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文章《过了60,“自私”的父母最伟大》很有感触。文章的大意是劝我们“中国式父母要”“自私”一点,不要一味地照顾孩子,总当他们长不大,其实好好享受属于自己的老年生活,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关爱。
看文中的故事,的确也常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现在“啃老族”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孩子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家长放心不下,管得太多的结果。
看看退休后的老年人,许多还是会为子女省吃俭用,为孩子带孩子。他们省下微薄的退休工资,也许一年只够给孩子买个名牌包。他们把自己的大把时间用在照顾儿孙,而没有好好照顾自己。
隔壁住着一对老夫妻。叔叔是厂里退休的高级技工,阿姨是中学的退休教师,叔叔每天在家里面炒股票,阿姨还要到隔壁小区打一份工。照理说,老两口的退休工资和额外收入不少,平时却非常的节约。看他们的饭菜极简单,有时一个素菜就对付了。看我扔掉不要的旧物,快递撂下的纸板箱。阿姨还会问我要去。
有时,看到爸爸妈妈跟我出去玩,他们总是很羡慕。妈妈私下告诉我,阿姨曾想到他们小区买套房子,当时说手头就有近百万现款,以他们的条件,完全也有能力到处旅游,吃好点,穿好点,用好点。但是老两口就是“想不开”,节约的不得了。
老两口有个儿子,每次回来都对爸爸妈妈大喊大叫。教训他们说家里什么破烂都捡回来,弄的不干净。还说这么穷酸地活法,运气会越来越差。他一年到头来的不多,有几次只是把车开到小区里,就在楼下跟父母说话。临走拿了父母给的钱,还要给父母甩个“臭脸子”。
也许就是因为有了这么“自私”的孩子。父母才被迫“无私”奉献。我想没有多少父母是有钱不会花。他们可能是经历过艰难的年代,有了勤俭节约的习惯。还有就是对孩子不放心,总想给他们多留点什么。
妈妈说阿姨那套房子本来也是想给儿子买的。结果儿子说她不懂投资还乱花钱。错过了当年买房的好机会,现在这点钱连半套都买不起来。阿姨碰到妈妈,还常常为这件事后悔。
妈妈小区里的有一对好朋友夫妇。夫妻两人早年很有眼光,投资了好几套房子。照理说日子应该过的蛮宽裕。有一个独生女儿30多岁。一个人住在外面。女儿的事就是老两口的心病。
妈妈每周要到女儿那里帮她做家务,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女儿常常就躺在沙发上打游戏。连个招呼也没有打。有次妈妈生气,连着一段时间没有去。女儿破天荒的在爸爸生日时买了个蛋糕回来。据说这还是她工作以后第一次给父母买吃的。过两天妈妈憋不住,马上又恢复了原来的保姆节奏。
现在这样的“妈宝”真的太多了。家长在感叹时风日下,孩子不懂孝顺的时候。是不是想过?自己实在太“无私”了。
“自私”和“无私”都是教育出来的。如果从小对孩子百般溺爱,他们就没有“无私”的观念。如果我们大人不学着“自私”一点。等老了再去责怪孩子的“自私”。也有一点强人所难。
孩子对家长的“无私”是要平时日积月累的培养的。当孩子给我们吃一颗糖,给我们拿了一个苹果,给我们倒了一杯水。就让我们开心的接受,并表示感谢。这样他才会以后为我们做更多的事。我们常常习惯把好东西留给孩子吃,在他们跟我们分享的时候还要推脱。但凡他们有什么需求,我们会第一时间冲出来帮他们解决。这样他们怎么能学会“无私”地想着别人。
怪孩子“啃老”,说孩子不“孝顺”的时候。真的要好好想想。一路把他们抚养长大,我们的付出还不够吗?如果等我们老了,还要为他们的生活买单。那是不是我们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所以非常同意这篇文章的观点。老了“自私一点”,其实活好自己,让自己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也是为了孩子减轻负担。
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他们这代人要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可能还有人和机器之间的较量。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私一点”是帮助他们懂得如何更好地跟周围连结。
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无私”的个体,至少不要成为一个“自私”的人。是让他们终身受益的法则。告诉孩子,生活如同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不会对你笑” ,善待别人,也是善待自己。
“自私”也好,“无私”也罢。相信父母和孩子之间会有一种亲密无间的连接。如果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可能是观念上的问题。积极地寻找合适的沟通方式。用“爱”总可以填满代沟,或者至少在“沟”上搭个桥。
出去吃饭的时候,看到一群时髦的阿姨在聚餐。应该都是60出头了。每个人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对店里的特色菜如数家珍。应该是一群懂得“自私”的阿姨。向她们学习,争取可以早日“自私”起来。