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朋友聊起赛尔乔·莱昂内的镖客三部曲,不知怎地,却被勾起了武侠的瘾。
念大学时有个看法,觉得中华民族最原初和最本真的文化其实是《山海经》,是女娲补天、是夸父追日、是精卫填海、是后羿射日。只可惜,这种近乎神奇的理想主义精神后来都消失了,只在游侠列传中偶有踪迹。
武侠,是中国式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质朴的正义感。西方有骑士精神,中国有侠客精神。美国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是牛仔;欧洲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是骑士;而中国,是侠客。
因了这个念头,便随手翻开了《射雕英雄传》。还没看完前五回,就又噎得我丢了书。
在我看来,这部小说里的戏剧冲突和情节发展,相当大程度上是靠两个东西推着走:一是低级误会,二是对人不对事。比如,丘处机看到李萍被挟持进了焦木大师的寺里,焦木大师自己不清楚状况,却一口咬定没有,于是两人约架开干。其实焦木大师只要把进寺的两个人叫出来细细对质,就不难发现李萍确实是被人挟持的,这是个很容易解开的误会,但是不行,一定得硬顶干架。而江南七怪呢,因为跟焦木大师是朋友,便不管事实真相如何,只是一味地极力作保,作保不成就动手打架,完全忘了“不要打架,打输住院,打赢坐牢”的教诲。后来江南七怪跟丘处机两败俱伤差点搞出人命,焦木大师才发现自己确实有错,又羞又气,在混战中失手撞死了。看这一场乱架,跟现代婆媳家庭伦理剧有神马区别?
这让我想起,当年读中学的时候恰逢武侠热,我也跟风看了不少。有一次借了《倚天屠龙记》来看,越看越怒,看到一半,已是怒火中烧,不可遏制,摔了书,不看了。同学问我怎么了,我咬牙道,这世上还有比张无忌更窝囊的男人吗?一路上靠奇遇,武功倒是越来越强,却完全忘了自己是为何出发,当年许过的愿、立下的誓,早就丢到九霄云外去了,也没有一丝丝想要把握自己命运的念头。就算是武功再强,也只不过是一叶浮萍,随波逐流罢了。
这次回看《射雕》,这种不快的感受又找来了。
开头第一回,丘处机就跟杨康和郭靖的爹一言不合打起来,打完后解开误会恨不得拜了把子;转眼丘处机又在杨康家门口杀了官兵,闯下祸端;包惜弱在老公跟人打架的时候躲进屋里,打完了出来把老公的敌人给救了,导致敌人带着人马杀回来,害得郭、杨两家家破人亡。一个是兄弟,一个是老婆,却把自己坑向了绝路。故事情节总是靠这种搭错筋的事故来推动。
穆念慈比武招亲这一茬也是。杨康轻浮张狂,看着穆念慈貌美就上场跟穆念慈过招,赢了又不当回事,想拍屁股走人。刚开始杨康来挑衅,穆易脑子还蛮清爽——穆易见他人品秀雅,丰神隽朗,心想:“这人若是个寻常人家的少年,倒也和我孩儿相配。但他是富贵公子,此处是金人的京师,他父兄就算不在朝中做官,也必是有财有势之人。我孩儿若是胜过了他,难免另有后患;要是被他得胜,我又怎能跟这等人家结亲?”后来杨康不依不饶硬是比武赢了穆念慈,穆易却像换了个人似得:“你既胜了小女,我有言在先,自然将女儿许配给你。终身大事,岂能马虎?”说的是为了女儿,其实还是为了面子。本来比武招亲是为了寻找义兄的后人,结果被杨康搅和一下,也不找人了,也不管女儿的终身大事了,只剩下了一个信念:不能被白白欺负,要拼了。很难想象,穆易生在乱世,经历家破人亡,走南闯北几经离散,竟还会有这么简单易变的行为准则。
回过头看,那些年少时我们追逐过的英雄好汉,原来竟是这等角色。不分是非,只讲立场,遇到问题就是情感绑架或者道德绑架。恋人之间认为,爱我就要无条件纵容我;朋友之间就讲,是兄弟就要两肋插刀;亲人之间就是帮亲不帮理,不然就不是一家人。武林中的英雄好汉以为自己讲的是忠义,动辄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天天被这些鸡毛蒜皮的低级误会和无端琐事耗磨心智,甚至丢掉性命,把感人的好事弄成笑话,倒像是心智未开化的孩子们做儿戏,情绪天大,正经事一件没成,偏偏还入戏颇深,理直气壮,把自己感动得不行。
不仅武侠小说是这样,那些流行的影视剧更是如此。至于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嘛,邓律师向你保证,这样的素材简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更狗血、更精彩、更丰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那些文艺作品中的情节都简直弱爆了。
也难怪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有超过6个月。其实,这样的说法早已有之,并不新鲜。西方思想家的批评自不必说,就连儒家大师也有这样的论断,比如梁漱溟说“中华文化是幼儿文化”,熊十力说“中华文明分明未成熟”。可不是嘛,病态共生,你我不分,没有主体意识,没有边界意识;只能有唯一的话语权,不是你压倒我,就是我压倒你;偏执,我的判断、我的意愿必须坚持下去;分裂,事情一分为二,不能并存,好坏不能并存,黑白不能并存,善恶不能并存。这不是巨婴的国度,又是什么呢?
不管我们给这样的现象以什么样的命名,说到底,根子在于没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有一个说法是,真理越辩越明。但据我观察,如果没有正确的思维做前提,再多的辩论也只不过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撕裂社会,催生更多的愚昧。《华严经》中说,“若能知法永不灭,则得辩才无障碍;若能辩才无障碍,则能开演无边法。”其实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健全的认知能力,才能朝着真理有效地拓进。但认知并非只是知识性的认知,更包括对我们自身的精神分析。如果摆脱不了幼儿心态,何以建立一个正确的思维?而如果建立不了正确的思维,就算进再多的学校,也什么都学不会。
启蒙,是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