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先生和几个堂弟堂妹聊小时候的事。几个人都说最喜欢也最感谢奶奶。
堂弟说:“奶奶那么爱干净,却总是允许我们把家里弄得乱糟糟。”
堂妹说:“对啊对啊,咱们玩得时候,她总笑着看我们,永远都不生气,鼓励咱们玩得尽兴。咱们玩完了,奶奶就再把房间收拾干净,不着急不发火不唠叨。”
先生说:“奶奶最知道,人总比东西重要。”
几个人陷入短暂沉默。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堂弟的女朋友问:“奶奶那么宠溺你们,你们小时候是不是都特别熊啊?把别人的东西弄坏,侵犯了别人,会跟人家说,我们家啊人总是比东西重要……”
接着我们列出听到看到接触到的那些熊孩子们,比如路人不给他鸡排,他就把人家推下地铁站台;女孩不给玩手机,男孩吐口水进对方锅里,最后用火锅汤泼人;孩子骑着扭扭车在大马路中间走,爷爷奶奶挥手让路上正常行驶的车辆全部让行;妈妈骑自行车带孩子和宠物去商场,保安告知自行车和宠物不能入内,孩子哭着让妈妈对保安又打又踢……
先生他们几个听不下去,忙着辩白:“不不不,猜错了!奶奶宠溺不假,但我们不是熊孩子,奶奶不是那样的,奶奶不会耍流氓!”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堂妹说起,大约是三四年级的时候,家门口通了第一辆公交车,很多小伙伴被家长带着去坐公交车玩。当时正值尴尬的身高,挺一挺就需要买票,稍微缩一缩就可以免票。
“只有奶奶给我买了票。有的小伙伴超高比较多,售票员吆喝半天,他们家长还是讨价还价不买票。那些缩一缩就可以免票的更是都逃过去了。”堂妹说,“那些家长们讨价还价吵架的时候,坐在一边的孩子挺尴尬的,红着脸低着头,时不时抬头看看自己的家长,很无奈地样子。我站在奶奶身边,就特别踏实、自豪,一路上都把头仰得高高的。那一刻很感谢奶奶,永远忘不了这件事情。”
堂弟一直点头,堂妹说完,紧接着说起奶奶对他的教导和影响。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堂弟说,初中时跟一群同学去一个家庭条件很好的同学家玩,“那个同学家里很多我们没见过的稀罕玩意儿,一起去的人就有的这摸摸那看看,还一直问那同学说你爸爸是干什么的,你家有多少钱之类的话。他爸桌上放着一个西门子的手机,当时谁都没见过,有人就拿起来摸,走得时候还跟那同学提议说带着手机出去玩。”
“然后呢?”我们都问。
“我就是说啊,我也没见过,但我没摸,也没四处乱走乱看,也没瞎问。就是跟着那同学进去,玩了一会儿就出来了。我是听了咱奶奶的话,奶奶说到别人家去不能那样。”堂弟说。
我们以为没有了下文,觉得乏味,刚想说其他的。堂弟又说:“你们知道我现在的工作是咋来的吗?”
堂弟说,那次去同学家里玩了以后,那位同学对他的态度变得比原来更好,分什么玩的吃的都特别关照他。后来去不同的城市读大学,两个人网上聊天说起来。那位同学跟堂弟说,就因为堂弟去他家玩的那次,不摸、不看、不问,同学父母说堂弟是有家教的,知道分寸,值得交。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找实习单位时,那位同学的爸爸帮我介绍的,就是我现在的工作单位。”堂弟说,“所以,我很感激奶奶教我的很多事情。”
我们都听入了迷。
先生忙不迭说他自己。他说奶奶跟他说,没计划买的东西,不要乱摸乱动。他经常想起,跟同学去旅游,有人因为在景点卖东西的地方,随便翻来翻去,拿起来看,问价,就被商贩“讹”上了。
“东西不值多少钱,但商贩就叫高价让那同学买,不买不让走人。我那同学把兜里的钱都掏光了才拉倒,还跟我借了钱。其实那个东西他不打算要,根本就没打算买东西,就是看着新鲜,拿起来看一看。”先生说。
听先生这么说,才想起难怪他去商场超市或什么其他购物场合,都是直奔主题,对计划外的东西从不伸手捏来翻去,而且反感其他人这样做。原来是有这样的渊源。
“有了那样的经历才感触特别深,觉得奶奶说得对,很多难堪是自找的,所以特别感激她的那些教导。不然还嫌奶奶天天念叨得烦呢。”先生说。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兄妹几个翻出老照片,一边看一边回忆当年的种种场景。
先生看着奶奶的照片说,人总比东西重要,奶奶总是这样念叨。
在家,孩子的好奇心比东西重要,在外,孩子的教养比东西重要。总之,人不能被东西拘泥住,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