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吃晚饭的时候,吃饭总是让人头疼的儿子含了一口饭以后,就在那嗦嗦嗦的不嚼,让人一看就想发火,提醒了几次以后,我告诉他:“你是不是不饿?如果不饿,你就去边上玩,不要坐在这里了!”儿子点了点头,但是没有离开,反而问我:“那等你吃完饭,还陪我玩高尔夫球吗?(新买的玩具)”我直接拒绝:“不陪!你不好好吃饭,我不想陪你玩了!”说完以后,马上头脑中有个弹窗出来:你这个事好像不合逻辑啊!他不想吃饭,你却惩罚他别的事,这样怎么能让孩子信服呢?想到《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关于“纪律必须合乎逻辑”的解释:对不当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于是我重新对儿子说:“等我们吃饱饭可以陪你玩,但是你现在不吃饭的话,今天晚上如果饿了,也不能吃别的零食。”儿子点头同意。晚上后来也没有要吃别的东西,可见当时确实不饿。如果照以前的做法,就是对他发一顿火,或者追着他喂饭,结果饭是塞进去了,可好好吃饭的习惯永远养不了,而且,也没有尊重他对饿和饱的感觉。
今天想和你聊聊的就是昨天指导我行动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是一位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老师,在他的培养下,来自移民贫困家庭的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本来似乎注定平凡一生的学生们,长大后竟然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雷夫的全心付出,而这本书便是这位心灵导师的多年教育总结——学生受用一生的技巧,如何培养人格、信念,团队和阅读的力量以及特有的班级经济体制,等等。这本书虽然说的是这位老师怎么教育学生的,但是对于想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的父母来说,这本书的理念和教育方式同样适用。·
书中有一个观点特别引起了我的反思,那就是:
这年头,大多数的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老师们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们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父母的盛怒。
上次在弟弟家,儿子对舅舅说妈妈不好,因为妈妈发脾气,然后弟弟说我对孩子太宠了,老是讲道理,孩子还不说你好,他说他的一个朋友常常打孩子,可孩子还说她妈妈好。我没有争辩,我心里明白,一个被妈妈打的孩子说妈妈好,到底有多少真心在里面,有多少恐惧在里面?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他为了少挨打,会不会养成了讨好你的习惯呢?雷夫老师说:
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东西——害怕。
其实我们身处的教育当中,有多少不是因为害怕而守规矩的?我们害怕父母骂而老老实实的听话,我们害怕老师骂,而在交作业的最后一刻赶完作业........,然后当我们自己做了父母以后,害怕孩子不乖,害怕孩子不听话没面子,又懒的和孩子讲道理,要么直接一顿打,要么以你不乖我就不要你了不喜欢你了来恐吓孩子,结果孩子就害怕了,就听话了,你也省了很多力气。可是孩子学到了什么呢?他还是不知道事情应该是怎么样的,他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不正确,他还是不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他只是因为害怕而选择了你让他做的选择。
书中提到一位电影里的优秀教师说的话: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
我们有太多人已经习惯了把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因为自己就是这样过来的,当然也不知道如何不用害怕这个武器了,那么雷夫老师是如何做的呢?为了在不诉诸恐惧手段的前提下让孩子们循规蹈矩,并使全班维持优异的学习表现,他做了四件事:
一、以信任取代恐惧。他在开学第一天就通过玩信任练习的经验和孩子们分享关于信任的例子,让他们知道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补救。而且雷夫老师有问必答,无论这个问题有没有人问过。通过一次采访中,学生艾伦的讲述我们可以知道雷夫老师是多么耐心:
我去年问老师一个问题,结果她火冒三丈地对我说:“我不是已经讲过了?你根本没在听!”可是我有听呀!就是听不懂嘛!雷夫老师会讲解500遍,一直到我听懂为止。
我小时候,常常打碎碗,然后也因此总是挨打,以至于长大后,偶尔打碎碗,心里都会咯噔一下。记得在初中的时候,有一次我不知道弄坏了什么,当时邻居家的女孩也在,我很害怕被骂,然后那个女孩向我父母承认那个东西是她弄坏的,因此我躲过了一场骂。但我心理一直记得自己不敢承担责任的怂样,即使知道自己长大了他们不会再打我,但是潜意识里恐惧的阴影一直都在。
还记得有一次和妈妈讲了心里话,具体讲了什么不记得了,但是被妈妈后来当话柄嘲笑,所以,自此我再也没和妈妈讲过心里话。对,信任破坏了以后,你永远都无法修补。
二、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随时为孩子们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我们不需要对孩子们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而是要让他们自己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当我们对孩子承诺了什么,就一定要做到,如果你承诺要陪孩子去玩,那么工作再累,你都要做到不让孩子失望。
额外的好处是:一旦建立信任,如果发生所承诺的活动有必须推迟的特殊情况,孩子们反而特别能谅解。
三、纪律必须合乎逻辑。惩罚必须和罪行相称,然而现实往往并非如此。其实在现在很多课堂上,老师们常常都会这样处罚孩子们:因为某个孩子在教室捣蛋,所以老师就决定下午全班都不准打棒球。这就是典型的小张抢 了银行,却让我蹲监狱!而雷夫老师认为:对不当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如果孩子打棒球的时候很没运动精神,那么他就会罚他做冷板凳,直到孩子学会正确的方式打球时,才被允许重返球场。
四、你就是榜样。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当我们希望孩子做个爱阅读的人的时候,我们自己首先要爱上阅读。当我们希望孩子做事情有耐心的时候,自己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不能轻易放弃。
书中还有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观点和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以上只是关于“害怕”这个观点的相关内容,希望你和我一样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