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开始接触“断离舍”这个概念已经是4年前,那时仅仅是看到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已经找不到了,只记得当时震撼于“空间的混乱代表了内心的混乱”这样的理念,像是清醒过来一般,马上记笔记,开始整理书架衣橱、清理购物车、删除没有联系价值的朋友、放弃对一些食物的执念。我相信这些行动的的确确让我有所改变,至少:
✔在逛超市添置物品时总是目标无比明确
✔不用盼完一个快递继续盼下一个快递
✔少之又少的朋友圈互动,越来越多的深度交流
✔坚持运动
于是在“断离舍”这个概念大火时,我习惯性忽略了所有相关文章,认为自己已经早就“升级”过了并且已经做得很好了。却不知道自己这么多年了不过是“学了几句打招呼用的英语在碰到外国人时依旧一言不发”。以为的“升级”现在已经“落后”得不行了,不过在最基础阶段的沾沾自喜。
2017年12月25日至12月31日,每天出门和许久不见同学朋友叙旧游玩,期间,远在上海的朋友微信上说:“你该紧张起来了!”我依旧那一句:“急也没用,慢慢来。”31日晚,回到一个人的状态,开始翻看以前的记录制定新年计划,不必说18计划上又把17年的目标基本又抄了遍,满满当当一页纸满足了。突然发现每天的记录中勾勾叉叉的,勾的都是我已经不需努力就能完成的,叉的依旧是那些一年又一年反反复复出现的任务,每天我满足于那些勾觉得一天已经不错了,甚至很多勾只是代表着完成了任务,比如订阅的10个专栏,每天每个专栏我都希望顾及到,刚开始几个我可能确实认真听了,后面好多都是晚上为了完成任务打个勾一口气听完。重新审视,才发现这么多年了,虽然有所升级,但还是陷入了新的误区中,整理了空间,工作和生活甚至于内心依旧拥挤不堪:
❌低效地囤积知识
❌低效地制定目标
❌低效地执行任务
于是2018年的第一个月里,我只选择了阅读一本书,学习一个专栏,每天一个固定的任务——听一本书。该升级了!对近期的学习写篇笔记:
✔《精要主义:如何应对拥挤不堪的工作与生活》
✔《超级个体》(古典老师专栏)
✔《少即是多》(每天听一本书)
精要主义,重塑思维模式
本书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精要主义者的核心思维模式
第二部分:精要主义者养成step1——探索
第二部分:精要主义者养成step2——排除
第四部分:精要主义者养成step3——执行
■■■
在第一部分中便找到了我的思维模式上的缺陷:
不加思考地选择
虽然知道自己有选择权,但是忽略了选择能力,所有机会同等视之,不加甄别,是个机会就抓。精要主义提倡做好正确的事情,所以要学会甄别每个机会,寻找个人贡献峰值:重要的事情,恰当的方式,合适的时间。不加区别的照单全收其实也是被动的选择,并没有形成有意义的积累。10个专栏,被每一个发刊词吸引,根本不考虑自己想不想学、会不会学、现阶段需不需要学,看似自己主动订阅,为自己做到“为知识付费”而窃喜,实际上还是被别人控制了选择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被动学习为了完成目标而加速而焦虑,一无所获,实实在在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接下来的三部分构成完整的行动循环。
■■■
首先通过探索——留出空间、观察倾听、寓教于乐、优质睡眠、精挑细选,将有意义的事物甄别出来。根据书中提供的内容整合日常阅读,我认为可以总结为为自己留出“安静期”,在“安静期”内可以做以下具体的行动:
✔冥想/坐享(多个专栏老师都曾推荐);
✔写日记
✔阅读思考,写读书笔记
✔运动锻炼
✔睡觉小憩
✔融入游戏(更多的是借鉴奖励机制来提高效率)
实际上可以看出这些活动都是为了暂时从盲目的忙碌中抽离出来,得到一定的“休息”,留有思考空间对事物进行审视。
■■■
接着我们需要进一步进行排除,在第一步中我们通过练习或许能够区分事物的重要性程度,但“所有权依恋症”(后面会讲到)使得我们对“不重要、不必要”依旧不肯放弃,仍会不死心地认为可以“几手抓”。就像整理衣橱,分好了类,却还是把那些本来打算扔掉的衣服打个包换个位置收纳,一边想着没准有一天会穿,其实它们依旧在占用我们的时间空间和精力!只有彻底地清除才能达到“断舍离”的目标。
关键词:
✔拒绝
✔删除
✔边界
■■■
最后执行部分,更多的是小技巧,让事情能够更加顺利地执行完毕:
✔事前准备,情景规划
✔从小处入手扫除障碍
✔早而小,尽可能少的时间,尽早开始
✔嘉奖进步
✔设置触发器(同习惯的养成)
✔用清单保持专注(每次思绪打断记录下来,然后继续执行当前任务)
✔每天三件事(古典老师的管理工具)
超级个体,过零库存人生
所有权依恋症
无论是有形的汽车、房子,还是无形的观点、看法,在“拥有”之后,人们对它们的珍视程度会大大提升。
换句话说:
我们总是高估自己拥有的一切
“不加思考地努力”就是“所有权依恋症”的体现,在每日清单中明明已经能够轻松做到的,依旧不愿意放弃;明明已经无法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新的积累,仍然死抓不放。
■■■
古典老师提供的建议是 “假装自己一无所知 ”,”假装自己一无所有”。
职场4清零:
1.清零能力,定期评估
2.清零简历,每年更新
3.清零知识,清理书架
4.清零领域,跨界学习
■■■
针对第3点,展开分析了物品与人的关系,引出“断舍离”的概念——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
向外整理引发内在改变。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少买;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多扔;
离:脱离对物品的迷恋——不执迷于物欲。
断舍离4策略:
1.以自己为主角、当下为坐标判断事物,不符即淘汰;
2.从垃圾入手,从小地方开始;
3.三种更聪明的舍弃方式:利用网络APP,利用聚会,每天放弃一点点;
4.控制库存,坚持每次主义,按需购买。
总结下来,物品整理做的已经不错了,只是整理书架这块还是第一次,不舍得扔也不舍得送,所以在知识这块我前面也提到了“囤积”,能力和简历清零也没有做过。不过从开始写这篇文章之时到现在,已经送出20多本书,有些书甚至是初中就已经有了,过了这么多年根本没有翻过一次。
送出自己不再需要的书籍,顿时轻松很多,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现在的学习方向,也看到了自己在进步,至少不原地熬鸡汤了(ง •̀_•́)ง
少即是多,人生重在体验
少即是多”推崇的是一种“轻物质,重体验”的生活方式,得到知识团队提炼出三部分内容:
一、金钱和物质并不等于幸福感
二、给生活做减法——体验式生活方式
三、改变自己,避免成为“大公司动物”
■■■
第一点不再赘述,这个命题已经有很多讨论了。
■■■
第二点具有实践性。体验式生活方式,把购买消费品的钱,用来购买各种生活体验。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和李欣频的《旅行创意学》实际上就强调了这种“体验式生活”。简单来说,体验式生活就是
像当地人一样生活
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拍拍照片发发朋友圈,甚至你尝试了新鲜事物都算不上真正的体验。真正的体验是能通过观察、学习、行动,融入到当地的文化氛围和生活节奏中,“像当地人一样生活”。李欣频老师甚至提出“旅行,就是最剧烈的自我改造”、“旅行是后天混血的过程”、“每一躺旅行就是一个新身份”,可谓把这种体验式生活发挥到极致。
■■■
第三点强调锻炼自身,打造个人品牌。尤其是爱好的培养,重点在于培养
有意义、能积累知识的爱好
简简单单地看电影、听音乐并不能定义为这里的爱好,看完一部电影能写写影评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步甚至于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逐渐成为个人品牌的一部分,才称得上是爱好。这也是古典老师《超级个体》专栏的目标,是一个不断进行能力提升的过程。
这是我在写作群的第一篇文章,第一次对自己读过的书以及专栏学习进行比较认真的总结,自我感觉还是不够精简,三大块内容都有想通之处但没能表达出来,希望自己以后可以做得越来越好。回过来想“急也没用,慢慢来”成了我最近几年的口头禅,确实我这句话困住了——我一直在用这句话掩盖失落感、慌乱感,成为了我一直“低效努力”的借口。确实,我现在“该紧张起来了”,用点脑子走点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