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原生家庭的讨论在这几年特别地激烈,说白了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的未来影响非常大。
如果父母出口成“脏”,孩子也不会彬彬有礼。
如果父母酗酒暴力,孩子也很难一帆风顺。
如果父母有爱和善,孩子想不幸福都很难。
其实不仅仅是父母,配偶和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的所有人造就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都会影响一个人,决定一个人的未来。
一个“不学无术”的青年人
一个人二十七、八岁没考上大学,也没有正当职业,整天在外面游山玩水,还要借钱给别人花,你觉得这个人的人生会是怎么样的?
如果这个人只是出生在普通家庭也就算了,他有两个哥哥都是高中进士,其中一个哥哥成了他们家当地出名的才子,用实际行动告诉当地人,努力读书就能出人头地,直接改变了当地的社会风气,你觉得这个游手好闲的弟弟会有怎么样的人生?
如果你是这三个孩子的父母,你会怎么看待这个既考不上功名,又不工作上班的儿子?
如果你是这个人的妻子,你会怎么看待这个三天两头不在家,不会赚钱却一个劲花钱的丈夫?
如果你是这个人的哥哥,你会怎么看待帮不了自己还不求上进好好读书的弟弟?
历史会告诉我们答案。
豁达的父亲
这个人的父亲从来没有因为小儿子比不上另外两个儿子就看不起他。
他也很少赞扬大儿子和二儿子,在收到二儿子高中进士的诰文时,他既没有满心欢喜,也没有故作严肃。
他和平时一样找朋友喝喝酒,还顺手把一块牛肉放进了儿子的诰文袋中,一切都很平静,和平时一样。
没有大喜,也不会因为小儿子的“不成才”大悲。
他很放任小儿子游山玩水,倒不是纵容,而是对儿子的了解,他知道小儿子心里其实非常难过和自责,比任何人更责怪自己。
父亲没有选择责骂他,决定放任他,儿子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大儿子和二儿子以考取功名而快乐,那么父亲就督促他们好好学习。
小儿子以游山玩水而快乐,那么父亲就让他去游山玩水。
可敬的妻子
这个人的妻子也不是普通人,这个妻子不但长得美,很有钱,最重要的是有智慧。
普通人面对这样的丈夫早就怨天尤人,甚至离家出走了吧?
一天天在外面闲逛,又不赚钱,家里越来越穷,这老公也太没出息了。
可这位妻子不但没有抱怨,还勤勤恳恳地侍奉公婆,打理家务,教育孩子。
别人都说你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伸手问娘家要点钱,改善改善自己的生活,也不会有人说你什么吧?
妻子却说:“我家虽然有钱,但是我丈夫的尊严更重要,如果我回家拿钱,我丈夫恐怕会更加难过懊恼。“
直到这个人二十七岁决定好好读书,他问自己的妻子,“我想好好读书可是怕你负担太重,到底该怎么办?”
妻子直截了当地回答他说:“我早就觉得你是一块读书的料,但是又不希望你因为迁就我勉强去读书,既然你现在自己有这个念头就不要有后顾之忧,我会替你料理好家里所有的事情。“
这个妻子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大家可能会“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娘家又有钱自己长得又美,为什么要这么委屈自己?
可当时的大背景是妇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相夫教子,少说话多做事。
能和丈夫这样沟通,并且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和眼光,不怕吃苦受累,支持丈夫事业的女性实在让人敬佩。
引导弟弟的哥哥
前面说了这个人的两个哥哥都考上了进士,特别是二哥,直接影响了家乡的学习风气。
如果是骄傲一点的哥哥恐怕早看不起这个弟弟了吧?
好一点的会苦口婆心地劝弟弟,甚至为了家族的名声,利用自己的官职给弟弟开后门的也不少。
而这个二哥既没有看不起弟弟,也没有责备弟弟,更没有给他开后门。
他反而劝自己的弟弟去修族谱,古代修族谱可不是给七大姑八大姨发条微信。
“我现在准备修族谱了,你家有多少人?你爸叫什么?你兄弟叫什么?你儿子叫什么?”
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修族谱要靠双脚走,一户户的调研,要查阅大量的史料。
《史记》、《左传》、《战国策》等等一系列的史学书籍都要详细地研究才不会遗漏蛛丝马迹,才能修缮出一部详实可信的族谱。
二哥还鼓励他说:“我们三兄弟你是最聪明的一个,凭你的能力一定能够光宗耀祖,先搞清楚我们家有多少人吧!”
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弟弟好好读书,带着脑子去外面游历,而不是走鸡逗狗,饮酒作乐。
这样的家庭环境对这个人有多大的影响呢?
我们看看他的成就就知道了,唐宋八大家中他们一家出了三个“大家”。
没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苏洵,唐宋八大家中唯一一个非进士出身的大文学家。
当然不管是父亲、妻子还是兄弟,他们之所以用这样的态度对苏洵,其一是因为自身就有着很高的素养,其二就是他们非常了解苏洵这个人。
苏洵骨子里就不是一个贪图享乐,不顾妻儿,一心纵欲的人。
相反他有主见有思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该走什么样的路。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能教育出苏轼、苏辙两个儿子,成为了全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文学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