渐地我们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气,总是不多点菜,做东西总先考虑是否够环保。虽然觉得有点不太气派,但也习惯了。
后来,这位“老外”老板离任,换了一位留美回来的中国老板,隔三差五总要请客吃饭,总要一大桌子相关不相关的人都来吃饭,还总要“拿瓶我的茅台来”。展会要气派,车要气派,办公室也要气派。一开始大家觉得老板非常体贴大家,给大家好口福、高规格。但渐渐发现,这样不惜浪费物品的老板,同样也毫不在意地浪费时间,随时占用下班时间开个没完没了没有结果的会,无意义的饭局也是对每个出席人时间的浪费,实在是负担重重。
这是一些与两任老板相处的一些小琐事,看上去都是无伤大雅的个人习好。可偶然回头想起,两任老板的行事风格看上去好像是中外对于“面子”的差异,其实是对外在物欲的差异。带来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一种看上去简单却也是放松,一种看上去热闹却也是负担。
我们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之中,在中国的一线城市,物质极大地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却也通过物欲绑架了我们的生活,什么都要上档次,有格调,能够显示自己的身份。如果能够抛开这些对外物的需求,给自己刚好的享受,何尝不是解放了自己的内心,又正当地对待了物品对我们的奉献呢?
浪费的是物品,侵占的却是你的自由空间。
嗯,其实断舍离最该断的还是自己内心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