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前夕,禅说电影主题讨论"亲密关系",自觉有好多的感受想分享,尽管大多来自于自己戏外人生"电影"的沉淀,但在戏内,仍然有《完美陌生人》、《空房间》记忆犹新,其间有朋友推荐电影《苦月亮》,说是很老的禁片,也就有"性"去看,果然"性"趣昂然,果然"苦"不堪言!
这部片子直接以“欲”为线,以“性”为点,用“船”去表现两对夫妇或极度扭曲或岌岌可危的“亲密关系”。虽与我的人生"电影"毫不相干,但苦味相仿,月亮不苦吾心苦!
影片因爱引起,因性沉迷,唯美激情,高潮迭起。情欲似海让人颠,性无遮掩让人狂,弯月如刀把人伤。片中关于男性女性的性心理描写让人膛目,无舌可结,细思恐极。整部影片都充满着浓重口味的情感末日和内心苦楚。
船上狭小长廊的挤兑推搡诱惑,舞池的狂欢颠狂争吵,船外的狂风暴雨怒吼...,爱与性的撕扯纠葛,简单直白的让人无语,但又复杂多变的让人心悸。导演用他冷酷、深刻而直接的表达方式,道出了爱与性的自然与本质,婚姻的真实与虚伪。
一切皆会过期,无论三年或七年。当欲望当道,索求无度,爱无路,性无趣,婚姻只剩躯壳,自我吹岀的美丽幻为泡影,一切都会变得面目狰狞。是人"性"复杂,还是人类太扯?
人类需要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似乎并不需要人类,或者更准确说是不需要人类的“文明”。在影片的最后,当奥斯卡对着他曾经不顾一切去爱,又不顾一切要弃的女人绝望的说:
"我们只是太贪婪了,宝贝,如此而已!"
那是他对人性做了最后的告诉!
"砰!砰!"
他用咪咪送他的生日“礼物”,也给人类做了最后的了结!
《苦月亮》名为情色禁片,但更像是性与爱的恐怖禁片! 在性欲占有欲的狂欢之后,撕下人类欲望的遮羞布,剩下的是哭? 是苦,还是枯?
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是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围城》钱钟书
“中国的婚外情比例全球最高”。人大教授潘绥铭曾在全国范围内的做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男性的出轨率已经高达35%,而女性的出轨率也上升到了15%。
也就是说,几乎是每3个丈夫和每7个妻子中就分别有一个人会出轨,而这已是4年前的数据统计。
伴随着逐年走低的结婚率和快速攀升的离婚率,出轨率正以一个两者远不及的速度飞速上涨。
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这个浮躁和充满诱惑的年代里,爱情婚姻性赖以生存的物质“文明”发展正以乖张的速度一路狂奔,人类情感婚恋的变化不怪才怪,不出事已是万幸,出轨实在太轻易也太简单。
在中国传统的七夕情人节里,应景的是正吵得沸沸扬扬的刘x东饭局岀轨细节披露以及文马章×俐的且行且宽的“放妻”告白,这些另类的七夕问候以后会司空见惯,见怪不怪。
婚姻,爱情与性也渐已失控,它如噬人的黑洞,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被吞没。
对爱的承诺,对婚姻的坚守,对性的把持,我们越来越不以为然,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呢?
爱情,婚姻,性
永恒的话题,永远的问题。
婚姻中无法排解的困扰,
爱情中无法面对的背叛,
性方面无法约束的迷失。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愈来愈无力走出这三角关系的困局?徬徨中,我们似乎走到了一个大家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象:
婚姻是否会解体?
爱情是否还靠谱?
性是否只剩发泄?
三者远非亲密关系那么简单,三者又都悠关生命的课题。我们来去于此,无休止的生死轮回于此,人生中几乎所有的困扰痛苦都源于此,我们终须面对。
而对我而言,颠覆过往的认识,回归本源,告别所谓的人类认知的“文明”,或许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
我们常说:爱情是需要经营的 ??
需要经营的绝不是爱情,越经营越玩完。爱情只需要觉受的!用点心而已!
我们常说:婚姻是需要包容的 ??
需要包容的绝不是婚姻,越包容越分裂。婚姻是需要经营的!用点脑而已!
我们常说:性是需要的18禁的 ??
需要限制的绝不是性,越限制越迷乱。性是需要包容开放的!用点劲而已!
尝试想像以下几种组合关系:
只有爱情: 柏拉图式的爱,虚空中的烟花,绚烂再绚烂然后飘散。
只有婚姻: 监狱般的束缚,生活中的囚徒,窒息而亡是终审判决。
只有性: 动物兽性的体现,赤裸裸的交易,权色钱色还有名与色。
爱情+性: 婚外情。无体系约束,爱需要勇气,性需要保证。
爱情+婚姻: 无性婚姻。无性爱滋润,爱情终会枯,婚姻亦无路。
婚姻+性: 合法泄欲。无精神支撑,性终会腻味,婚姻也会死。
婚姻+爱情+性:总可以圆满吧?!
看上去是的,也是可以有的。就如赌博,赢总是有机会的。许多人知道,赌钱会把自己输个精光,倾家荡产。问题是,碰上爱,人类就变成弱智,许多人或幻想,或无奈,愿意用爱把一生赌上,可你赌对了吗?
既然现实不堪,又如此之难,那就有人想“灵魂伴侣”是不是条路呢?
当然是条路。可你首先要发现“灵魂”,然后在那里找到伴侣。可如何发现“灵魂”呢?首发要发现“自己”,可如何才能发现“自己”呢... ,再追下去,就是 “我是谁” 的万年问题了,到此,又轮了个圈,那绕不过的坎。
难吗?你是知道的。
为什么会这样?路又在哪里?
爱情,婚姻,性,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渐定义成今天的模样:
爱情奉为生活信仰,要忠贞不渝,
婚姻变成生存模式,要终生相伴,
性爱只为生命传承,要繁衍子孙。
这些伴随着人类文明而产生的定义、约束和责任,一代一代被继承下来,但它终不是自然生发的产物。如果爱情把双方束缚,相互只有占有,如果婚姻带来的更多是一代一代的伤害和苦痛,如果性只为繁衍或生理发泄,我想说,这个爱情、婚姻和性就违背天理和自然本性,那伴随而来的问题是:产生此问题的根源—— “文明”本身,是否就有问题?
“我们试图征服地球,结果却很糟糕。”这是已去世的德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说过的一句话。人类总以文明的发展而骄傲和狂妄,今天要征服地球,明天要开发太空,从未有谦卑的心去善待天地。如果人类真的越来越文明,环境何以至此。
除了掠夺和索取,我们为地球做了什么?太空的垃圾难道不是文明所为?在过去这50年的时间里,漂浮在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达到了6300吨!
为征服珠穆朗玛峰,证明人类的攀登能力而遗弃在这座神圣雪山上的庞大垃圾又是谁为?每年有超过12吨排泄物被留在这里。据统计,自1953年,已经有近300人丧命,无人掩埋的尸体已成为后来者永远的“地标”。曾经一尘不染的珠峰,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屎山,尸山和垃圾山。
国际智库发布“地球超载”警告:2019年7月29日人类已用尽今年自然资源,33年来最早,之后的每一天都是在向未来“透支”资源。
人类的欲望究竟还会猖狂多久?人类的“文明”又究竟会把我们引向何处?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回归本性,如动物一般,只剩食物和性。那会又是怎样的局面?或许你会说,痴人妄想,怎么可能?但请你再勇敢的想一下,反正往前走是死,不死也是伤,往后走或许是条路。这个世界也许会更美好了呢?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的生活有啥不好呢?
可人们早已习惯了自己的固有生活模式,还有机会吗?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聚住密集,交流也比任何时候都方便快捷,但实际上我们人类之间的相处比任何时代都感到孤单无助,交流比任何时候都隔阂重重,窒碍难行。
当撕下“文明”的面具,人类还剩下什么呢?
但若执意“文明”前行,地球会剩下什么呢?
上帝造人,本也简单,但注入了思想,就失去了“真我”,自以为是,无法无天,“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试问,我若文明,有我,地球有更好吗?
古人造字,更是简单,比任何动植物都简单,“人”字就两条腿,连脑袋都没有。但我们的生活却比地球上的任何物种都复杂,我们自诩文明教养,试问,我若文明,有我,生活真的有更好吗?
英文造字更有趣,人类human being,是一种活在当下的不断变化的、无常的一种存在(being)。人类只能活在当下,过去无痕,未来无果,只在当下,并一直变化ing 中。你知那是什么吗?“”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短暂易逝。
人类不会在自然的长河里存下任何记忆,所谓“文明”的残垣断壁只是告诉你,“文明”不过如此,来去匆匆,有生有灭,切勿执着。过去无所留,人类更不会在未来有任何位置,短暂的生命让你来不及找,就灰飞烟灭了。
人类只有当下,好好把握自己的当下是人类唯一能做的,生命的传承只有生命本身,不要妄想通过所谓文明与教育,留下自己的“丰功伟业”,那都是累生累世的业力,事“业”越大,作“业”越多,痛苦的承受就越重。当人类太自大自狂,大自然会无情的戳破这个“电影”。no more being,you are done!game over!
所以,是时候颠覆自我,大胆问下自己,回归荒蛮,在荒野生存,过着只有食物和性的生活,不行吗?
要幸福生活,要健康长寿,要婚姻美满,要发财富贵,要潇洒自在,要啥有啥,要,要,还是要!索要的太多了,可我们对这个环境又给了什么?人终究要尘归尘,土归土,所谓“文明”,也一样,终究会在自然的长河里被洗得残渣不剩。那么,我们被赋予的生命,又所谓何来?
天地人,生命轮回,命运一体,无生无灭,不增不减。
文明,做为满足人类欲望的集体意识,是场“电影”,终会散场。
婚姻,只是一种生活模式,或许无罪,但当由“文明”包装,更像是电影终场的“彩蛋”,若无人欣赏,终会沦为人类文明的陪葬品。
性与爱,如此而已
性与爱,是腰下与腰上的能量属性,向上提升为爱,是能量的聚集,向下沉就为性,是能量的释放。
性与爱,一体两面,如日如月,合则为明。
性是欲望,是文明的动力,是万物生发的根
爱是愿望,是回归的助力,是生命一体的本
性与爱,是真性,也是本性。如此而已
婚姻,不过如此
婚姻,则是性与爱的包装盒。看上去,性,不再赤裸,爱,彬彬有礼。
掩盖了本性,性,会失去“性”趣,爱,会变得无“情”。
用崇高、忠诚和信任来包装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成为人类“文明”的面具,而性与爱的本性被尘封,并有了自己专属的定义,本该赤裸的,穿了衣衫,本该自由的,有了轨道。
所以,有了衣服,就有褪尽的时候
所以,有了轨道,就有岀轨的可能
婚姻,是包装,也是伪装,不过如此
以上纯属个人念头,仅限过去半年的观点集合,人生无常,观点常变,且过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