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有异冲击好感
在图书馆借阅几本书,正阅读的一本散文集,本来很好看,所选散文,篇篇内容贴近生活,描述生动形象,美感十足,阅读兴趣浓郁,有多篇很想抄录,以便背诵背诵。然而,当读到一篇文章的内容时,因为认知与作者有异,一下子冲击了前面的阅读美感体验。
文章的内容是描写春天的,作者歌唱春风春水春山,以及春天里她徜徉外婆永久“家”的旁边愉悦,还有他父亲在世时告诉她,若遇到烦恼,就到田野去,走一走,烦忧就不见了。这么渴望春天赞美春天的人,却把她父亲的“木房子”,不安享在已经卖好的墓地里,而是独自放在一套宽敞明亮的房子里,美其名曰,怕她父亲寒冷、淋雨、风吹、虫子干扰。
尽管如何选择祭祀祖先的方式,别人管不了,可那套住着她已逝父亲的房子,会不会对周围邻居造成困扰?不和常规的对她父亲遗骨的处置方式,总觉得有些不那么合乎常规。你能力超强,财务自由,做得到这么任性的事,可如此做,究竟是热爱春天春水春山呢?还是说说而已?若是真心,为什么不让其父回归大地?让他老人家的魂灵也享受春天的气息?囚禁其父灵房在水泥林立的高楼里,究竟是为了什么?人们不是说“入土为安”吗?可作者的这种做法,普通人的我,怎么也无法理解得了。
也许是认知限制了想象。先撇开她处理其父问题和不和一般的常规,可读到这篇文章以后,我减弱了对她作品的阅读美感。用“道不同”不相为谋,来解释我的阅读体验,是不是还能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